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指导谨防走进“新课程”误区

2010-08-15 00:45陈晓鹏
体育师友 2010年1期
关键词:队形队列体育课

□ 陈晓鹏

又到了新教师专业实习的时间,实习教师是体育教师的后备力量,不断补充与壮大着体育教师的队伍。实习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未来体育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实习教师的指导工作是我们一线的基层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体育院校的毕业生进入基层进行专业实习,被称为“就业前的大练兵”,这个时候新教师的专业视野与专业基础积累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生涯的广度与宽度。笔者经过观察发现,在新教师的指导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很多基层体育教师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对新教师的指导方向的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教学思想冲击着教学的时候,如何指导实习学生?如何指导学生上课?该怎样指导学生上课?该上怎样的课?该怎样评价实习生的课?通过实习让学生具备怎样的教师必备的素质?等等诸多问题都直接与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笔者仅谈在教学指导实践中发现的几点问题,与一线的体育教师共同探讨。

现象一、“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造成的体育教师基本功培养的投机取巧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也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但笔者认为,新教师在实习期应该谨慎应用以上的教学方法,基层教师在进行指导时,也尽量不要过多地涉及,应警惕对“新”的把握不准所带来的方向性错误,走进教学误区。新教师进行专业实习的时候,如果将这几种教学思想断章取义,不仅取不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还有可能造成教学思想的滥用、形式化、随意化,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最重要的是有可能形成一种以“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幌子,实质上是放羊式教学的另类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新教师的投机取巧,想走“捷径”却“此路不通”。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新教师很有可能将更多的学习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而自己则“避重就轻、一劳永逸”了,对新课程的误读,新教师钻了新课程的“空子”,犯了错误还不知道,这时就需要指导教师的把关。

打着“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旗号,其实是既没有深入的探究,也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问题,有的是虚假的探究和自主。其实这样的教学很容易走向放任式教学的老路上。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解与应用,很多一线的老教师尚且在思考探索中前行,新教师更难把握准确,稍有不慎就可能走进误区。新教师的教育实习,受指导教师的影响是很大的,实习期对体育课具有“首映效应”,第一次对体育课程的感知,会在以后形成一种固有的模式,所感知的体育课是怎样的模式,对他自己以后的体育教学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在一开始就让实习教师认为体育课堂是这样的,“体育课是这样的轻松,体育课就是让学生自己玩……”那么,对其未来的教育生涯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为,新教师实习的时候,作为指导老师,应该杜绝“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思想对实习生教学基本功培养的弱化,更不能断章取义地滥用,不能以其为幌子,忽视基本功的夯实。要加强示范作用,给新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不能投机取巧,否则是对新教师的不负责。

现象二、“新课程理念”冲击下实习教师的讲解示范能力培养的缺失

新教师指导应该以打牢专业基础为着眼点,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却没有务实地推进。很多新教师的专业基本功的培养却务虚不务实,往往漂浮在课堂教学的表面,而没有深入教学。笔者认为,新教师的专业实习,还是踏踏实实、中规中矩地进行为好。应该在体育教师专业基本功上下功夫,具体包括教师的讲解、示范、个别辅导、课堂组织、队伍调动等能力。如上面所说: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思想影响下,教师的确可以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去进行讲解、示范,教师与学生都省力了,但是必备的专业技能却得不到培养。讲解与示范能力,是体育教师的看家本领,也是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与教师专业性的体现,但现在有被弱化的趋势。不可否认,新课程的理念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教学思想,但是,如果理性地思考我们的教学就会发现,我们的教学还是要依靠传统的讲解与示范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想不断涌现,但是传统的精华的东西我们还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方式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应该是相得益彰,相互补充的,而不应该成为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对立,它们共同组成了多彩的体育教学。在常态课堂的教学中,让实习生通过讲解将动作要领讲解清楚,能表达出自己的教学意愿,明确动作要领讲解的目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选择讲解内容,讲解方式,讲解的速度,讲解的语气。抓住重点与难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讲解。讲解内容的正确性,符合学生接受能力,讲解内容要符合技术原理,力求正确无误,讲解的广度与方式也要符合学生体育基础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能为学生所接受。讲解要生动形象,精简扼要,注意讲解的时机与效果,这些都是教师讲解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需要实习教师在实习期内逐渐形成的教学能力,需要扎实的课堂教学的积累与提炼。

动作示范是传统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师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和要领,具有简便灵活,真实感强,针对性高等优点。在动作示范教学形式中,有很多的学问在里面,包括示范的目的、示范的次数、示范的位置、示范的方向、示范面的选择等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去锤炼。试想:如果在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学的轻松了,教师教学轻松了,但是教学效果如何?教师的能力如何提升?结果是不言自明的。

