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语文教学的法宝

2010-08-15 00:49苏兴汉
中学语文 2010年18期
关键词:武松语文能力智力

苏兴汉

“读”
——语文教学的法宝

苏兴汉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几种朗读方式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朗读 语言 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呤诗也会呤”。这些成功的读书经验告诉我们多读、熟读、悟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会读,才能使学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吸取语文素养,掌握读书方法,开发学生智力,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多读,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来增强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众所周知,语文知识的积累不是通过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帮助和激励学生从小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日积月累、比较归类、分析整理,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语文知识,才能为形成理解、评价、鉴赏等更高层次的语文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读,是要教会学生通过吸取语文素养,促使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深读就是要细读和反复读,鲍鹏山教授在讲解《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时,分析主人公宋江“三送武松”(“将出些银两来与武松做衣裳。”“我送兄弟一程”,“何妨再送几步。”宋江指着道:“容我再行几步。兀那官道上有个小酒店,我们吃三钟了作别。”“贤弟不必多虑。你若推却,我便不认你做兄弟。”)给武松送衣、送银、送别等对话描写,强调只有通过细读,才能读出宋江领袖的气质,才能做到正确理解、准确断句。“水流百步自清,诗读百遍自明”,对于诗歌,我们不仅要细读,还要反复读。如《再别康桥》一诗中“轻轻的我走了”一句,停顿应在“的”后还是“我”后?只有读了下面一句“正如我轻轻的来”,才可推知“轻轻”修饰的是我“走”、“来”的动作而不是修饰“我”,从而得出停顿应在“的”之后。如果不反复读就难做到以下推上,就不能真正体会和领略诗歌的意境灵魂美、节奏音韵美。

悟读,是要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悟读就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想象、催生学生灵感的有效手段。它要求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思考的范围不能再局限于读本之内。如《守财奴》中老葛朗台抢夺梳妆匣一节。读的时候,要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头一见金子立刻眼冒金光,饿虎扑食般一纵,扑上匣子,夺将过去。一连串的尖音“噢,是真金!金子!”夺口而出,连声音也因贪婪的满足而颤抖,失去了正常的音质。老太太害怕得在一旁连声哀求:“上帝呀,救救我们!”欧也妮四肢发抖,目瞪口呆。只有再现了这些情景,朗读者才会不自觉地把这些只可“意会”的形象还原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讲:“朗读教学之目的,首先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仿明晓……”。人们常讲:“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不仅有利于学习语言,提高口语表达水平,而且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健康的发展。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继续发扬“读”的传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得到提高。

青海省门源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武松语文能力智力
武松历史原型卞元亨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我家里的武松
武松:喝酒好赚钱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武松的醉与不醉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