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傻对双孢蘑菇病害的防治效果试验

2010-05-30 01:00王广来曹德宾杨亿超梁惠芬陆晓光
中国食用菌 2010年3期
关键词:基料百病出菇

王广来,曹德宾,杨亿超,梁惠芬,陆晓光,郑 阳

(1.青岛市钰荣菌业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322;2.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山东 济南 250100)

双孢蘑菇栽培,较之其它食用菌品种,工序相对繁琐,在管时间较长,尤其老栽培区域内,病原菌基数偏高,因此,病害相对较重,一般生产中多发性病害主要有木霉病、曲霉病、褐腐病、软腐病、枯萎病、凹斑病等,令菇农大受损失,有的大片菇棚甚至发生毁灭性病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孢蘑菇产业的顺利发展,令人痛心。鉴于此,对百病傻药物进行了病害防治试验,在双孢蘑菇播种发菌试验中,平均发病率为2%、最低发病率为0,覆土后出菇阶段的平均发病率为6.2%、最低发病率为0,结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百病傻药物

由济南农科菌所提供中试产品,塑料袋包装,净重30 g,粉剂。

1.1.2 供试菌种

As2796,中低温型,半气生型菌株,引自福建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

1.1.3 原料

麦草、牛粪等常规原料。

1.1.4 辅料

石灰粉、石膏粉、过磷酸钙、尿素、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辛硫磷等均为市售品。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L4(23)正交试验法。

1.2.1 试验基料基本配方

麦草3 000 kg、牛粪粉2 000 kg、沼渣 1 000 kg、过磷酸钙60 kg、尿素20 kg、石灰粉120 kg、石膏粉80 kg、碳酸钙60 kg。

试验按山东地区常规生产采用的一次性发酵处理办法,室外发酵22 d后,入棚播种。

1.2.2 试验因素及其方向

百病傻不同用量喷洒覆土材料,播种量分别按每平方米料面1.5瓶、2瓶菌种;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不同用量在完成发酵后均匀喷入并拌匀。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因素水平表

1.2.3 试验设置

每个试验区为250 m2,每个处理设2次重复。

1.2.4 预防用药

发菌期间及覆土后,每隔5 d喷洒1次百病傻200倍液,出菇阶段7 d喷1次;进入11月后,改为15 d喷1次;翌年3月开始恢复用药,直至5月底试验结束;上述为常设条件。

1.2.5 试验指标与观察

以发菌期间和出菇阶段的综合发病率为主要考察指标,期间主要观察菌丝生长态势以及菌床的隐性污染状况等。综合试验结果,并写出分析报告。

2 结果与分析

百病傻对双孢蘑菇防效试验结果见表2。

试验药物百病傻,其综合极差为21,说明药物在双孢蘑菇发菌及出菇期间作用明显,达显著水平;按单项计算,药物预防作用大于药物处理覆土材料的作用,由此印证了食用菌生产中 “防重于治”原则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表2 试验结果分析表

第2位因素的综合极差为16.8,作用效果明显;试验中体现出的处理1、处理2发菌速度偏低、两阶段发病率均高的现象,足以说明菌丝覆盖料面时间和发菌速度以及菌丝健壮程度,均与防止或降低发病率有直接关系,除菌种自身质量等因素外,其关键点就在于播种数量。试验证明,基料内外的菌种萌发后,表面上看,能在10 d左右占领料面,可有效防止病原菌的侵染,认为播种量以1.5瓶·m-2~2 瓶·m-2为宜。

第3位因素为基料的营养调配,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的综合极差为4.8,表明基料营养在一定范围内,料床的发病程度与基料的营养水平关系不甚密切。实际生产中,随着基料营养水平的合理提高,对于前期发菌降低污染率、后期出菇产量提高,均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因此,建议在生产中应用该三维精素。

本试验中,隐性病害主要是木霉等常见病原菌,其发病主要集中在出菇阶段,发病率较之大生产区低50%,据分析,除基料发酵过程为开放操作等因素外,后期出菇阶段用水量偏大、通风量不足,是导致或诱发病害的主要条件。

根据多年的研发经验、综合分析试验结果,除选出最佳配合除处理4外,仍可选出实用性较高的新组合为A2B2C2,尽管稍微增加原料成本,但可能有效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经济上很合算。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所用百病傻药物为复配制剂,中间试验产品,其作用为杀灭和抑制覆土材料及料表各种病原菌,为食用菌菌丝正常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发菌期间主要病害中发生概率最大的当属木霉,病原菌品种多为木霉及黄曲霉,仅有少量毛霉发生,据分析与栽培棚内消 (毒)杀 (菌)不到位有关,尤其大生产区内,病害发生率多超过30%,甚至某个小区的2×104m2栽培面积因病近乎只菇不出,损失惨重,因此,建议按 “预防为主,防治并重”原则,投料前对菇棚进行严格消杀,发菌及出菇期间科学用药,生产中的发病率将会大为降低。

处理4在出菇后期发生部分细菌性凹斑病,剖料检查,并无异样,据分析可能与后期水分偏大、料床底部铺设的塑膜未能打孔有关,有待继续试验。

多架层栽培现为双孢蘑菇生产的主要模式,该模式有着占地面积小、有效利用空间、便于统一管理等优势,但也存在着操作空间狭小、不便管理操作等弊端,尤其棚内的通风,采用传统的方法很不可行,安装大型排气扇后,局部料面失水严重,菇棚中下部却仍嫌通气不足,笔者认为,时下菇棚的建造,多为 “照葫芦画瓢”或想当然,尤其通风问题,几乎没有经过科学设计,这是目前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各地新建菇棚时应予解决,老菇棚应在生产间歇期进行科学改造,使之符合要求。

本试验使用自制沼渣营养土;覆土材料的选择,与双孢蘑菇栽培的关系非常密切,部分生产者仍采用就地取土的方式,并不加以处理,据分析,这是导致后期病害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条件的地区使用草炭土效果当然好,但限于资源,建议自配砻糠土或腐殖营养土,沼气发展较好的地区可利用沼渣进行覆土材料的配制,效果不错。

百病傻药物对其它食用菌病害的防治作用及其用法,尚待进一步试验。

猜你喜欢
基料百病出菇
“包”治百病
多喝水能治百病?
桑黄对桑枝基料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富集能力研究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不同桑枝比例基料室外种植羊肚菌试验
上海石化熔喷料基料产能再增20%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气足百病消
泡脚驱寒消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