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访谈节目《文艺沙龙》得失谈

2010-08-15 00:42郑婷月
戏剧之家 2010年4期
关键词:沙龙文艺栏目

□郑婷月

五年前,湖北电视台推出了一档文艺类访谈节目——《文艺沙龙》。这个闪烁着艺术光芒,折射出人生哲理的栏目,在其开播不久,就以其独具魅力的节目内容、个性鲜明的节目形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作为这个栏目的导演之一,在参与节目创作的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在这里,我真诚地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收获的喜悦,感受美好的瞬间。

《文艺沙龙》的节目宗旨是:与艺术牵手,与精彩相约;抒发艺坛情怀,展示幕后人生;感悟艺术精神,探讨人生真谛。节目形式为:谈话与表演实况再现,观众与嘉宾倾情交流;现场真情讲述与幕后生活场景交相辉映,全方位展示艺术家不同寻常的成功之路与多彩人生。

虽然这是一个文艺类的访谈栏目,但是它与普通的人物访谈有所不同。在这个栏目中,那些被光环所笼罩的文艺名家们以他们个人的真实情感和切身经历打动了每一位观众。在我们的访谈中,常会涉及到那些成功者背后鲜为人知的艰辛历程,以及伴随着他们辉煌人生的许多令人难忘的真情。

在《文艺沙龙》的嘉宾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又有活跃于当今艺术舞台上的中青年人物,他们的艺术成就有高有低,对人生的感悟也是千差万别,正是这种差异和色彩从更多侧面形成了中国几代人所亲身经历的时代缩影。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本厚厚的书,翻开之后都是关于艺术和人生的酸甜苦辣。他们真实、坦诚、充满感情的描述,是一部又一部由个人口述的历史,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发现自己人生的影子。

我们在日常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为成功而喜悦,有时为失败而沮丧,每一个人都会面对不同的人生境况和形形色色的人生难题,智慧的人常常会不停地反思和认知,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历和感悟,来提升自己的人格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艺沙龙》栏目的制作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嘉宾们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他们在人生中追求艺术、在艺术中感悟生命的过程往往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我们也希望观众朋友在我们的节目中看到的不止是“明星”,而是他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对于事业的执著追求、对于人生经历的深入思考,这一切都是我们参照人生的镜子,使我们能够领悟到更多令人振奋的东西。

《文艺沙龙》的主持人和嘉宾以聊天的方式,纵谈从艺经历、创作体会、艺术感悟等。为了使这些谈话的内容更直观、更富有说服力,我们在节目当中设计了许多现场的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嘉宾的出色表现常常令我们情不自禁地为之喝彩,或者为之捧腹,或者为之流泪,或者陶醉在其中,或者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些精彩的瞬间相信每一位看过我们节目的观众朋友都会留下难忘的印象。

《文艺沙龙》每期节目全长三十分钟,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节目不仅能够清晰地叙述人物的重要经历、展现人物的艺术个性和人格魅力,而且还能够在情感上打动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从而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深入的感染力。这一切都得宜于栏目创作人员的精心策划和巧妙构思。

在节目构思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素材选择。生活是琐碎的,艺术家的生活同样也是千头万绪,可我们的节目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追求面面俱到,则必将流于简单肤浅、泛泛而谈,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面对一个人物,我们究竟要谈些什么呢?《文艺沙龙》在素材选择方面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呢?

在这一点上,我们首要把握的是一个“以点带面,重点突出”的原则。也就是截取人物生活的一个断面,在他们的艺术经历中,选取某个最为突出的点,以此为中心来展开话题,从而将这个话题谈深谈透,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艺术家的整体风格和品位。因此,我们不再关注浮光掠影的演艺事件,而将更多的目光投入到每一位艺术家作为个体的独到之处。

为了增强节目的感性色彩,拓展谈话节目的信息量,我们还设计了一些与现场谈话相互映衬的外景片段,比如嘉宾的工作、生活镜头以及拍摄花絮等等,在适当的时候穿插在节目当中,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从不同角度来了解艺术家的艺品和人品。这些片段,制作精美,成为《文艺沙龙》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常常是节目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亮点。

为了激活现场谈话的氛围,《文艺沙龙》还特别设计了观众参与这个节目元素,由现场观众直接向嘉宾提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嘉宾与观众进行真诚有趣的对话。同时观众也可上台参与表演,和艺术家融汇在一起,形成场上场下的交流、互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生动的赏艺和谈艺的独特氛围。

在节目的结构上,为了增加节奏感和兴奋点,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和节目内容相关的小短片、小题花。它们在节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使节目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高潮,让观众在起伏跌宕、张弛有致的节奏中,调动起欣赏的趣味和激情,而不会产生视觉和审美的疲劳。

在《文艺沙龙》录制现场,谈话是不间断的。主持人按照事先构思对现场话题进行引领,将话题自然过渡。在后期制作中,编导围绕人物表现的重点进行剪辑。有时,这种剪辑会完全颠覆现场的起承转合关系。经过剪辑,谈话被分成若干“幕”,幕间以字幕、片花间隔,基本构成矛盾冲突的“展开、发展、高潮、结局”的总体结构,而在每一幕内又有自身的起承转合。

如今,《文艺沙龙》虽然已经淡出了荧屏,但它对每一位曾经参与过这个节目创作的导演来说,都是一笔丰厚的财富。我们制作每一期节目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辛勤劳作的过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对生活感悟或者说觉悟的过程。感谢每一位来到《文艺沙龙》作客的嘉宾,我们得以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在他们的故事中,我们不断思索着自己的人生,不断获得精神的馈赠。更感谢每一位参与和关注过我们节目的观众朋友,他们真诚的支持与厚爱,给我们增添了勇气和信心,也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猜你喜欢
沙龙文艺栏目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1942,文艺之春
MS·CHIC美发沙龙
关于栏目的要求
分享、交流、探讨“CIT2019沙龙”成功举办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Blue Mist美发沙龙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