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天堂”攻略指南

2010-05-30 18:16
新民周刊 2010年31期
关键词:招商银行持卡人信用卡

杨 琦

你能想象上海的居民全部涌入寸土寸金的香港的场面吗?香港旅游发展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内地赴港游客数量达1796万人次,约等于上海市的常住人口,而今年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刷新。

招商银行信用卡在对持卡人在香港消费行为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于日前发布《招商银行信用卡持卡人香港消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深入剖析信用卡持卡人如何在“购物天堂”消费。

态势一:赴港“常旅客”地域性显著

内地消费者频繁赴港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使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消费胜地。受2009年开始实行的深圳户籍居民赴港“一签多行”等利好政策的影响,在香港周边城市里,越来越多的招商银行信用卡持卡人赴港消费且当天往返。据《报告》显示:2009年有超过40万的招行信用卡持卡人赴港1次,赴港2次和3次以上的也分别超过了10万人次。

《报告》显示:内地持卡人中,1/4来自深圳;在当天完成消费的持卡人中深圳持卡人占28%;1年赴港3次及以上的客户中深圳持卡人占到45%以上。

态势二:购物消费“集中化”

2009年,内地游客的消费结构中,用于购买非生活必需品的购物类支出占很大比例,高达六成以上,内地持卡人赴港消费的购物特征明显,且消费的时间高度集中在每年的1月、8月、11月和12月,即夏季和冬季两个商品打折季。

北京的媒体人小星就是一个典型,“我去香港都是在年末的时候,那时候打折力度很大,用信用卡大宗购买化妆品是我去香港的主要目的,而且锁定高档化妆品,因为越高档的化妆品和内地的差价越大,买回来就越值。”

《报告》显示,赴港消费的持卡人年龄集中分布在25-35岁间,其占比超过55%,小于20岁和超过50岁的年龄段客群分布极少,合计只有4%。身处25-35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对时尚潮流高度敏感,香港是他们心目中非常重要的“消费胜地”,于是,假日赴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无疑让他们变成了赴港消费的主力。

态势三:“焦点型”购物显名牌意识

《报告》显示,赴港的中高端持卡人占比之和近五成,其消费实力不容小觑。

与不俗的消费能力挂钩的是名牌意识,内地持卡人到香港地区购买的产品类别主要集中在服饰箱包、珠宝钟表和百货三大行业。这三个行业的消费金额占全部消费金额的67%以上。2009年招行信用卡持卡人在香港购买名牌的花费超过10亿元,一线奢侈品品牌的热卖更能说明这种“大牌”消费意识,LV、GUCCt、CHANFI的销售额之和占到了奢侈品消费金额的44%,三个品牌分别占比22%、12%和9%。珠宝钟表类则略有不同,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内地持卡人赴港首选购买黄金饰品,因此,周大福、周生生成为内地持卡人在港购买黄金首饰的前两大品牌,卡地亚则紧跟其后位列第三。其中,周大福的销售额傲视群雄,领先第二名近一倍,第二名周生生和第三名卡地亚则相差不大。

相较前两个品类,持卡人对百货类的选择更倾向品牌种类众多的中高档百货,而非顶级商场。这与持卡人参差的消费能力不无关系。《报告》显示:铜锣湾SOGO、LANE CRAWFORD和新鸿基地产旗下的新太阳广场,是内地消费者在港最常光顾的百货商场。其中SOGO以超过第二名近一倍的销售额遥遥领先,LANE CRAWFORD和新太阳广场则金额相当,紧随其后。正因如此,招商银行信用卡将SOGO崇光百货和新太阳广场作为其香港地区的主要合作商户,而商场方面更推出了涵盖数十个品类数百个品牌的、仅针对招行信用卡持卡人的专属礼遇。

和持卡人锁定消费重点一样,招商银行信用卡也在不断的观察分析中,锁定了持卡人的各种个性化消费需求,继“非常女性季”主题营销活动之后,于6-8月推出了“非常玩乐季”,其中主打的“非常香港”活动,选择了持卡人最喜欢的消费时段、最钟爱的消费品类和品牌、最常去的消费场所等,将其整合成招商银行信用卡持卡人在香港当地玩乐的独享优惠套餐,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理念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招商银行持卡人信用卡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界定的辨析
信用卡资深用户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
论信用卡诈骗案件催收效力问题的认定
——以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为例
招商银行
信用卡诈骗
办信用卡透支还债夫妻均获刑10年
刷卡消费警惕三大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