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培育的思考

2010-08-15 00:50李晓玉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晋阳文化名城太原市

李晓玉

(中共太原市万柏林区委,山西太原 030024)

关于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培育的思考

李晓玉

(中共太原市万柏林区委,山西太原 030024)

充分认识和挖掘太原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着力于太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培育,对于将太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培育,需要充分挖掘太原市深厚的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文化发展思路,重点打造独特的文化精品品牌。

历史文化名城;创新品牌培育

充分认识和挖掘太原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着力于太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培育,对于提升太原的文化软实力,将太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是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培育的重要基础

太原市拥有独特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这是太原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培育的重要基础。

太原作为一座历史名城,具有2500年的建城史,有十三个朝代,十六次在此建都。曾是战国名城、北朝霸府、大唐北都、五代四都、明代重镇、晋商故里、民国雄帮。晋阳地区古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晋阳古城,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陪都遗址,是与长安、洛阳齐名的唐代大都市——大唐北都。

太原作为一座文化名城,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遗存。拥有寺观祠庙、古遗址、石窟造像、名人故里和故居、名人陵墓等人文资源80多处;拥有晋祠、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晋阳古城遗址、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有67处。

太原作为一座旅游名城,有历史名山、河流和湖泊、泉水、溶洞、森林、避暑地等自然资源40多处;旅游博览与会展设施、公共休闲园林设施、瞻仰纪念类设施、旅游购物设施、旅游娱乐健身和艺术表演设施等社会旅游资源100多处。“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浓缩了太原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因此,素有“锦绣太原城”之美誉,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但目前这样一个千年古都、旅游资源大市,尚没有建设成为一个吸引全国、吸引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虽然原因很多,但关键的一条就是品牌意识淡漠。要将太原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大都市,必须充分挖掘文化资源,重视城市品牌培育。

二、创新文化发展思路是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培育的重要举措

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培育的总体思路为:围绕大唐文化、古建文化、宗教文化特色,主打“三大主导产品”,坚持“改造旧城、建设新城、开发古城”三位一体,突出“汾河美景、文化品味、立体景观、精品引领”四大亮点,重点抓好“八大功能区、十大产业板块、十大片区文化品牌、十大精品景区”建设,真正把太原建设成为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这个思路既是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培育的宏伟规划,也是培育城市文化品牌的具体战略。应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企业经营,大手笔、大产业、大市场、大服务、大文化”的全新思路培育历史文化名城品牌。

(一)管理创新,统筹品牌宣传与规划

长期以来,我们在品牌宣传上缺乏长远规划,多数品牌的宣传和经营只集中在本地区和周边不远的圈层范围内,品牌的知名度和辐射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今后我们可以积极利用强势媒体以及各种宣传舆论工具,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做好城市品牌的宣传,不断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应统筹城市发展规划,将重点战略工程与品牌培育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在规划布局、城市建设、道路交通、项目安排、资金使用上通盘考虑。

(二)服务创新,优化品牌培育的软环境

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培育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需要在提升品牌培育的软环境上狠下功夫。第一、在各行各业全面开展创建活动。如行业创诚、餐饮创特、酒店创星、交通创畅、旅行社创强、导游创佳活动,通过系列创建活动来优化城市软环境。第二、建设品牌经营的人才队伍,特别是品牌经营及城市管理的高端人才。第三、推进品牌培育规模化进程。适当的品牌规模是培育品牌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市品牌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有些品牌虽然在市内外拥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但缺乏在全国和世界真正响当当的品牌。着力于历史文化名城下的每一个子系统的品牌建设,形成一定的品牌规模,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建设非常必要。

(三)机制创新,加大投融资力度

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品牌,资金投入是前提。可以积极合理地利用外资,采用合资、独资、股份合作制多种方式;可以争取国家长期国债、上市融资,上市募集发展资金;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宣传促销、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来参与品牌建设,并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文化创新,增强品牌的特色和魅力

历史文化名城的主体并不是城,而是由这个城所涵蕴、所负载、所凸现、所张扬的特色文化。因此必须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对历史、文化、人文等“软件”要素的挖掘、开发和展示,拓展和提升它们的思想意义、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需下大力气整合文化资源,尤其是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把太原莲花落、民俗礼仪、婚嫁、社火、刺绣、剪纸、锣鼓、面塑、内画、面食绝技等,打造成为诠释晋阳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三、打造文化精品品牌,是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培育的重要内容

要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就要紧紧抓住太原的特色打造精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奇”的原则,确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太原独有的,才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理念,实施精品引领战略,以奇制胜,集中建设一批“品牌工程”。

第一,主打“三大主导文化品牌”

一是以晋祠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品牌。重视对拱极门、藏经楼、钟楼、鼓楼、黑驼武候祠、傅山故居、南岳庙等古建筑、古祠堂、古牌坊、古名居等古代晋阳人居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充分挖掘晋阳文化的内涵。二是以省会优势为依托的都市与商务会展品牌。形成以华夏文明主题公园、东方古代艺术博物馆为主的文化休闲产品系列,让游客感到“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在太原的感觉就是不同”。三是以山林河湖泉为背景的绿色休闲度假品牌。

