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八Q理念

2010-08-15 00:45王洪妮
体育师友 2010年1期
关键词:理念技能目标

□ 王洪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我国基础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五大领域目标和六大发展水平目标融入了整个教学过程,使体育教师不得不转变教学观念,探讨新的教学思路,形成全新的教学理念,为21世纪体育合格人才的培养出力献策。

1 体育教学中八Q理念概述

1.1 理论基础

1.2 目标要求与特点

八Q理念是指在素质教育和体育健康教育的指导下,以人的全面发展观为理论依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人的基本素质为构成因素,对教学程序、方法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整合构建,为实现学校体育的教养、教育和发展功能以及达到增强学生的身、心、群的协调发展服务。其中八Q理念的结构因素包括:HQ-健康商数(HealthQuotient)、IQ-智力商数(IntelligenceQuotient)、EQ-情感商数(Emotion Quotient)、AQ-耐挫商数(AdversityQuotient)、QQ-问题商数(QuestionQuotient)、CQ-创造商数(CreationQuotient)、ImQ-行动商数(ImplementationQuotient)和SQ-社会适应商数(SociabilityQuotient)。

基于对八Q理念内涵与结构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此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性、整体性、直观性、人文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特征,它根据人体发展不同阶段的规律和特点,不仅适用于学龄前的幼儿教养,更适用小学、中学和大学以及成年人的体育教育与发展。

1.3 应用方法

根据八Q理念的结构因素,在体育教学实施中可以进行多种方法的交互使用,以语言传递信息的问答法和讲解法,来增强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保健方法,丰富IQ;用直接感知身体练习的示范法和演示法,教会学生对肢体动作的认识和学习,增进HQ;而EQ可以通过体育场景感召的情景法和保护与帮助法,来激发体育兴趣和培育体育态度;AQ则需要实战对抗形式的游戏法和比赛法,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锤炼自我挑战与自我超越的意志;设疑探究式的发现法和讨论法,可以增强学生对运动原理的掌握和对体育锻炼价值功能的理解,满足QQ和CQ的需要,最后通过集体交往的小群体学习法和领会练习法,来实现学生体育理论联系实践的锻炼能力和群体活动中交往与协作能力,享受运动快感,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技能,达到ImQ和SQ目的。

2 体育教学中八Q理念的应用程序

2.1 圆轮式

体育教师在实现学校体育的教养过程中,可采用“疑问设置-问题点拨-讲解示范-辅佐练习-反馈指导-总结评价”的系统学习理论和程序学习理论,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而学生则通过“探究释义-目标锁定-学练体验-疑虑反馈-发展评价-自我效能”的掌握学习理论来学习体育知识、获得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

八Q理念的圆轮式应用程序有两种形式,一是辐射式,八Q理念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六大素质为光耀,经过五大学习领域目标这一界面,以七大系列运动项目内容为介质,使体育教学思想、目标、任务和要求等内容层层辐射在六大发展水平目标中。二是聚合式,八Q理念是以七大系列运动项目内容为光流,以六大发展水平目标为介质,经过五大学习领域目标这一界面,是体育思想、目标和任务会聚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六大素质的基本要求上。由此可见,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即它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六大素质为内部要素,以七大系列运动项目内容为外部因素,在体育五大学习领域目标和六大发展水平目标的制约和完善中得以实现。这说明现代的体育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过程,而且还是一个众因素、多载体、全方位的辐射与会聚过程。

2.2 金字塔式

体育运动从人的基本运动需要出发,经过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的逐渐实现,最后达到人的身、心、群三维价值感的满足,来实现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

八Q理念的金字塔式应用程序是指以人的HQ、EQ和SQ为三个水平面,以IQ、QQ、CQ、AQ和ImQ为垂直柱逐级向上推动的发展过程。应用时有两个步骤:一是基础层。其体育教学内容是田径、基本体操、球类游戏和舞蹈,教学以人的基本活动能力为载体,通过走、跑、跳、投、攀援等各种体育运动,来增强学生的体质(HQ)、调试学生的情感(EQ)和磨练学生的意志(AQ),丰富了学生体育基本知识(IQ)和基本理论,从而满足了学生对运动原理的理解(QQ和CQ),体会到了运动过程(ImQ)、获取了体育锻炼的技能(SQ)。二是发展层。此时的体育教学以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体能、技能、智能和心能等各大运动项群内容为载体,进行教学-训练-科研一体化的现代体育教学,既有利于学生体能(HQ)的发展、耐挫能力(EQ)的提高和体育意志品质(AQ)的锤炼,也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QQ)的激发和创新精神(CQ)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体育实践能力(ImQ)和社会适应能力(SQ)的发展。此程序的意义在于实现了马斯洛的人的发展的需要层次观。即人以基本的健商(HQ)和智商(IQ)的发展为基准,辅之与非智力因素(EQ、AQ、QQ、CQ、ImQ、SQ)为动力,逐级推进地发展其综合素质,实现了人由原我、本我和超我的人格发展过程。

