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春潮涌动包克图”2010年包头春晚的创作体会

2010-08-15 00:52刘竹君
科技传播 2010年24期
关键词:鹿城整场春潮

刘竹君,梁 菊

包头电视台,内蒙古包头 014030

浅谈“春潮涌动包克图”2010年包头春晚的创作体会

刘竹君,梁 菊

包头电视台,内蒙古包头 014030

“腊月二十九看包头春晚,大年三十看央视春晚”已成为春节期间包头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包头市春节电视文艺晚会作为包头地区年度大型晚会之一,是广大鹿城观众关注的焦点,也是享誉鹿城的品牌节目。“春潮涌动包克图”2010年包头市春节电视文艺晚会在历届春晚良好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该晚会在“盛视2010”全国春节电视文艺晚会评选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无论从节目的内容、风格上来讲,将本土文化的特色,黄河文化的渊源,草原文化的情愫,都市文化的风采,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和关注。作为该项目的业务负责人,谈谈我们整个晚会的创作过程和体会。

春晚;编排;策划

“腊月二十九看包头春晚,大年三十看央视春晚”已成为春节期间包头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包头市春节电视文艺晚会作为包头地区年度大型晚会之一,是广大鹿城观众关注的焦点,也是享誉鹿城的品牌节目。“春潮涌动包克图”2010年包头市春节电视文艺晚会在历届春晚良好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该晚会在“盛视2010”全国春节电视文艺晚会评选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无论从节目的内容、风格上来讲,将本土文化的特色,黄河文化的渊源,草原文化的情愫,都市文化的风采,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和关注,各大报纸用大篇幅点评春晚亮点,更有不少观众纷纷打电话或者在网上评论,在对“2010年包头市春晚满意度”调查中,参与调查的网民认为,2010年春晚“好和不错”者加起来近80%。引用报纸观众评论“今年的春晚场景美,服装美,灯光美。视觉的盛宴,美丽的舞台,雅俗共赏,表现手法呈多元,有艺术感。应该说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要归功于包头广电局集体的力量和全社会的支持,作为该项目的业务负责人,谈谈我们整个晚会的创作过程和体会。

整场晚会策划在前、主题先行,晚会主打百姓品牌,体现“开门办春晚”的思路。

任何一场晚会必须有好的立意和主题。好的立意和主题,会让晚会脉络清晰、结构合理、内容和形式有所展现和延伸。2009年11月中旬春晚剧组正式成立,从创作到立在舞台上仅仅两个半月的时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节目质量不可能个个求完美,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掌握一个原则:“突出主线,求重点;突出特点,求新意”。我们导演组兵分两路,节目组首先对晚会主旨进行探讨,确定了 “科学发展春潮涌 民族团结鹿城兴”的主题,梳理一年来全市的重大事件、热点、民生问题等,同时召开了音乐、戏曲、语言类节目主创人员会议,围绕主题确定了17个节目的节目雏形,目的就是以繁荣和推动本土创作为出发点,打造包头春晚精品文化。

