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不玩了,还是逗你玩?

2010-05-30 10:48
新民周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李开复搜索引擎百度

张 静

这是一次高风险的对抗。

1月12日上午8点,佟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习惯性地打开百度,却发现网页无法显示。想都不想,佟尘又输了一遍网址、仔细检查每一个拼写、网线拔了再插、路由器关了再开、打开杀毒……一头雾水地排除了种种可能,唯一没想到的就是:百度挂了!

这一“大面积骚乱”至少持续了两小时。辽宁直到傍晚5点左右,才基本恢复各项搜索功能。连掌门人李彦宏也扛不住了,“史无前例”地在自己的微博产品“i贴吧”中大发感慨:“史无前例,史无前例呀!”一举催生了2010年第一个“网络流行语”。(只出了一天风头便迅速被网友给老对手“非法献花”所取代。)

“幸亏还有谷歌(指Google中国)。”佟尘一边查着资料一边杞人忧天地想象了一下如果连谷歌都没了,这日子还怎么过。没想到第二天伴随着海地7.0级强烈地震呼啸而来的,就是“谷歌不玩儿了!”

“这下被彻底雷到!”佟尘说,“百度被黑还是暂时性的,Google退出中国无疑是历史性事件。”

总部危机

早在去年10月“谷歌图书馆”因版权问题在中国闹得沸沸扬扬,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主任胡延平便在微博上抛了一条消息:“谷歌开始撤退,所有在中国境内的服务器全部搬走。”

当然在那时,没有一个人相信他。因为Google在它进入中国的4年间一直磕磕碰碰,退出传言由来已久。历数谷歌“门禁史”,从2006年2月开始,分别为牌照门、辞职门、地图门、词库门、抄袭门、报告门、流氓软件门、恶搞门、税务门、抄袭门2.0、漏税门、捐款门、泄密门、广告门、低俗门、低俗门2.0、涉黄门、版权门、涉黄门2.0……

Google进入中国之前,李开复和CEO施密特曾经有过一番对话。李开复将海外互联网企业无法在中国成功运作的“魔咒”归结为三点:一是不够放权;二是忽视了客户的需要,没有在中国组建一支研发团队;三是眼光太短。施密特给李开复吃了一颗定心丸:“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Google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也有五千年的耐心。”

然而Google北京办事处开张不久,在中国市场推出“新版”搜索引擎的决定就导致了公司股票下跌,美国的反对者举着标语在公司总部外抗议,公司主管被召到国会进行听证陈述。

“总部危机”一直困扰着李开复维持一种微妙平衡的努力,以致他不得不多次充当“灭火队员”飞回山景城回答各式各样的质询。

当五千年的耐心系于一人之身的时候,他的转身离去,也许就意味着戛然而止。

1月14日,谷歌网站LOGO变成了“我度假去了”。而另外一部分用户,看到的则是“四大发明”。

“你说这是什么意思?”一位互联网人士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

不過是撒娇?

Google当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其高级副总裁和首席法律顾问David.Drummond在官方博客上宣称,他们会和中国政府进行磋商,探讨“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如何运行一个无过滤的搜索引擎。如果会谈不成,他们将关闭在谷歌中国的网站以及在华的办公室。

据外电报道,这一对话已经开始,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还将展开更多的对话。然而不少分析师抱悲观预期:这是一次高风险的对抗。在这场业界巨头与世界大国的碰撞中,中国政府不可能做出让步。

赞扬谷歌“使命感”的网友,跑到Google中国办事处“非法献花”,

人民网13日的即时评论则嘲笑了Google的欲擒故纵:“不过是撒娇罢了。”

坚定认为“Google一定不会离开中国”的理由至少有四点:1中国市场前景广阔;2资本的力量;3借机炒作多捞点中国市场份额;4政治博弈的砝码。

“我对Google是否会真正退出中国市场存在非常大的疑问。”一位观察人士告诉本刊记者:“Google如果退出中国市场,我相信会严重影响它的股价。所以我认为它仅仅是在威胁中国政府,或者替别人威胁,制造一起媒体事件和经济事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增加随后而至的谈判筹码而已。”

