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业产业关联分析

2010-05-22 08:06钟歆玥钟方雷
统计与决策 2010年4期
关键词:产业部门投入产出消耗

钟歆玥,钟方雷

(1.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兰州 730070)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铸就了该地区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04年甘肃省接待国内外游客973.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55.25亿。200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423.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15.9亿,分别比2004年增长148.96%和109.77%,旅游收入相当于当年生产总值的4.29%,首破百亿元大关。由此可见,甘肃省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本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研究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产业关联,对今后甘肃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利用《2002年甘肃省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甘肃省旅游业和其他产业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通过计算用以度量产业关联所需的旅游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等重要指标,揭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关系,并对旅游业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1 甘肃省旅游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实证分析

根据甘肃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对42个部门进行了旅游产业关联分析。

1.1 旅游产业关联分析

1.1.1 旅游业的投入结构

投入结构是指某产业部门为了进行生产,从各个产业(包括本产业)购进的中间产品,以及使用生产要素支付的费用结构。它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反映该产业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上的联系和产业结构的变动[4]。根据相当公式计算出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本文截取排名前6位的产业,见表1)。

表1 甘肃省旅游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由表1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旅游业,被旅游业直接消耗最多。它们对旅游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为 0.3890,0.2594,0.1725,均超过 0.1。 这说明,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旅游业自身对旅游业的发展投入较多,旅游业对这些行业的直接依赖性强。

从表1对其他部门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1)最主要的六个产业部门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农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表明它们与旅游业之间的直接和间接技术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旅游业对这些行业具有很强的牵引作用。(2)旅游业对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分别为0.1725,0.0002,直接消耗系数远大于完全消耗系数。由于直接消耗系数与总产出相关,而完全消耗系数只是对最终使用而言[5],因此二者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在价值型投入产出中,不能简单地把完全消耗系数定义为直接消耗系数与所有间接消耗系数之和。同时也说明,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依赖于其他产业部门来完善。

1.1.2 旅游业的产出结构

产出结构是指某产业产品的分配(销售)方向,它通过各产业部门的分配系数来度量。旅游业对某部门的分配系数,就是旅游业分配(销往)给该部门消费的旅游服务产品占全部旅游服务产品的比重。通过分配系数可以知道旅游服务产品的流向和比重,从而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受其他产业影响和制约程度[4]。利用公式计算得到排名前4位的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直接分配系数较高的产业是金融保险业,旅游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及教育事业,它们的直接分配系数均超过0.1。这表明,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这些产业的发展。根据完全分配系数的计算,可以得出,旅游业对各产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不大,即使排名第1的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旅游业对其的完全分配系数也仅为0.001669,不足0.01。说明,其他产业的生产需求对旅游产品的销量影响很小。

1.1.3 旅游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

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甘肃省旅游业的中间需求率为0.9150,即大约有92%的旅游服务产品被国民经济各部门用作中间产品投入生产消费,仅有约8%的旅游服务产品被用作最终产品投入居民消费或外部消费中。这表明,甘肃省旅游服务绝大多数被作为服务型生产要素,被三大产业用于生产消费,其他产业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

由公式计算出甘肃省旅游业的中间投入率为0.9492。由于中间投入率+附加价值率=1,得到的中间投入率远大于附加价值率,属于中间投入率较大的产业部门。

表2 甘肃省旅游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

表3 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1.2 旅游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度分析

投入产出表是由中间投入(中间使用)、初始投入和总投入(总需求)三部分构成。并以矩阵形式探究产业结构的关联性。探讨产业间的相互关联程度,有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两种。

1.2.1 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

(1)前向关联是指当每个产业部门的最终需求都变动1个单位时,对某一产业产品需求的总变动量,也就是该产业的受感应程度。一般用感应度系数测定。

(2)后向关联是指一个产业对那些向其供应产品或服务的产业或部门的影响[6],也就是该产业对所有产业的影响程度。一般用影响力系数度量。

1.2.2 甘肃省旅游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度分析

在投入产出表基础上,利用公式计算得出甘肃省各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见表3。

依据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对42个产业部门进行分类,以社会平均值1.0为标准,可将每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组合分为四个象限,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1)第 I象限

位于本区域内的产业,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表明该类型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程度都很高,此类型产业既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其他部门产品,同时也是其他产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消耗品,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由图1可知,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序号14,感应度系数2.6957,影响力系数1.123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序号 23,感应度系数 4.5485,影响力系数 1.4376),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序号27,感应度系数2.9312,影响力系数 2.2881),以及金融保险业(序号 32,感应度系数 2.0945,影响力系数1.0314)是甘肃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2)第 II象限

位于该区域的产业,其感应度系数大于1,而影响力系数小于1,说明其前向关联度较高,但后向关联度较低,此类产业会随着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壮大,但无法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

(3)第 III象限

位于该区域的产业,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小于社会平均值,是前向和后向关联度都较低的产业,属于弱辐射性弱制约性部门,它们不会受到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也不会带动其他产业。甘肃省旅游产业(序号35)正处于这一象限中,其感应度为系数0.0111,在42个产业部门中排名最后,远低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影响力系数为0.8783,仅列第28位,同样低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这说明旅游业是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程度极低的产业,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不大,它的变化不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反过来其他产业的波动对旅游业的影响也非常小。

(4)第 IV 象限

此区域内的产业,感应度系数小于1,但影响力系数大于1,即前向关联度较低,后向关联度较高,说明该区域产业易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但不易受其他产业影响。

2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以上对有关数据的计算和处理,分析了甘肃省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联,依据本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对旅游业的发展前景给出以下建议:

(1)从对旅游业投入结构角度分析,甘肃省旅游业对第三产业更具直接依赖性,而第一、第二产业对旅游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非常小。这表明农业和工业对旅游业的需求不足,难以支持旅游业的有效发展。在今后的旅游规划中,要加强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投入,如开展乡村游,产区游等旅游项目,继而也会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机会。

(2)发展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较高的产业,如,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利用其较高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程度,拉动旅游产业,带动其整体发展。

3 讨论与结语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甘肃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揭示了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得出,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旅游业本身,对旅游业的发展投入最多,旅游业对这三种行业的直接依赖性也最高,它们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旅游业。从感应度和影响力角度来看,甘肃省旅游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偏低,属于弱辐射性弱制约性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前向和后向关联程度较弱。

但是由于目前只有2002年的甘肃省投入产出表,因此只能利用200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和现实会存在一定偏差,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

[1]李菊芬.2002年甘肃省投入产出表:价值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刘起运,陈璋,苏汝劼.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尚红云.产业关联测度系数及计算方法改进[J].问题探讨,2007,(8).

[4]李江帆,李冠霖.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以广东为例[J].旅游学刊,2006,16(3).

[5]刘起运.正确认识和使用投入产出乘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6).

[6]宋增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度研究[J].旅游科学,2007,21(2).

猜你喜欢
产业部门投入产出消耗
玉钢烧结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实践
转炉炼钢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唐山市氮代谢过程分析
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山西省产业部门“能—水—碳”耦合研究
我们消耗很多能源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产业部门碳排放关联网络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