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环保产业发展前瞻

2010-06-27 04:47周宏春
决策 2010年8期
关键词:十二五污水处理设施

■周宏春

环保产业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产业,“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将有哪些发展动力和发展前景?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已经编制完成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并上报国务院审批,预计年内将出台。这份规划对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影响深远,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环保产业发展前景的高度期待。与此同时,安徽、湖南等多个省市都提出,“十二五”要把环保产业发展成千亿产业。

环保产业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产业。企业是环保产业发展的主体,政府通过制定环境标准,颁布有关法规,形成环保产业发展的法规强制和政策驱动。“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将有哪些发展动力和发展前景?

万亿产业的外部动力

据环保部的预测,“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在3万亿元以上。其中,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将达到1万亿元左右;环保产业将保持年均15%-20%的增长率,产值达4.9万亿元左右。

如此乐观估计,主要是因为“十二五”,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有诸多外部动力。这既与国家的政策法规有关,也与经济发展规模、人民收入水平等密切相关。

近年来,多项环境保护法规的修订、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出台实施,既是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法律基础,也对我国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处置、大气污染防治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带来较大的产业发展机会。

为满足“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国家还将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推动环保装备生产和使用,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设施运营,以及相关的规划、咨询等环保服务业的发展。

经济发展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各地方和企业有可能将必要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环保产业作为新兴行业,不再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负担和配角,而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环保产业也引起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兴趣,投资的日益增加无疑会孕育巨大的产业发展机遇。

环境污染的现实要求环保产业的更快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一些城市和区域环境污染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不仅扰民害民,还压缩我们赖以生存的、本已有限的发展空间。通过环保产业的发展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正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公众意识的提高、NGO的积极推动,形成了环保产业发展的有利氛围。环保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产业,正成为许多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向。

发展重点在哪

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从目前分析来看,有以下几个领域。

重点之一:水环境污染治理仍是重中之重,有着无限商机。“十二五”期间,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源控制、污染水域和地下水环境综合整治是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也是产业的发展重点。

一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包括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城市、县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管网与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及未达标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等,装备、药剂、运营和管理等都是重要的活动。

二是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特别应关注“十二五”实施氮磷总量控制后新出现的产业需求,重视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注意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与脱氮除磷能力的衔接。

三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相关产业,包括地下水源地保护、地下水污染治理和工程设施建设、地下水污染监测与评价体系、地下水污染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建设等。

重点之二:大气污染防治也是产业发展的重点,需要注意与复合型大气污染控制有关的设备及服务业的发展。

一是继续关注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特别关注新建电厂脱硫,逐步关注氮氧化物脱除市场,并延伸到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十二五”期间,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将由2010年的1050万吨,增加到1200万吨左右,氮氧化物脱除的产业需求不断上升,火电厂脱硝行业发展进程将会加快。

二是颗粒物治理产业需求的设备制造等。除继续改善城市能源结构的需求外,控制煤烟型污染的设备和服务应当跟进。与此同时,随着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愈加严重,出现总悬浮颗粒、二氧化硫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并存的复合型污染,相关产业不可忽视。对水泥、钢铁等行业颗粒物污染治理的装备或设备生产与制造,仍将有较大市场。开展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对挥发性有机物、臭氧和细粒子的污染控制等将形成新的产业。

三是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锅炉、窑炉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将得到持续发展。

重点之三:垃圾处理产业发展较快,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也将迅速发展,从综合利用产值看这是各地的大头。

一是以垃圾处理处置为重要内容的产业,将保持较快增长,填埋、有机肥和焚烧仍是目前可以有效处理垃圾的途径,相关装备和运营等是产业发展的重点之所在;应重视垃圾填埋气的利用,开发CDM项目的国际合作。

二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产业,主要包括危险废物和污泥处理处置工程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等。加快危险废物处置工程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并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提升危险废物处置工程设施的运营管理水平等。随着各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处理处置,尤其是含油、含重金属和含有毒有机物污泥处理处置,并通过综合利用产生经济效益,将形成新的产业需求。

三是废旧电子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设施建设。随着我国家用电器保有量的快速增加,特别是近年来“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报废家用电器、汽车等的拆解、分类、回收利用和综合利用等,将成为新的热点,并将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逐步建立以大型企业投资和市场化资金为主、财政补贴为辅的投资机制。

新兴环保产业热点分析

另外,“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发展将出现了以下几个新兴热点,需要特别加以关注。

首先,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带来产业的发展机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转移带来的污染转移,农村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农村污染防治已被提上日程。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一些环保公司的“交钥匙”工程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可结合农村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等措施,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在重点流域或封闭湖泊区域开展农田灌溉水的处理与回用工程,特别要在入湖(河)区域利用人工湿地工程进行污染治理。

伴随畜禽养殖业发展,也将带来很多污染治理工程。各地应鼓励发展超大型畜禽养殖工厂,实现动物粪尿、沼渣、圈舍废弃物制肥的规模化,提高沼气、沼液的综合利用水平,力争污染物零排放和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农肥和能源。

同时,农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发展机遇。建立粪便、厨余垃圾、木屑等废弃物的集中堆肥设施建设;推进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模式,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改变农村能源结构。

其次,环境服务业发展存在新机遇。包括加快对相关现行法律法规的修订,逐步建立我国氮氧化物控制法规和标准体系;制订综合性的氮氧化物控制策略。加快制订挥发性有机物和永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的法规体系,编制和发布名录;制订相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源排放限值标准和产品标准。研究制定环境保护规划,扩大环境保护投融资,为各地方提供环境服务和咨询等。

另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和低碳技术的研发,也是一大热点。逐步开展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生态保护工程,主要包括开展我国重要地区,如东南西北跨国界区域、西部大开发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及沙漠、草原、热带雨林、寒温带针叶林、高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开展气候变化下的生物多样性动态研究,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侵害。

猜你喜欢
十二五污水处理设施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三亚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