正在南太平洋访问的希拉里于13日当晚罕见地就某一企业发表声明:“美国表示严重担忧……我们希望中国政府就此给出解释。”令国际社会不由纷纷揣测其默契度缘何如此“严丝合缝”。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根据最新的消息,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员工停止工作一周后,Google在中国的业务已经恢复正常运转。但“走,还是留”,依然没有明确答案。

网民迅速分成了两大阵营,“GoogleBye”与“Google-roll”唇枪舌剑,火药味十足。

作为“中国头号Blogger”,Keso的依赖之情无疑是激烈的:“对我来说,这是个痛苦的选择。我的大部分在线生活,依托于Google。我使用Google搜索,用Gmail收发邮件,用GoogleReader阅读我订阅的大量内容,用GoogleDocs处理所有办公文档,用Picasa处理照片并进行地理标注……”

在一部分网友看来,Google退出中国,不仅仅是一家外资企业要放弃中国市场,也许意味着中国网民将无缘一个崭新的“免费时代”。

在YouTube、Facebook、Twitter无法访问的现状下,人们又多了一层忧虑:中国会不会变成世界互联网的孤岛?

“阿里巴巴是谷歌的重要客户之一。很多中国企业需要Google的搜索和广告进行全球营销。”一位互联网人士告诉记者。依附于谷歌Adsense广告联盟的个人站长们纷纷发起讨论: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根据业内的估计,如果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估计5万以上从事谷歌广告代理及搜索引擎优化的人员将失业、20万以上的个人站长将失去网络赚钱的渠道、100万以上的企业网络推广将受影响。

某科技公司第一时间展开了解:“我们产品中的Google地图将来还能用吗?”技术总监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Google退出了,即使还是会继续提供各项服务,如果把服务器撤走,速度上会受影响,国内数据的更新也差了。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些服务将来是不是会被屏蔽掉。”

外界盛传谷歌中国曾为应届大学生开出25万年薪。在李开复的口中,谷歌的工程师们不仅想什么时候来上班都可以,而且在公司想干什么都可以。“谷歌的员工可能会有些失落。他们的招聘在业界看来简直就是神话,现在总部突然一声招呼都不打就说要关闭中国公司,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

谁与争锋?

Google在华市场占有率超过30%,一旦真撤了,对国内搜索引擎企业来说,心情有点纠结。

从行动上看,除了一股独大的百度,搜狐搜狗、腾讯搜搜、网易有道必然会立刻开始“接收”谷歌遗留下来这块蛋糕。

据说,百度的销售已经开始挨个给谷歌“很受伤”的代理商们打电话了。网易在邮箱的显眼处特别推出“邮箱搬家”业务,注明:“支持收发Gmail邮件”。连“圈外”的阿里巴巴都抛出了橄榄枝:“不能在北京搞全球最牛的搜索引擎,就到杭州为做全球最牛的电子支付平台而奋斗吧!”

一位搜索业界的人士指出:“百度会多一些客户,但它失去了一个很好的竞争对手。如果形成垄断,就更加树大招风。腾讯的优势是拥有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平台,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

但这位人士也指出:“搜狗、搜搜市场占有率都很小,在3%以下,有道更不值得一提。从我们这些做技术人来看,有Google在,还能学一点东西。”

猜你喜欢
李开复搜索引擎百度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百度年度热搜榜
成功来源于不经意间的努力
网络搜索引擎亟待规范
百度医生
“病变”的李开复
Nutch搜索引擎在网络舆情管控中的应用
基于Nutch的医疗搜索引擎的研究与开发
百度“放卫星”,有没有可能?
广告主与搜索引擎的双向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