现象三、“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造成教师组织管理能力的边缘化

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是体育教师的重要能力。“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的影响,造成时下体育教学的一个基本倾向就是“重教学、轻管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则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管理带来的问题就是:管的过严,则限制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管的过松,则出现了学生放任自流、体育课松松散散,体育课不像体育课。课堂没有必要的组织,队伍调动随意化,没有了口令,没有了指挥,以往那种整齐的、有序的、简洁的队伍指挥调动,队形的变化,都悄然消失在体育课堂,节奏明快洪亮的口令都难得一见。体育教师在学生面前丧失了必要的约束力,过度地突出了学生的兴趣、意愿,学生的自主性变成了学生主体的放任自流,降低或抹杀了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的必要主导作用,造成体育课程的无序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体育教师管理能力被“边缘化”。

2008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中,将队列队形的指挥作为了一项考核内容,大多数参赛教师的队列指挥能力不能令人满意。平时教师在上课中运用口令指挥和队伍调动做的很不够,缺少基本的标准和规范。浙江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这样点评:“真知来源于实践,没有平时的积累,不可能在现场得心应手”。这次评比可以看出体育教师队列队形的教学素养,更可以看出一线教师对队列队形的应用程度,这是一种导向,反映出一线教师对队列队形的重视程度。笔者认为:在对新教师进行实习指导的时候,应该将队列队形、队伍的指挥与调动、队形的变换、口令下达、口令的节奏作为重要的内容来抓,将队列队形安排进实习生的常态课堂,可以采取独立的队列队形授课的方式进行,将队列队形作为新教师实习的第一课。队列队形不过关,不进行下次课的教学实习,不能再让队列队形的指挥能力在教学中缺失,重新规范起体育课堂。

现象四:“新课程评价”导致汇报课过度追求教学个性,但对教学基本功评价欠缺

一般新教师实习结束都会上一节公开课或汇报课,一些实习生为了上好公开课精心准备,挖空心思地想怎样上好公开课,怎样力求推陈出新,别具一格,考虑如何上好,如何上的与众不同,这在培养创新思维,不拘泥于当下体育教学形式的层面上去考虑是值得肯定的;另外一方面,这和当前的体育教学公开课的浮躁有一定的关系。目前的公开课浮华,功利性的风气对实习生公开课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课程评价方面,受新课程的影响,课程评价方式也要和“新课程”沾边,没有体现新课程理念,就是落伍的表现。就会落个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的评价。笔者认为:对一节公开课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应该从施教者对课程的理解(课程观)与所反映出的基本素质(能力观)两个方面来看待,当然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二者的关系笔者暂不作探讨。

在对新教师的实习评价时,应该侧重对基本能力的评价,应该重点考评实习教师在课堂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示范讲解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能力,而这些素质应该是一个教师所具备的素质的体现。换句话说,应该从一个教师基本功素质去评价,而不能单纯地从课的角度上去评价。毕竟,实习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感悟,课程与素养积累还需要时日的积累,而基本功则是其走向教师工作岗位必备的,也是第一位的要求。让实习生在专业实习的时候,熟悉课的结构、了解课的一般模式与套路,对课的设计、教材教法的选用,能基本把握课的教学脉络,控制课堂进程,能有一个大致掌握就可以了,对课本身的好坏不必做过多地强求。这时的要求是“会上课”就可以,还没有达到“上好课”的标准,如果在短期内苛求课的质量的好坏,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有好高骛远的倾向,笔者认为不可取。

实习是新教师是打牢基础的时候。实习生接受新思想、新理论、新事物比较快,这个时候接受新课程的知识本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体育思想与时俱进的要求,但是不能本末倒置。笔者认为:一味地为了迎合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标新立异,推陈出新”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新教师的专业实习,应该以打牢专业基础为着眼点,达到体育教师应该的硬性标准与必备的专业素质。笔者不赞成这个时候培养教学水平的个性化。实习期的教学水平的个性化,很有可能演变成“哗众取宠”的畸形,弄得体育课不像体育课,如果在实习的时候,不按照传统的课程结构上课,随心所欲,这将背离体育课程发展的方向。这里并不是反对创新精神,创新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专业基础上的创新,没有打牢基础的创新是不稳定的创新,也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多关注实习生的常态课的积累,按部就班地上好体育课,踏实地上课,扎实地积累,务实的态度是这个时期实习生总体的指导思想,也是基层一线的体育教师实习指导工作的大方向。

猜你喜欢
队形队列体育课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队列里的小秘密
基于多队列切换的SDN拥塞控制*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体育课
队形
青春的头屑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