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2010-06-09 05:27郑红仙田明庆
护理与康复 2010年1期
关键词:硅胶管气肿双腔

郑红仙,田明庆,方 剑

(衢州中心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 1月至 2008年 1月,自发性气胸患者68例,男 54例,女 14例;年龄17~79岁,平均(45.21±10.86)岁;特发性气胸 31例,继发性气胸37例,其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8例、肺癌3例、支气管哮喘6例。全部病例经X线胸片证实,肺压缩40%~80%44例、>80%24例。将68例按床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胸腔闭式引流方法 安置患者半卧位(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取平卧位),常规以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稍偏外侧为切口,局限性气胸或有胸膜黏连患者,根据X线透视或胸片/CT检查定位,确定引流部位,术野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后,沿肋间走向切开皮肤1.0~1.5cm,血管钳钝性分离肌肉组织至胸腔,置入引流管。观察组使用18~20 Fr双腔气囊导尿管,插入后向气囊内注入10~15ml等渗盐水,同时向外牵拉导尿管,至有阻力止;对照组使用硅胶管。两组随后均缝合皮肤切口,并固定引流管,覆盖无菌纱布,引流管末端接水封瓶。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引流时间、疼痛程度、发生皮下气肿及引流管阻塞情况。疼痛程度采用四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4)[1]评价,将疼痛分为4级,0级:无痛;Ⅰ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用止痛剂,睡眠受干扰;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干扰,可伴有被动体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 果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的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置管引管时间及发生皮下气肿、导管滑脱、引流管阻塞的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例)

表2 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

3 讨 论

3.1 两种引流管使用比较 硅胶管引流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发生管腔阻塞的优点,但其质地较硬,对胸膜刺激较大,容易出现引流口疼痛、出血、渗液,甚至发生感染,使置管引流时间延长,并且固定不方便,容易脱出。双腔气囊导尿管质地柔软、易弯曲,发生引流管阻塞的可能性较硅胶管高,但局部疼痛刺激明显比硅胶管小,气囊注液膨胀后呈盘状,紧贴并固定于胸壁,有效固定了导管,不易发生导管脱出,也不易形成皮下气肿,插管处胸壁组织渗血也不易漏入胸膜腔致血胸,另外,因患者疼痛不明显,能很好地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早期活动,有利于肺复张,缩短了置管引流时间。因此,实施胸腔闭式引流,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明显优于硅胶管。

3.2 使用气囊导尿管行闭式引流的护理注意点

3.2.1 置管前准备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及置管注意事项,介绍气囊导尿管引流的优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理解,消除疑虑并配合治疗;选择合适的双腔气囊导尿管,一般以18~20 Fr为宜,认真检查气囊有无破损漏气现象。

3.2.2 置管后体位安置 置管后通常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及胸腔引流[2],床头抬高角度可在30~45°之间不定时变换,以缓解长时间体位固定引起的疲劳,鼓励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

3.2.3 导管护理 导管留置过程中要保持牵拉,防止导管向胸腔内移行;因气囊导尿管管腔较硅胶管小,要增加挤压的次数,力求三勤,即勤挤捏、勤观察、勤检查[3],防止胸腔渗血、渗液堵塞管腔;注意保持导管通畅及引流系统密闭,密切观察引流瓶内气泡溢出的程度,如在呼气及吸气时均产生持续性气泡,则要警惕有空气渗入引流系统或胸膜腔[4],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3.2.4 加强肺功能锻炼 闭式引流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时,鼓励患者行深呼吸、咳嗽和吹气球练习,加速胸腔内气体排出,促进肺尽早复张,但应避免持续剧烈的咳嗽[5];病情许可情况下,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不仅利于肺复张,并且能促进食欲、增强体质,有利于康复。

3.2.5 夹管及拔管护理 更换水封瓶或患者外出检查需夹管时,夹管位置必须在气囊导尿管分叉处以下的导尿管部分。拔管前先将气囊内的水抽空,拆去固定缝线,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拔出导管,立即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切口;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6],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本组1例拔管前气囊内的水不能抽出,予细导丝插入气囊通道扩张疏通后将水抽出,顺利拔管。

[1]王宁华.疼痛定量评定的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38.

[2]吴秀领.成人剖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5.

[3]李冬梅,李小玲,臧雪静.气血胸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与护理[J].中医正骨,2004,3(16):61.

[4]梁涛,郭爱敏,陈京立.临床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89.

[5]尤黎明,吴瑛,孙国珍.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3.

[6]周秀华,闻兆章,徐晓璐,等.内外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4-205.

猜你喜欢
硅胶管气肿双腔
羊双腔吸虫病的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气肿疽诊治分析
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防治
羊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利用双层模型量化组织工程血管培养的应力与应变△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硅胶管在鼻中隔成形术后鼻腔填塞的临床应用
丝线牵引法应用于双路泪道插管术后不同类型硅胶管内眦部脱出的治疗效果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双腔管插入操作者手卫生依从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