第二,打造“新太原、古晋阳”品牌

优化空间布局,打造“一心——两带——三区”空间构架。即以新机场的投入使用和国际航线开通为契机,把太原建成内外交通集散中心;以大运高速公路和绕城高速公路为纽带,形成南北方向历史文化带和都市休闲自然风光带。形成包括晋祠风景区、晋阳古城、太原博物馆在内的遗产保护区、包括晋阳湖、长风商务区、国际会展中心在内的南部生态区、包括青龙镇、云顶山、九龙山、崛围山在内的自然休闲区。

第三,打造“十大片区文化品牌”

结合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大都市和市委、市政府制定建设“八大功能区”的目标,通过对丰厚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保护、研究、包装、展示”,在全市十个县(市、区)形成集历史、佛教、黄土、民俗、晋商等文化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格局,努力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的转化。晋源区应围绕古晋阳遗址、晋祠、天龙山、蒙山大佛等景区,突出晋阳文化品牌,形成以晋祠文化片区和西山文化带为主体的晋阳文化品牌;尖草坪区应发挥“两山一水两圣人”(崛围山、二龙山、汾河、傅山、窦大夫)的人文资源优势,实施中华傅山园、崛围山风景区开发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开发上兰生态文化品牌;迎泽区除对现有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街区进行有效保护外,应围绕“三寺两庙一宫”(白云寺、永祚寺,崇善寺、文庙、白龙庙、纯阳宫)等,积极打造宗教文化品牌;小店区要弘扬民间秧歌、民间小戏传统,依托九龙山庄休闲度假景区,全力打造原生态文化品牌;杏花岭区要发挥历史文化街区、老城遗址的优势,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万柏林区要在抓好神堂沟温泉度假区的同时,着力挖掘工业文化遗产资源,形成独具特色工业文化品牌;清徐县要打造以醋文化为主的生态文化品牌;阳曲县要重点开发民俗古镇、郭氏根祖文化、宗教祭祀文化资源,打造“晋阳首邑.龙城别苑”文化品牌;古交市要依托丰富的革命老区资源,重点开发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红色教育文化品牌;娄烦县要依托众多的自然风景资源,重点建设绿色生态文化品牌。

第四,建设十大品牌景区

一是晋祠、天龙山精品景区:以晋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以晋阳古城、晋祠、晋阳湖为中心,把晋源区打造成集旅游、文化、风景、高尚社区为一体的旅游新区,塑造龙兴之地的品牌形象,使其成为国际旅游品牌胜地。

二是古唐文化生态园:古唐文化生态园的开发,是以“三唐”历史为主要文化背景,以山西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民间艺术、风土习俗、宗教神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素材,以游客参与互动体验为特征,建设具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的大型娱乐休闲主题公园。

三是蒙山大佛景区: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天保二年(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女皇武则天曾在此披过袈裟,堪称世界第一的摩崖石刻大佛。

四是太原历史老街区:太原自战国以来一直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北方著名的政治中心,宋代以后发展为汇通天下的商贸中心。要重视和保护祖先创造和传承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并使它将成为全市人民爱市、兴市的强大精神支柱,借助改造旧城之机,恢复重建双塔寺、崇善寺,文灜湖、鼓楼、督军府等五大古建筑文化景区;以钟楼街、鼓楼街、桥头街、开化寺等传统商业街、民居街、老字号为重点,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街坊进行保护、恢复和展示。

五是傅山文化园区:依托多福寺、净因寺、窦大夫祠、上兰生态园、汾河景区和老龙头景区,建设傅山及清初中国文化旅游景区。着力打造山水太原,傅山印象、清初学术文化、“西山叠翠诗画风光”的形象名片。

六是阳曲青龙镇人文旅游景区:青龙镇在历史上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其所处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全镇遍及军事、政治、商贸、宗教文化遗迹40余处,又地处历朝历代地域沿革的交通枢纽地带,使古镇风韵经久不衰。

七是汾河景区:建设充分体现“人、城市、生态、文化”的主题景区,使其展示出“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迷人画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太原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八是太原双塔文化旅游景区:建成后双塔文化旅游景区与著名的风景名胜双塔永祚寺连接,东依山巅,西望汾河,景区内包括新建塔廊、琴棋书画景点、牡丹观赏园等9个主题风景区,还有百门苑、状元桥、魁星阁、寺庙微缩景区等景观及旅游产品集散地、庙会场所等,是环境优美、内涵丰富的旅游好去处。

九是太原的“青藏高原”——云顶山森林公园:云顶山位于吕梁山中麓,关帝山林区北端,太原市娄烦县的西南部,面积为2385.9公顷,海拔1600-2708米,从山顶到山下,分布的亚高山草甸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灌木疏林带等四大垂直分布带,构成了云顶山的植物群落系统。景区野生动植物丰富,山体雄伟,分布有许多奇妙的山石,有的象龟、有的象虎。

十是开发太原神堂沟温泉度假区:太原神堂沟温泉度假区,位于太原市西南,距太原市中心约10公里,该区属于山前黄土丘陵地带,西依关山,东临汾水,一年四季气候宜人,海拔800—1000米。温泉依山,景色秀丽。温泉含有偏硅酸、锯、溴、锌、锰、钴、錋等50余种微量元素,属钙镁型温泉水。

(责编:李园)

C912.81

A

1008-8431(2010)05-0034-03

2010-08-20

李晓玉(1962-),男,中共太原市万柏林区委统战部部长。

猜你喜欢
晋阳文化名城太原市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晋阳胜景
“蝶”变晋阳里振翅而来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非遗“三展”走进晋阳里
古晋阳之歌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聚力打造“三城三都”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