2.3 人体式

八Q理念以全人教育理论为指导,借助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途径和方法实现全人教育的目的,最终实现学校体育的发展功能。体育教学中,根据人体的各个器官的用进废退的原理,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三种学习方式,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健身、娱乐和休闲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其意义可以形象地比喻成一个完整的人:即HQ、ImQ是人的双腿,EQ和AQ是人的左膀、右臂,而IQ(运动智力、技能)、QQ(创新意识)和CQ(创造能力)就是人的左右大脑和神经中枢,那么SQ、(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就是人的有机体。根据现代课程理论和教学思想,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设备进行人中之人的体育教育活动,不但实现了体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重要价值,而且也使学校体育实现了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的真正价值和长期目标。

3 体育教学中八Q理念应用的评价方法

3.1 替代性评价

替代性评价(AlternativeAssessment)是指通过任何不同于传统的标准纸笔测试,多项选择测试的手段获得学生学习表现的所有方法与技术【1】。八Q理念应用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方法,还要从教学的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和学习习得的诸方面进行均衡考评,它是教师采用的最主要评价方法。在某个单元教学开始,教师要对学生的身体状况(HQ)、体育知识(IQ)、体育情感(AQ、EQ)和体育技能(ImQ、SQ)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体育意向(QQ)和体育需求(CQ),知道学生目前所处的体育学习水平,这是替代性评价的前提工作。然后在单元教学中期,体育教师布置或模拟考核环境,采用观察、记录、谈论、鼓励、表扬、作业和日志等多种方式,以学生的学习态度(AQ、EQ)和练习行为(QQ、CQ)为重点,针对其动作技能掌握的多少和进步大小,来考察学生对知识(IQ、HQ)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技能任务的完成能力(ImQ、SQ)。最后在单元教学后期,体育教师再布置或模拟考试环境,采用展示、表演、技评、书面作业和健康测试等方式,以学生的学习情感(EQ)、探究创新(QQ、CQ)和技能形成(IQ、HQ)为目标,获悉学生的运动体验(AQ)、协作能力(SQ)和锻炼技能(ImQ),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和技能发展水平目标。

3.2 自我效能评价

自我效能指个体对其组织和达成特定成就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信念,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预期、知觉和主观判断。八Q理念应用教学中,还要求学生端正态度、设定目标,进行自我效能评价,它是推动体育教学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在某项目的学习前,学生根据体质检测明确自己的体质状况(HQ)、运动技术水平(ImQ)和体育喜爱程度(EQ、CQ),确定自己的学习要求(IQ、QQ)、锻炼水平(AQ)和练习目标(SQ)。其次,人的运动素质在不同领域中和不同发展水平阶段中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在学习中学生针对学习前、后之间的变化程度(HQ、IQ),达到了什么水平(QQ、CQ)、实现了哪一个领域目标、发展了自己的哪几项素质(ImQ、SQ),自身的运动技能如何在各种不同运动项目的学习中迁移和应用等方面,来确定今后的努力程度是加强还是减弱(AQ、EQ)。最后学生通过体育课外作业或学习日记,根据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IQ),判断自己在各个发展水平阶段的进步程度(AQ)和各个学习领域目标的实现情况,如体能变化多少(HQ)、动作技能改进如何(CQ),运动负荷有何差异(QQ)、自身情感状态调整(EQ)是否适宜、人际交往能力(SQ)和社会适应能力(ImQ)是否有所加强等。

另外,八Q理念在体育教学应用中,还要邀请体育专家、课程专家和教学专家以及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员参与,他们的评价是此理念应用评价的辅助形式,起到积极的指导与监督作用,这有利于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的融合,有利于八Q理念在体育教学中推广实施。

总之,八Q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时,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替代性评价,它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采用自我效能评价,它能够发展学生的学习技能,实现教师的教学效果,使体育教学过程的教与学这两条主线齐头并进,和谐发展。教师的教学评价与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现代化体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八Q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取得显著效果的最直接最省力的方法。

[1]张建华等.当代美国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64-67.

[2]王洪妮,钮厚金.体育新课标体现了六Q精神 [J].教学与管理,2005,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理念技能目标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