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龙头自建牧场成风潮——中国乳业布局变化分析之一

2010-08-15 00:54毛文星苏效良张兴文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奶源乳品乳业

毛文星,苏效良,张兴文

(山西省畜牧兽医局,太原 030001)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让我们看到,中国乳业与现代奶业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是人才,也不是管理和技术,而是奶源。由于奶源建设滞后所衍生的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才是中国乳业的心头之痛。

中国的奶源,分牧场奶源和散户奶源两种。牧场奶源的品质稳定,质量安全有保证。散户奶源,一是品质较差,二是质量安全难以控制。目前牧场奶源占30%,散户奶源占70%。在乳业发达的欧洲、澳洲,全部实行规模化牧场养殖,无论是奶源品质还是质量安全都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从长远看,真正建设好上游的奶源,才是中国乳业继续快速发展必须铺就的基石。

2008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13部门联合制定的《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1年10月底前,乳制品生产企业基地自产生鲜奶与加工能力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

2009年7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这是自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我国首次就乳业定位、发展规范等问题做出的重大调整。新政大幅提高了乳业准入门槛。其中规定,进入乳制品工业的出资人必须具有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新建乳制品加工项目的企业可控奶源比例比原规定提高了10个百分点,即新建乳制品加工项目自有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生鲜乳产量不低于加工能力的40%,改(扩)建项目自有的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生产生鲜乳的数量不低于原有加工能力的75%。使得乳品加工企业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龙头带动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上述《法规》,再加上今年2月颁布的《食品安全法》,促使乳品企业把安全生产工作前移到奶源建设上,大力发展现代牧场。目前乳品企业的高层都已认识到发展现代牧场的重要,纷纷将资金、技术向奶源建设上倾斜,一场乳业升级战正在拉开。

1 乳业龙头自建牧场的情况

1.1 蒙牛乳业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建设的现代化牧场,是一座具有万头规模的超大型现代化牧场,牧场始建于2005年9月,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饲养奶牛已近万头,其中产奶牛5 000头,每天产奶超过100 t。

隶属于蒙牛集团的现代牧业有限公司在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投资3亿元建设的另一个万头奶牛现代牧场也正在建设中。从澳大利亚进的首批480头奶牛已于2008年12月3日空运至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这批牛均为6~10月龄的幼牛,养到20月龄即可产奶。2009年5月份1 766头新西兰奶牛从厦门口岸登陆,这是洪雅牧场第2批进口的牛,以后还将再进口一些。

蒙牛集团的现代牧业有限公司现拥有10个存栏万头奶牛的牧场,分布在黑龙江、山东、河北、安徽、四川等地。蒙牛还决定,再投资30亿元参股、合作20个现代牧场,以提高牧场奶的配比比重,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目前源自牧场的奶源已占蒙牛总奶量的60%。

一个万头奶牛场,如果成母牛能占到60%,一个年度的产奶量应在45 000 t左右。

1.2 伊利乳业

早在数年前,伊利就把建立奶源基地作为发展的重点,2006—2008年,伊利在内蒙古自治区已投资27亿元自建和合建牧场。同时伊利还全力推广“奶联社”这一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符合中国现实的奶源基地建设模式。

伊利集团成都公司近日竣工投产。四川省邛崃市政府花费1.5亿元,年内将兴建80个奶牛场,养奶牛8 000头,打造西南最大的奶源基地,专门向伊利“供奶”。

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奶牛养殖是乳品业现代化的起点,其经营状况决定着乳业的现状与未来。伊利集团的体会是,建设奶源基地,一要有大笔投资,二要长期坚持。有专家指出:“从乳业的产业链来看,奶牛养殖环节投入约占整个产业链的75%,加工环节占15%,流通环节约占10%。而从利润分配来看,这三个环节的分配比是1∶3.5∶5.5。奶牛从出生到产奶需要27个月,建一个稳定、安全的奶源基地至少要3~5年。一个奶源区域从日产奶100 t增长到日产奶1 000 t,没有10年光景是断然不行的。”

由此可见,奶牛养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奶源建设需要长时期坚持,短期行为不会有成效。

