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烟区植保应急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0-05-25 06:52赖荣泉赖碧添
中国烟草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县局专业队烟农

赖荣泉,赖碧添

(福建省烟草公司龙岩市公司,福建 龙岩 364000)

福建龙岩是我国优质烟叶产区之一,加上可耕地面积较少且连年种植烟叶等因素,导致病虫源基数较多,使得烟草病虫危害逐年加重且危害频繁,严重影响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烟叶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1-6]。因此,从2004年起,针对目前烟叶生产特点及烟草植保工作现状,以“预警防灾”为中心,结合现代烟草农业(信息化、机械化等)理念,不断探索适合本市烟叶生产的“植保应急”服务体系。于2006年10月市公司以文件(岩烟司[2006]181号)形式建立了植保110网,实现了“公共植保”的理念。该体系建立以来,得到基层烟技员及烟农的充分肯定与好评。并取得了良好的种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病虫害预警体系

该体系以现有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网络与烟叶生产组织(烟草站等)为基础,构建病虫害预警网,将烟草植保与烟叶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对病虫害“实时监控”、“全过程在线诊断”与生产实际合理对接,提高了烟草病虫害测报中普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该预警体系在 2007—2009年烟叶生产中经受了考验,其实用性和高效性显著。

1.1 组织结构

分为4个级别。市局预警中心→县局预警组→烟草站预警小组→烟农。

1.2 人员配备

市局预警中心:以市局分管烟叶生产副经理为总指挥,具体由烟草病虫害测报三级站人员负责技术实施;县局预警组:由分管烟叶生产副经理负责,生产科植保人员负责实施;烟草站预警小组:由“自然烟技员”为情报收集的基本人员,站内微机员负责情报收集、整理及上报;烟农为全体种烟户。

1.3 工作任务

预警中心:负责全市预警体系及其管理并提供技术支持;县局预警组:负责本县各烟草站预警小组的组织、管理、协调及技术支持;烟草站预警小组:负责本站预警小组的组织、管理和协调。烟技员:结合日常烟叶生产活动,观察、记载病虫害发生种类、时间、地点等(特别是病虫害首次发生情况),并及时向县局负责人汇报;烟农发现病虫情及时向包村烟技员汇报。并做好植保知识普及和宣传工作。2009年全市发放科普图书《福建烤烟主要病虫害防治手册》6000册。

1.4 运行模式

如图 1。以电话、互联网等连成一体,并把联系方式向全社会公布。烟技员结合生产负责病虫害的发生监测。当烟农或烟技员发现病虫灾情(尤其是首次)时,及时上报预警小组备案。若遇特殊情况,则由烟技员、微机员及时向县局预警组“求助”,预警中心快速反应[通过手机照片和QQ群等在线诊断或邮政速递网(市局与市邮政局长期合作)将《烟草病虫情报》等防治信息分送到每户烟农手中][1-2],力争在病虫害零星发生时得到有效控制,防止病虫害大面积流行。

2 病虫害防灾体系

病虫害防灾体系即“植保防治”专业队,其主要功能是控制或扑灭零星病虫危害。以预警体系为基础。目的是明确有效预防措施或应急措施的组织和实施。做到发现零星病虫害,能及早控制或扑灭,特别是遇到重大或突发灾情时,能有效控制或扑灭之而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能力,减少烟叶损失。其核心是组建烟草植保防治专业队。

图1 烟草病虫害预警体系的主要运行方式Fig.1 Work flow of alarm system for tobacco diseases and pests

为了进一步探索及加强病虫害防灾体系,龙岩市公司以文件形式成立了植保防治专业队。2008年先在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片区(长汀濯田科技园、上杭庐丰科技园),配备了30台植保器械(3WZ-6背负式动力喷雾机20台,3WZ-160T台式喷雾机10台),组建了10个植保防治专业队(6人一队),采取边示范、边推广形式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2009年在全市推广了724台植保器械(背负式动力喷雾机680台,手推台式喷雾机44台)。共有114个植保防治专业队(每个专业队由6~10人组成)。

2.1 组织结构

分为4个级别。市局烟草植保防治中心→县局烟草植保防治组→烟草站植保防治总队→烟草植保防治专业队。

2.2 人员配备

市、县局两级植保专业队人员:由烟草病虫害预警体系的人员组成,做到预警与防灾的时效性、一致性和有效性;烟草站植保防治总队:由烟草站站长或具有较好植保经验的烟技员担任;烟草植保防治专业队人员:由具较好植保知识、防治技能且有较强责任心的烟农组成,人员相对固定。

2.3 工作任务

病虫害防治分为保护性防治和灾害性防治。保护性防治:是根据烟草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气候及烟株生育期而做出预防性防治(定期);灾害性或突发性防治:是指对烟田突发性、灾难性病虫害及其它综合因素做出防治(不定期)。以上防治均根据烟草病虫害预警情况进行。

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白砂糖添加量12%,姜水比1∶1,姜汁添加量14%,柠檬酸添加量0.625%,β-环状糊精添加量0.04%时,分别以卡拉胶、黄原胶、槐豆胶的配比为3∶1∶1,5∶1∶1,7∶1∶1,9∶1∶1,11∶1∶1,且添加量为1.10%时,设计单因素试验,进行感官评价。

