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解剖学教学

2010-08-15 00:48王国庆
科学之友 2010年13期
关键词:解剖学考试教学方法

王国庆,冯 田

(焦作市卫生学校,河南 焦作 454001)

解剖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人类在16世纪已经有了对尸体解剖的记载。对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解剖学是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揭示了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各器官、结构间的毗邻和联属,是学习后续的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必学课。然而解剖学也是医学课程中较难学的一门课程,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枯燥乏味。再加上由于课程紧张,少数教师断章取义的强调重点,学生死记硬背,必然导致学生似懂非懂、印象不深。如何搞好解剖学教学,是所有中等职业教育的解剖学老师所面临的挑战,笔者结合自己的解剖学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1 归纳,简化教学内容

许多学科的知识都需要记忆,尤其是解剖学。传统的解剖教学往往过分注重解剖学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师们重讲授、多灌输。学生被动的“死记硬背”不仅花时间,而且忘得快,学习效果自然不好。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简化而不失实在,不仅有助于增加记忆的清晰度,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对巩固知识,攻破解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利用挂图、绘图、顺口溜进行归纳总结,是直观、精简教学的重要手段。如人体九大系统的记忆可归纳为“运动消化和呼吸,泌尿生殖脉管系,感觉神经内分泌,九大系统要牢记。”12对脑神经总结为“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神经全”的顺口溜,字数不多,便于记忆。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单纯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为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本校近年来在教学中将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相结合,用综合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基础理论与培养实际能力的关系、教师讲授与学生主动学习的关系。

2.1 加强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理解消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并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验证。陶行知说:“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应充分认识这一点, 保证在教学中要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和较好的实验教学条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应让学生动手操作演练,达到由感知到理解的思维过程。比如利用解剖学局部结构的知识认知各种手术切口的选择,各种穿刺的进针特点和经过的层次等[1]。

2.2 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易懂的特点,作为教学手段的补充,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使得原本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而易于理解。此外,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有灵活性,亦便于完善和更新。虽然多媒体给教学带来很大方便,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板书等)也有其优点,不应完全抛弃。必须多媒体与板书、板图相结合,即教师必须掌握板图基本功,画图讲解同步,使学生有接受记忆过程,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3 网络化教学

网络的发展更为解剖学信息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将教学课件放置在校园网教研室的网页上,以方便学生在课后复习使用。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结合解剖知识创建一些小游戏,学生根据计算机的提示,一步步求解问题完成游戏,将学习知识与增强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将信息交流与开发智能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另外,通过网络,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更容易实现。

3 探索适当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一项科学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教学评价为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反馈信息[2],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搞好教学提供保障。我们在改变教学模式的同时应相应改变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考试、考查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成绩和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以便及时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我们应尝试在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上进行大胆改革。单纯理论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观察、辨认、分析和综合等能力的培养,标本考试作为检验解剖教学效果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成为许多医学院校的必然选择。另外我们要重视每节知识点学习后的讨论、思考,对具体问题分析的作业、小结。而标准化理论考试由于具有提高考试效率,保证考试的公正性的作用也不可缺少。所以我们新的考试模式为理论知识+平时作业+操作的综合考试。总之,要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困境中解放出来,克服“高分低能”的倾向。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解剖学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教师往往注重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及专业知识的传授,疏忽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都参与解剖学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是很重要的。因此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在课堂上精心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好奇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解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解答问题不是目的,而仅是一种学习知识的载体,在解答问题的同时收获知识才是我们的目的,并且还可训练学生正确的学习思维和推理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另外,我们还定期举行解剖学基础知识竞赛,定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5 拓宽教师知识面

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等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解剖学教师往往承担不同专业的解剖学教学任务,讲课内容不能一成不变,上课时应突出各专业的特点和重点,将解剖学知识放在不同专业背景下讲授。如药剂、检验专业将血液、内脏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影像专业应以骨、关节、消化道、血管、泌尿生殖道等为重点;护理专业应突出与临床护理操作有关的应用解剖如浅静脉、应用性的动脉、股三角及臀区的局部结构等[3]。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余多学习,其中教师可通过多途径的临床实践,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1]胡晓阳,李有秋.关于高护专业解剖教学的一孔之见.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2):66-67.

[2]漆淑萍,卢芳,张云.新课改下教学目的与教学评价的关系探析.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7):371.

[3]蒋尔鹏,杨向群,纪荣明,刘镇.解剖学教学中通过“发现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心智结构.解剖学杂志.2006.29(5):548,591.

猜你喜欢
解剖学考试教学方法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探析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解剖学”中文译名的由来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