伊利通过战略布局,在我国的六大奶源带建立奶源基地,获得优质可靠的奶源保证。六大奶源带是:内蒙古奶源带、东北奶源带、河北奶源带、新疆奶源带、四川奶源带、济南奶源带。

未来5~10年,伊利每年都将投入重资,用于奶源现代化的更新升级,保障安全的奶源供应,为企业成长提供根本性保证。

另据新华社,6月21日发自呼和浩特的电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规划,用4年时间投资80亿元建设2 000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大大提高奶牛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和生鲜奶的品质。

据区发改委负责人介绍,规划到2012年,全区奶牛养殖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优质荷斯坦奶牛数量稳定在200万头,2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奶牛存栏比重达到60%以上,规模场(小区)生产的生鲜乳占到区内乳品加工企业产能的60%以上,实现乳品企业提质增效、奶农增收的目的。

按照规划,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建设饲养奶牛能力在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800个,达到企业可控奶源占到加工能力的70%。其余的1 200个规模养殖场(小区)由31个旗县内的专业合作组织、养殖大户和社会养殖企业投资建设。

各级政府的引导性补助将占到总投资的10%。

1.3 三元乳业

2009年4月9日,原三鹿集团在山东的工厂95%股权进行拍卖。该工厂是前三鹿集团为辐射华东市场所建设的最大的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物流供应、科研开发、市场营销基地。这个重要的战略据点,被北京的三元集团以4 900万元拍得。随后转手“送给”了三元乳业。

隶属于三元乳业的绿荷奶牛养殖中心,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荷斯坦奶牛专业化养殖企业,下设28个奶牛场,奶牛总存栏3.5万头,奶牛单产为9 000 kg,高于国内平均单产近一倍。每年的1.8亿kg原奶主要供给三元乳业。

三元在河北的企业计划用2年到3年时间,筹资15亿元自建养殖基地,形成2万头奶牛的奶源基地。

1.4 光明乳业

光明乳业的奶源主要来自其所拥有的21个自营规模牧场和500多个合作规模牧场,所以三聚氰胺事件后,光明乳业迅速停止了向散户收奶,事件也未对整体运作造成影响。

光明乳业还选址江宁禄口、常州等地准备再建现代化牧场。

光明乳业副总裁张华富认为,就全球趋势而言,牧场管理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工厂化”,完全可以把工厂质量管理的经验复制到畜牧业。除了产品(生奶)单一、多了兽医防疫这一部分之外,牧场管理其余的内容都和工厂相似。同样包括生产(饲养)过程管理、环境管理、设备维修、原材料(饲料等)管理等等,只是牧场更复杂而已。

在奶源环节,新型农业养殖模式,正是通过对饲料、育种环节的控制,有效控制了奶源成本。同时将工厂化的管理模式移植到牧场管理当中,变监控为预防。这恰恰成为新型都市农业养殖模式成功的关键。

1.5 新希望乳业

根据昆明市委、市政府加快国企改制的要求,2003年3月26日,引入新希望作为雪兰公司改制的战略合作者。2004年,新希望收购雪兰公司职工所持股权,至此新希望持有雪兰公司51%的股权。2008年底,昆明市农垦总公司持有的42.9%的国有股溢价40%转让给新希望。至此新希望乳业100%控投雪兰牛奶。

雪兰牛奶原有4个直属奶牛场,17个奶业合作社,每月的奶源供应量在300 t左右。现在正在石林彝族自治县建一个新的现代生态牧场,投资7 000万元,占地20 hm2,项目分两期,先期养牛3 000头,每天可提供优质牛奶25 t。

雪兰牛奶占昆明市场份额的60%,今后将以昆明地区为主,向乳业名牌迈进。

1.6 飞鹤乳业

近期,飞鹤乳业宣布,近5年要自筹资金40亿元建10个牧场。这家一向办事低调的公司如此高调的行动着实让业内人士一惊。

飞鹤乳业总经理聂播表示,从市场发展来看,消费者对牛奶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喝到奶,更在于喝好奶。而目前占据奶源主要供给的奶农市场却很难提供稳定的高质量的奶源。其实建牧场并非飞鹤乳业一家所为,在当前的乳业市场中,这正成为一种风潮。

