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

2010-08-15 00:44王红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2期
关键词:中风病后遗症电针

王红梅

吉林省双辽市中医院,吉林 双辽 136400

中风,多由气血逆流,运行失常产生风、痰、火、瘀而致病。中风后遗症是脑血管意外后留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塞,肢体偏身麻木等功能障碍。笔者自1998年以来治疗中风后遗症180例,电针治疗1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0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界中风诊断标准,电针组150例,其中脑血栓后遗症120例,脑出血后遗症25例,脑栓塞后遗症5例,其中男110例,女40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35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个月。针刺组30例,脑血栓后遗症10例,脑出血后遗症17例,脑栓塞3例,男性22例,女8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8岁;病程最短35天,最长5年。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电针组和针刺组均取,上肢:肩髃、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2.2 操作方法

2.2.1 针刺组选0.35×(40~60)mm毫针,快速进针,运用补虚泻实手法,泻针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3~4天,共观察4个疗程。

2.2.2 电针组在针刺组疗法的基础上,采用上海华谊医用仪器厂生产的BT701-B型电麻仪,将一对电极置于上肢两个腧穴上,另一对电极置于下肢两个腧穴上,选用持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肢体肌肉出现轻微抽动,病人能耐受而不产生痛感为度,通电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3~4天,共观察4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根据1983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基本痊愈:积分增加13~14分以上;显效:积分增加10~13分;进度:积分增加在6~9分;无效:积分少于5分。

3.2 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电针组基本治愈率为66.7%,针刺组基本治愈率为30%,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显示出电针组在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方面优于针刺组,见下表。

4 讨论

中风后遗症是老年人的多发病,病死率及病残率都很高,严重地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电针法与针刺法对照,试图找出治疗中风后遗症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认为中风后遗症是由于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虚血滞,脉络痹阻,而致肢体废不能用,《景岳全书·非风》曰:“非风麻木不仁等证,因其血气不至,麻木不已则偏枯痿废,淅至日增。”针刺在于疏经通络,舒筋活血,使气血运行正常,电针在针刺的基础上起到进一步的刺激作用,以达到气血运行正常的目的。电针的作用机理在于机械与电流刺激触及机体的局部感受器,由刺激引起兴奋,发生冲动沿神经末梢或神经干传至神经中枢,中枢依照当时的机能状态产生一种调整机能,以克服机体原来不能协调的异常现象,从而获得治疗效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电针法在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方面优于针刺法。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S].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19):55.

[2]贾玉勤,牟方波.通腑泻热治疗急性脑出血52例[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17(1):14.

[3]杨孟林,华刚,孟静.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偏瘫160例[J].吉林中医药,2006(20):48.

[4]王琪,赵建军.舒肝解郁为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9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50-51.

猜你喜欢
中风病后遗症电针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春天的“后遗症”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