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呜呜组啦”到阳江刀剪

2010-06-27 04:47■陈
决策 2010年8期
关键词:刀剪阳江市五金

■陈 军

曾经阳江刀剪企业互相压价的行为如同“角斗场”,你砍我一刀,我再回你一刀,而今阳江市政府组织企业制定联盟标准,限制无序竞争,化被动为主动,取得了产品定价的话语权。

“呜呜组啦”折射出的困境

世界杯尘埃落定,绿茵场上一个长长的塑料喇叭吹出来的巨大噪声,也几乎“把全世界都吵死了”。这个喇叭有一个外国名字叫“呜呜组啦”,吹响了全世界的“呜呜组啦”,大都是由中国浙江的家庭作坊生产出来的。

然而,浙江的作坊、作坊里的农民工却并没有因此大赚特赚。《中国青年报》6月30日报道,每做出一个塑料的半成品,农民工郭登翠能挣1角钱,而老板每只喇叭的利润只有一角钱,基本上只是走走量。

大批的订单并没能给小厂带来足够的利润,出厂两元钱的呜呜组啦,到了南非立刻身价倍增,最高可以卖到60南非兰特,相当于人民币54元。

“无名”的呜呜组啦,折射出来的是中国制造的困境。

首先是所谓的低成本优势。一个出厂只卖两元钱的呜呜组啦,工人只能拿到1角钱加工费。一个辛辛苦苦干满一个月的女工,满打满算只能得到2000元的收入,而且,2000元已经涵盖了企业支付给她的全部报酬。劳保、医疗、补贴……这些与劳动者息息相关的待遇都在其中。

呜呜组啦没有什么门槛,谁都可以做,所以国内的工厂相互竞争恶意压价。最终伤害的只能是企业的、工人的利益。不止一个呜呜组啦,世界杯赛场上的座椅、服装等等,情形大同小异。

不仅是呜呜组啦,产品雷同、进入门槛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制造的一大特征,在这种特征的映衬下企业之间所进行的已经不再是竞争,而完全可以称为血拼。血拼的结果自然是超低的价格,只是为了“走量”的大规模生产,而这种生产模式意味着对劳动力低报酬的无休止追求。

无数的中国小企业陷入了恶性循环,企业无序血拼,只能造成多输的结局。企业压低工人工资,工人低工资又难以刺激消费,消费不振导致中国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则必须依赖外需。

联盟标准救赎阳江刀剪

呜呜组啦的窘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阳江刀剪产业。阳江市有五金刀剪企业1300多家,产品涉及刀、剪、钳、美容工具、烧烤工具、日用五金等众多种类。多年来,以出口为主的五金刀剪行业,普遍存在一个大家都明白但却无力改变的现实,那就是大部分五金刀剪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缺失,企业生产无标可依,客商所提要求于是就成了产品标准,五花八门的“客商标准”促使大家以次充好、相互压价抢订单。

以前阳江刀剪企业向客商报价时,总免不了相互压价,大家就像是身处“角斗场”,你砍我一刀,我再回你一刀,最后谁的价格低谁拿到单,最终损害的还是阳江五金刀剪业的长远利益。因为没有产品标准,你说你的产品质量好,所以价格降不下来,客商会认为你的说法太主观,不可信。

“现有的行业标准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早就已经过时。”阳江市阳东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钟英元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说,“上世纪90年代五金产品的原材料大都是碳钢,行业标准也是依照碳钢的参数制定的,现在改用不锈钢以后,大多数标准都无法执行。”在这种无标准可以执行的背景下,阳江刀剪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恶性竞争严重制约了当地五金刀剪产业的健康发展。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2008年至2009年,阳江市以阳东县东城镇被省里确定为五金刀剪专业镇为契机,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组织企业先后制定了不锈钢多用钳、美容工具、开罐器等多个产品的联盟标准。

自己制定联盟标准再进行销售,是不是犯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忌讳?钟英元面向媒体解答了这一公众疑问,阳江的五金刀剪业联盟标准是参照、引用国际标准的部分内容,结合阳江企业可以达到的公认指标而制定的一种标准,并不是“闭门造车”。标准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有了联盟标准,将来参加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时候,阳东的企业就有了发言权,更容易得到国家标准委的认可。有了统一的联盟标准,和客商谈判时,客商知道你的产品基本到了什么档次,再提优质优价就有了依据,主动权也就回到企业手中。