市局烟草植保防治中心(烟草“植保应急”中心):利用全市病虫害预警资料,分析并做出防治指令;县局烟草植保防治组:根据市局防治中心的指令,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出是否需要防治的决定,指导烟草站植保防治总队及烟草植保防治专业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烟草站植保防治总队:根据市、县两级防治的指令及时组织若干烟草植保防治专业队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烟草植保防治专业队:组织防治队员进行及时、准确地防治。

2.4 运行模式

图2所示,烟草植保防治专业队,根据市、县两级的防治指令(预警)进行集中统一的“区域性”统防统治,特别是针对突发性或灾害性的病虫害,使植保防治专业队与烟叶生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区域性”统防统治而节约了用工等成本。

3 运行保障体系

龙岩市局结合“烟草病虫害测报管理工作”(岩烟司[2007]21号)制订考核办法,把烟草“植保应急”(植保110)服务体系工作列入市、县局烟叶生产考核项目(千分制考核)中,对各县进行考评。

同时,对全市植保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植保技术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植保应急”服务人员参加国家局(培训中心)、省局等单位组织的各类植保培训、会议等。并尽力取得各种植保岗位证书、农艺师等职称证书。还针对本烟区病虫危害特点,积极开展各项防治技术研究(包括国家局、省局和市局课题)。不断提高“植保应急”服务能力,确保该体系顺利运行。

图2 烟草病虫害防灾体系的主要运行方式Fig.2 Work flow of guard against disaster system for tobacco diseases and pests

4 运行效益

4.1 明显降低了防治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近年来,通过该体系的应用大大地减少了用工、用药、病虫害现场诊断活动等费用或成本。就推广应用植保器械而言,使用背负式动力喷雾机、台式喷雾机与常规喷雾器(农工-16)情况相比,其节约率分别为55.16%和92.02%。若以该节约率计算,平均每公顷烟田分别节约了49.770元、83.025元成本(用工、植保器械和耗油费用)。以该节约率计算,龙岩烟区 2007年节约成本 77.31万元或128.97万元;2008年节约90.68万元或151.27万元;2009年节约88.62万元或147.84万元。3年共节约成本256.61万元或428.08万元。同时,使用前2种植保器械明显比常规器械的农药利用率高。

4.2 有效减轻了烟农对病虫害的恐惧感,社会效益显著

有效地普及了植保知识,提高了烟叶生产人员的识虫防病能力。例如,2007年,指导处理病虫害事件614次;2008年,处理的次数下降至271次。2009年到目前为止,共诊断及处理了23次。这说明基层人员的识虫防病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有效地减轻了烟农对病虫害的恐惧度,为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该体系使烟农遇难而随时“求助”。提高了烟农种烟积极性,促进了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显著减轻了烟农的负担,减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减工增效明显,如4.1)。同时,避免了由于缺乏必要农药知识所造成人畜中毒及水源污染等事件,减少了社会矛盾。

4.3 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生态效益显著

通过“植保应急”服务的应用,可严格按照《中国烟叶公司关于农药使用的推荐意见》而有效控制农药品种、使用量、次数等,确保科学、及时、经济用药。也可减轻化学农药带来的“3R”问题,保护了环境。特别是大大提高了烟叶的安全性。

5 存在问题及建议

5.1 加强领导、充实人员,建立激励机制

烟草植保属于非常典型的服务性工作。只有领导重视投入足够资金,建立对负责人有效的激励机制,以确保该体系顺利运行。否则植保人员极易转岗,导致植保人员“流失”。特别应让更多植保专业人员加入到该体系中。而该体系中有些工作没有完全实施或到位,这还需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注。

5.2 各种任务、制度等不够健全,有待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从烟草“植保应急”服务建立至今才2~3年,体系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考评、奖励等制度有待进一步的健全、完善。

5.3 各种硬件配备不齐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配备的电脑和数码相机等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植保器械与当地烟叶生产特点不太适合。植保机械大多针对叶部病虫害而对我市烟区以及南方烟区的根茎病害防效较差,达不到预期的防效。

5.4 要加强烟草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针对本市烟草主要病虫危害及植保机械等特点,继续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开展植保课题研究,增加适合于当地烟叶生产实际,特别是当地烟草病虫害发生与危害特点的有效综合防治工具或措施。

[1]范启福,赖荣泉,丘启发,等.烟草病虫害远程在线诊断系统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1):60-61.

[2]张汉千,赖荣泉,林天然,等.利用手机进行烟草病虫害求助与诊断[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1):78-79.

[3]张汉千,赖荣泉,黄光伟,等.吡虫啉类杀虫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08(6):59-60.

[4]赖荣泉,赖成连,钟秀金,等.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忌避及烟田斜纹夜蛾拒食作用[J].福建农业学报,2009,24(1):85-88.

[5]林雷通,林中麟,赖荣泉.不同时期揭膜培土对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技,2008(6):22-24.

[6]张汉千,赖荣泉,陈志敏,等.大蒜粗提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测定[J].烟草科技,2009(3):62-64.

猜你喜欢
县局专业队烟农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对建设水域救援专业队的思考
关于组建消防救援潜水专业队的思考
浅谈新常态下县级局工会工作
对提高县局配网供电可靠性措施及方法的探讨
从盐山县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盐山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问题和经验总结
对提高县局配网供电可靠性措施及方法的探讨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关于烟农合作社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