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国人才能发展中国

2010-07-19 06:12梁二林
中国石油企业 2010年6期
关键词:德鲁克管理学管理者

□ 文/梁二林

《管理的实践》

作者:(美)德鲁克 著 齐若兰 译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9月

管理者永恒的导师彼得·德鲁克超越时空,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只有中国人才能发展中国。

德鲁克可称为启蒙中国现代管理的第一人,当今中国一切活跃着的组织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正是德鲁克向我们描述的如何管理的问题。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已经有很多国内外的管理学大师对这本书作出了评价:如果你一生中只想读一本管理学的书,那么你就读《管理的实践》吧。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这本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管理原则、责任和实践的研究,探索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而衡量一个管理制度是否有效的标准就在于该制度能否将管理者个人特征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通读全书,能很清楚的发现三个“三”:

三条主线贯穿全书:一是管理企业,二是管理管理者,三是管理员工和工作。

三个经典提问: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

管理必须同时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成果和绩效,这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在企业内部共同工作的人所形成的组织;外在社会,也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德鲁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判断力,成了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资源。因此,惟有找对人,摆对位置,从旁协助,才可能有“对”的成果。德鲁克对人总是以正面(用人之长)评价,对事则是以负面(高标要标)评估,是各类组织惟一最高的指导原则。

如今,虽然时移势易,但是,书中提到的管理要素,在今天仍不断地被各种“管理学”著作反复或者有所侧重的强调或者重复。管理者仍然可以从这本经典著作中找到企业成长所需的营养。因为德鲁克先生,管理可以变得卓有成效;因为德鲁克先生,管理者释放了自己的价值。

在这里,我只想谈谈自己感触最深的是书中所提到的“责任”。很多人在管理自己的部门,管理自己的工作,管理自己的生活。那么这个管理带给我们的是啥东西呢?是权力,金钱,还是其他的东西呢?德鲁克先生在50年前就已经给“管理”作出了明确的定义:管理给人带来的权力只是在处理事情时候的“授权”。处理完成后,这个主事人将不再有这个“授权”的权力;相反,“管理”在日常只是赋予了这个主事人的“责任”。

那么这个“责任”又如何处理?那自然就是自己要去干活,承担自己的工作了。责任,是一个很简单的词汇。但是要能够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实践下来,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如何管理一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呢?

德鲁克在这本书的结束中指出:“公司不能自称(绝对不可自称)是员工的家,归宿,信仰,生命或命运。公司也不可以干预员工个人的私生活或者员工的公民权。将员工与公司连在一起的,只是一份自愿的,随时可以取消的聘用合同,并不是一条神秘的、不可撤销的纽带。”正确地定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可以为组织和个人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那么个人与组织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组织需要个人为其作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德鲁克用清晰和简单的语言帮助我们理清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

我在此推荐,有机会一定要阅读《管理的实践》,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猜你喜欢
德鲁克管理学管理者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德鲁克PACE压力控制器
德鲁克PACE压力控制器
德鲁克PACE压力控制器
德鲁克PACE压力控制器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管理学的新挑战:硅谷的“扁平化”学得来吗?
浅谈管理学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