客商欢迎联盟标准

阳江市康泰五金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是参加制定《不锈钢多用钳联盟标准》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廖志刚认为,一味地执行“客商标准”是一种短期行为,是导致企业降低质量拼价格的“罪魁祸首”。联盟标准是一种基本标准,甚至可以说是“保命标准”。告别“客商标准”并不代表不尊重客商的要求,如果客商所提的要求是高于联盟标准的,企业可以采用,如果低于联盟标准,所有参加联盟的企业都不接单。

“按联盟标准生产产品,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一种长期行为。”廖志刚接受《阳江日报》采访时提出,“外国人说起阳江刀剪的时候,我们不敢要求他说‘very good’,但起码要说‘good’,那样我们阳江刀剪才有前途。”

执行《不锈钢多用钳联盟标准》一年多时间,客商如何反映?廖志刚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年初,有一位美国客商来阳江订购不锈钢多用钳,当时参加报价的企业共有5家,其中3家为执行联盟标准的阳江企业,另外两家为外地企业。当这位美国客商得知他们制定了联盟标准这件事后,直接淘汰了另外两家无产品标准的企业。

产品有生产标准,是给客商一种信心。如果大家都按标准生产,客商其实也不想买问题产品。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为了阳江刀剪企业的共识。

有位客商到康泰公司定购多用工具钳,公司报价每把5.6元,客商要求降价,并提出在其它公司5.1元可以买到。廖志刚拿出《不锈钢多用钳联盟标准》给客商过目,并告诉客商,他们的产品都是按联盟标准生产,钳头、配件用人工打磨,先后过粗砂、细砂和尼龙轮,这样的产品光洁度高,更能防锈。如果是用硫酸洗一遍,再过滚桶滚出来,他们也可以5.1元交货,但联盟标准不允许公司这么做。那位客商听了这番话,最后很愉快地接受了他们报出的价格。告别了客商标准,企业反而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取得定价的话语权。

政府推动和企业参与

阳江市政府通过实施联盟标准,推动五金刀剪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效避免了无序竞争。对于推广联盟标准的下一步工作,阳江五金刀剪协会认为,应以浙江鞋业以及中山、顺德等率先实施企业联盟标准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城市为学习对象,政府积极推动、质监部门加大宣传,使联盟标准发展为地方标准、行业标准。

目前,阳江市政府正计划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企业主导制定或协助制定一项国际标准并确认发布的,可获得20万元或10万元的资助,主导制定企业联盟标准可获得5万元的资助。

联盟标准是近几年在广东企业中出现的新生事物,阳江将借助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契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完善这项工作,促使全市更多五金刀剪企业参与、制定自己的联盟标准。

不仅仅是推动联盟标准,在推进阳江五金刀剪产业升级方面,阳江地方政府也是不遗余力,力图进一步巩固中国刀剪产业基地地位,力争到2012年全行业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从2005年起,通过整合社会各类资源,阳江组建了阳江市五金刀剪技术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公共科技服务。2008年,组建了五金刀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建立了阳江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和全国首个五金刀剪专利信息数据库。

在政府支持之下,阳江知名企业银鹰实业集团推出了陶瓷刀,更是让人们对阳江五金刀剪业有了新的认识。陶瓷刀是一种新型刀具,与传统刀具相比,它有不生锈、不变形、耐磨等诸多优点,因此成为近年来国际刀具市场的新宠。

目前阳江五金刀剪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1亿元,产量占全国的70%,出口产值占国内的85%,是阳江最为成熟的产业集群。

阳江经验带给更多中国制造型企业的启示是:积极组织企业制定联盟标准,限制无序竞争,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取得产品定价的话语权。

猜你喜欢
刀剪阳江市五金
广东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
东莞市赫阳五金有限公司
东莞市赫阳五金有限公司
东莞市赫阳五金有限公司
广东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
冯五金临证经验拾零
阳江市环保工业园电镀厂房招租
阳江市环保工业园电镀厂房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