整台晚会元素本土、特色鲜明,90%的作品为本土作家创作,这不仅推动了本土文化创作,同时也彰显了本土创作的综合实力。

本土创作是2010年包头春晚的重头戏,晚会节目大都为原创,并首次亮相银屏。每一个精彩节目都是春晚剧组专门为演员量身打造的,国家一级演员、总政歌剧团著名歌唱家孙丽英和百姓明星共同演唱的《光景不错》以及二人台联唱是由本土作家刘慧荣创作、改编,著名男高音、中国武警文工团歌唱家吕宏伟和参加国庆60年阅兵空军驻包某导弹团共同演绎的歌曲《我站在雪岭冰峰》是由晚会总导演梁菊作曲、王宝柱作词共同完成的作品;戏歌《盛世中华》有本土作家付春祥作曲、苗丽清作词,还有说唱表演《搓莜面》、歌舞《挂红灯》以及草原歌曲《摘片云彩送给你》、《春潮涌动包克图》、舞蹈《草原晨曲》等均由本土词曲作家根据主题需要完成的创作,这些体现年节气氛和草原风情以及本土特色的节目以精品的形式呈现在鹿城百姓面前,为弘扬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真正起到了点睛作用;其中本土创作的最新小品《双喜临门》是由包头喜剧明星、二人台表演艺术家倾力合作的一部作品,可以说笑料百出、乐翻观众,值得一提的是参加国庆60年阅兵典礼的36个青年官兵强大阵容表演的节目《我站在雪岭冰峰》,更是本届春晚的一大特色,体现了当代军人的风貌;“包头市漫瀚艺术剧院晋剧团表演的戏歌《盛世欢歌》打破以往戏曲节目形式,将京剧、晋剧的唱腔植入流行歌曲的元素卓越绽放,开放而有包容,体现一种城市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我市作家郝吉林作词、潘建华作曲的城市歌曲《我的城市我的家》一经推出便引起共鸣,很快就在大街小巷传唱开来。这些节目与观众产生了感情上的互动与共鸣,实实在在的贴近百姓生活。让观众感到亲切、温暖,更令包头市民对我市优秀的作家班底深感欣慰,突显出我市本土创作的作品的一贯高素质。

整场晚会创意突出、谋篇布局讲究,本土作家娴熟的音乐编配手法成就了整场晚会的风格和品质。

整场晚会紧紧围绕“春潮涌动包克图”这一主题全面展开,以序篇“春到鹿城”开场,扑面而来的是年的气息、浓浓的亲情。以 “春华2009”、“春色2009”、“春潮2009”、“春满2010” 4个篇章构成整场晚会,结尾歌舞《春潮涌动包克图》以慷慨激昂的元素,体现出团结奋进、欢乐祥和的年节气氛。

晚会的音乐创作部分,十分繁杂,因为本土创作节目量大,所以作曲配器、音乐制作量很大。本土曲作家二度创作中把握准确,突出个性,曲调鲜明,优美动听,弦法技巧成熟到位,调式调性转换新颖。应该说,曲作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占晚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音乐创作任务,而且,还要根据有些百姓选手不是专业歌手,没有较好的演唱基础和技巧的特定条件,很好地为演唱者谱出了琅琅上口的旋律,的确看出了音乐创作者和设计者的非凡功力。值得一提的是,乐曲中富有鲜明的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城市文化的元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元素融入成熟的作曲技法,在音乐的编配录制中,很好地体现出节目的传统性、民族性、地域性,是一场时尚感、时代感、民族感、年俗感都很强的春节电视文艺晚会,更是一部打造文化品牌的精品之作。

春晚视觉设计冲击力强,与每一个节目达到完美的融合,应该说是本土创作者技术与艺术的一次完美结合。

2010年包头春晚能够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被称为是一场“视觉盛宴”,究其根本是因为舞台设计与整体节目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交融。舞台上全屏LED及彩幕的设置,使得画面得以延伸,在璀璨的灯光造型中,设计者的创作宣泄和唯美意境得到了再现,开创了包头地区舞台设计的先河。

春晚舞台是用包头民俗语言再现鹿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把传统的形式重新解读,结合现代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五光十色的画面。比如场面宏大的歌舞表演带有浓郁、热烈、活泼的情感,此时舞台空间多媒体影像就会呈现三维动画制作的红灯笼、中国结、剪纸、横向展开的国画等,铺满了整个舞台空间,表达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整个舞台华彩绚丽,充满了欢乐、幸福、和平的气氛。在整场晚会的LED视频内容制作上,体现了中国美学的追求,浓墨重彩展现了民族特色,传达出节日中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韵味。

有人说:“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可以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精神,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的文化、没有全民素质的提高。”春晚也是一种文化,而作为地方春晚不仅是一场政治性的晚会,更是一场老百姓自己的晚会。

G206.3

A

1674-6708(2010)33-0011-02

猜你喜欢
鹿城整场春潮
春潮奔涌东方阔
书法作品欣赏
2022文博会鹿城分会场在我校浙江创意园隆重举办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沉默与孤独——《春潮》电影解读
瞻谢公亭
草原春潮
威楚古镇·鹿城
足协收紧高价引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