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

2010-08-15 00:52
科技传播 2010年24期
关键词:客观事物新闻事业道德修养

杨 旭

吉林省辽源广播电视总台,吉林辽源 136200

谈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

杨 旭

吉林省辽源广播电视总台,吉林辽源 136200

职业道德的修养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修养,是做好新闻宣传的前提和保证,忽视道德修养的新闻工作者,就会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方向。忽视道德修养的新闻工作者,容易被狭隘的个人主义所束缚。忽视道德修养的新闻工作者,就会失去新闻工作的根基。

新闻工作者;道德修养;方向;束缚;根基

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都希望自己有所作为,写出更多有社会影响,深受群众欢迎的作品。因此,他们总是积极地寻找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收集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匠心独运地变换写作手法,尽可能地妙笔生花。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很可贵的。但是长期以来,一些新闻工作者只注重了这一个方面的拼搏,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的努力,那就是职业道德的修养。个别人甚至认为,什么道德不道德,只要有本事,就不愁吃不好“新闻”这碗饭。所以,这些人就很少注意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很少注意职业道德的修养,这个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们知道,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以评价善恶、美丑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也必然对社会实践产生反作用。革命的、进步的道德会指导人们正确地去进行社会实践,对个人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反动腐朽的道德会使人们去进行错误的社会实践,对个人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会起阻碍作用。所以,道德修养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1 忽视道德修养的新闻工作者,就会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方向

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任何客观事物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客观事物又有现象和本质之分。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能够区别事物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报道客观事物,就必须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而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树立与掌握只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实践早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只有掌握了这一武器,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报道客观事物,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个不注意道德修养的人,就不会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武器的人,就不会用正确的立场和观点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就没有识别大是大非的能力,就会在是非面前迷失方向。

2 忽视道德修养的新闻工作者,容易被狭隘的个人主义所束缚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不再是私有者的事业,而是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既然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从事新闻事业的人就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坚定不移地坚持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学习,注意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养成,那就是忘我地为人民服务。否则,就容易受资产阶级思潮的侵蚀,而被狭隘的个人主义所束缚。近几年来,某些新闻工作者被金钱蒙住了眼睛,把新闻商品化,搞“有偿新闻”,下基层采访时搞吃、拿、卡、要等等。在个别新闻单位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明明一条有价值的新闻,但没有啥实惠可捞,所以谁都不怨去采访。而一条价值不大的新闻,却能捞到不少实惠,所以谁都抢着去采访。这些道德修养较差的新闻工作者是很难能扎扎实实地深入实际生活中,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采写出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好作品来,也就很难有所作为。但不可否认,一些道德修养较差的人,偶尔也能写出几篇较有影响的作品来,但这些人终究经不起历史的考验,终究会被党和人民所唾弃。

新闻工作者的榜样范长江、邹韬奋同志之所以能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写出大量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来,就是因为他们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他们能执着追求真理,为真理而奋斗,为人民的事业不惜一切去献身。范长江在革命战争年代,放弃《大公报》的优厚待遇,和同志们一起拿着微薄的生活费历尽人间的磨难,却信心百倍地开展工作,终于写出了震动中外的《中国的西北角》等文章。所以,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道德修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有所作为地开展工作。

3 忽视道德修养的新闻工作者,就会失去新闻工作的根基

我们的新闻事业是属于人民的事业,新闻工作者是受人民委托从事新闻事业的。所以,新闻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谁失去了群众,谁就无所作为。“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范长江:《记者工作随想》)。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根基于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首先就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了这一思想的新闻工作者,才能服从人民的意志,满足人民的需要,扎扎实实地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稿件,群众才会拥护你、支持你,你才能在人民群众这个广阔天地里自由飞翔。反之,一个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新闻工作者,就必然不能根据人民群众的意志和需要去开展工作,而是随心所欲,根据自已的需要去工作。这样是不会正确反映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的,就不能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进行宣传报道,群众就不会喜欢你的作品。得不到群众承认,你的工作成果也就毫无意义了。其次要通过不断的加强道德修养、彻底剔除自身存在的不正之风。人民群众最厌恶搞不正之风的人。搞不正之风的人,也必将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遭到人民群众反对的人就无法开展工作。特别对于专门从事新闻工作这种特殊职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更是寸步难行。因为新闻线索、新闻素材根植于群众,来源于群众。如果失去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就无法获取更多更好的新闻素材。比如一家企业几年来两个文明建设很有成效,也很有经验可总结。一名抱有以稿谋私的记者来这家企业进行采访,但企业领导发现了这名记者的私欲,拒绝了他的采访。结果这名记者“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毫无收获。而另一名一心想要总结宣传这家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的记者来到这里后,得到了企业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最终写出不少有利于推动其他企业发展的好稿。由此可见,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通过良好的职业道德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大显身手,出色地完成采访任务。

综上所述,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道德修养,才能有所作为。那么,新闻工作者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呢?首先,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必须不断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认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要自觉地抵制来自各方面和各种形式的错误思想和不正之风,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对提高新闻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认真学习,严格遵守;第三,各新闻单位要为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经常抓,反复讲,表扬好的,批评差的来促使广大新闻工作者注重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养成。

[1]王岩.声屏论萃.新闻工作者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2.

G214

A

1674-6708(2010)33-0013-02

猜你喜欢
客观事物新闻事业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新疆新闻事业发展概述(1911年-1978年)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
模糊语言存在的价值
一切景语皆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