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肝为五脏之贼”

2010-08-15 00:44殷美琦王光耀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46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8期
关键词:心主肝火五脏

殷美琦 王光耀 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46)

浅议“肝为五脏之贼”

殷美琦 王光耀 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46)

肝为五脏组成;中医基础理论;

肝为五脏之一,主疏泄和藏血,性如风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刚脏”之称;体阴而用阳,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与五脏六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一书中认为肝属“厥阴风木”,并提出:“风木者,五脏之贼,百病之长。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魏之秀在《续名医类案》中云:“肝为万病之贼,殆以生杀之柄不可操之人耳。”然肝如何为“贼”?尚未尽明,今试从其生理和病理方面做一探析,浅述如下: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各司其职,《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为将军之官,如率兵作战之将军,在心主的统领下,鼓舞脏腑气化,协调脏腑功能,调和气血,从而使机体功能保持正常,不易为邪所犯而为病。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如是记载“胆木春升,余气从之,故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借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沈金鳌在《沈氏尊生书》中也言:“一阳发生之气起于厥阴,而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之残贼。”肝失条达,气血违和,干于它脏,则易导致五脏功能受害。

1 肝病及心

肝与心在五行中分属木和火,具母子关系,肝母为病,心子首当其冲。肝藏血,而心主行血,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所以王冰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行于诸筋,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藏血功能失司,则心主行血功能亦会失用。心主神明,肝则调畅气机,维持精神情志的舒畅,肝气郁结可导致心神不安,出现精神恍惚、情绪抑郁的症状;肝火亢逆可致心火亢盛,出现心烦失眠、急躁易怒等的表现。如《难经•第十难》所云:“假令心脉急甚者,肝邪干于心也。”

2 肝病及脾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则脾胃气机升降相因、平衡协调,脾胃的运化功能发挥正常;相反,肝失疏泄,则脾失健运,故仲景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血证论》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难免。”肝失疏泄,肝气郁滞,对于脾胃有木旺乘土、木不疏土的影响,前人之痛泻药方、逍遥散等均是为此而设。

3 肝病及肺

肝属木,肺属金,肝气左阳升发,肺气右阴肃降。《素问•咳论》将肝气冲逆犯肺引起的咳嗽称为“肝咳”。《知医必辨》中云:“肝气旺盛,不受金制,反来侮金,致肺之清肃不行而呛咳不已,所谓木击金鸣也。”汪昂《医方集解》中也云:“肝者,将军之官,肝火上逆,灼心肺,故咳嗽痰血也。”朱丹溪立咳血方用以治疗木火刑金之咳血。

4 肝病及肾

肝属木,肾属水,因而肝为肾之子,肝肾之间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之称。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互相资生,肾精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肝阴不足,损及肾阴,阴虚火旺,相火妄动,出现眩晕、头痛、耳鸣、腰膝酸软、阳痿等症。肝主疏泄、肾主封藏,“疏泄太过,封藏失职,梦遗时作,小便余沥”(《吴中珍本医集四种》)。

5 肝郁诸病生

朱丹溪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并将郁分为六种,而六郁之中,气郁为先,气郁责之于肝。肝气易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对郁的描述是:“郁则气滞,其滞或在形躯,或在脏腑,必有不舒之现症。盖气本无形,郁则气聚,聚则似有形而实无质,如胸膈似阻,心下虚痞,胁胀背胀,脘闷不食,气瘕攻冲,筋脉不舒。”《古今医统》说:“郁为木性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证多端”。 周学海《读医随笔》也说:“凡病之气结、血凝、痰饮、胕肿、臌胀、痉厥、癫狂、积聚、痞满、眩晕、呕吐、哕呃、咳嗽、血痹、虚损、皆肝气之不能舒畅所致也。”肝气郁结不舒,进而化火生风,林佩琴言:“相火附木,木郁则化火”;“风依于木,木郁则化风。”肝病大家王旭高在《西溪书屋夜话录》中说:“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肝火燔灼,游行于三焦,一身上下内外皆能为病,难以枚举,如目红颧赤,痉厥狂躁,淋秘疮疡,善饥烦渴,呕吐不寐,上下溢血。”可见肝火致病范围之广泛,可累及心、肾、脾、胃等脏腑。《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为百病之长,肝风内动,夹痰阻络闭窍,发为痫病;肝阳化风,风阳上扰,出现眩晕、头痛、震颤等;肝阴血不足,阴虚动风,筋脉抽搐拘挛。肝风为病,多表现有风性善行数变得特点。

总之,肝为风木之脏,应春生之气,长养化生。肝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机体脏腑功能协调,故曰“肝为将军之官。”肝气一病,气血失和,变证丛生,诸病皆起,故称“肝为五脏之贼”;“肝为万病之贼”。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8.002

1672-2779(2010)-18-0003-01

2010-05-10)

猜你喜欢
心主肝火五脏
微信在线
失眠与五脏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去肝火,一只脚就够了!
“心主血脉”理论浅析和临床意义研究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五脏神”学说探析
“心主血脉”探讨
基于“心主血脉”谈心脑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