1.7 完达山乳业

通过入主贝兰德乳业进入河北市场的完达山乳业,计划在3年内投资10亿元用于奶源基地建设,新建4个万头奶牛生态养殖牧场。

1.8 卫岗乳业

在南京的卫岗乳业,在已有11个牧场的基础上,又选址泗洪开建方头牧场。

1.9 辉山乳业

落户于辽宁省锦州文县七里河工业园区,总投资18亿元,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达42亿元。该项目包括12座国际现代化大型良种奶牛养殖场,年产4万t高端婴幼儿初乳配方奶粉,干酪素等。完善的产业链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带动3万多农户,种植饲料2万hm2,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还可带动包装、物流等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20多亿元。

据各方面的信息分析,这一轮乳业龙头自建牧场的投资估计在200亿元左右。建成奶牛存栏在80万~100万头规模的自建牧场,按通常的牛群结构,成年母牛占到60%以上,年产原奶应当在360万t左右。其奶牛存栏占全国总存栏的8%,产奶量占全国产奶总量的10%。建设时间,从2009年算起到达产达效,大约需十几年的时间。届时各乳业龙头加工乳制品所需的原奶,有的可以全部自给,有的可以大部分自给。

2 乳业龙头自建牧场对全国乳业布局的影响

2.1 影响乳品企业的市场定位及至市场成败

乳品企业自建牧场,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奶源,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可靠的奶源,为乳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消费者的成熟和市场竞争的深入,企业竞争的战火必然延伸至产业的上游环节。在未来市场的格局中,对伊利、蒙牛、光明、三元、飞鹤等知名的品牌企业来说,自建牧场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市场定位及至市场成败。对那些二线企业来说,这或许是赶超一线巨头们的最佳机会。

2.2 可以大大提升奶牛养殖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

乳企龙头自建牧场,将把国内奶牛养殖的精华集中于乳企龙头的旗下,为DHI技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的应用和开展奶牛的育种工作,为推广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的种植,普及TMR饲养技术,为广泛采用奶牛养殖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一句话,将有可能建成现代养牛的生产体系和育种体系,成为国内奶牛养殖的示范基地,将大大缩小我国奶牛养殖与现代奶业国家的差距,甚至也可能出现毫不逊色于现代奶业国家水平的奶牛群体。

2.3 将形成聚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链体系

自建牧场的阶段性计划完成后,乳业龙头将成为聚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完整的食品产业链,成为覆盖上游的原料资源、中游的加工生产、下游的物流销售的大型食品产业集团。经过此番自建牧场的努力,既可以保障原料奶的生产,又可以实现乳品加工和乳品市场的协调发展。运作顺畅,进退自如,在整个农产品加工业中,乳业有可能成为最先进入良性增长的产业之一。

2.4 乳企和奶农之间建立稳定和谐的产销关系

《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将“稳定可控奶源基地”规定为企业自建牧场、合建牧场、参股小区及签订购销合同的合法的生鲜乳收购站等。因此,下一步的乳品产业将以机制创新为首要任务,要在乳企和奶农之间建立和谐稳定的产销关系,要创建科学合理的利益机制、监管机制、价格机制。长时间以来,各地通过建设养殖小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希望实现产销对接,稳定增收,但由于原料市场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两头难以控制,合作社保障不了社员利益,发挥不了组织起来的作用。现在可以通过“可控”的合作使奶联社实现“可控”的效益,从而使奶业生产稳定下来。

通过乳业龙头自建牧场和重建乳企与奶农之间的产销关系,规模化的牧场养殖将成为奶牛饲养的主流,散户养殖将逐渐退出。就全国来说,奶牛的饲养规模可能会缩小,但奶牛的单产和效益会提高,这也许正是业内人士所希望的,也是奶牛养殖自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猜你喜欢
奶源乳品乳业
当前乳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乳品检测中的问题及措施
产品创新为乳业增添新活力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
乳业两巨头缠斗中共进“500亿俱乐部”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
奶源自有可控是乳业转型提质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