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方法

2010-08-15 00:49佘晓芹
中学语文 2010年18期
关键词:孔乙己笔者文本

佘晓芹

初中语文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方法

佘晓芹

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措施。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激发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的互动活动,同时,也是特定意义上特殊人际交往,既是进行知识传授,又在进行情感交流。因此,适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行之有效的。下面,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精心选择始发点,激发学生喜爱之心

1.多样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又精彩的新课切入,可以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把学生引领到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当中去。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只要是能调节学生情绪,引领学生进入到特定的课堂情境中去,就是切实可行的导入。新课导入可以是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也可以是与文本有联系的话语,创设的新课导入要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让学生进入意境,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2.贴近文本,激发学生共鸣。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应贴近文本,适时进行导入。如教学老舍的 《济南的冬天》,笔者就用多媒体先放一段济南冬天的录像,让学生初步了解文本的所描写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笔者就如此讲道:“一年四季,风骚轮回,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秀丽,秋有秋的韵味,而冬呢?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自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去诠释心中的冬,今天让我们共同步入著名作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济南冬韵”。

3.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热情。教无定法,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一下课文的具体情节。但要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向下发展,人物的命运会如何延续。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精确抓住“着力点”,激发学生想象之意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创设生动、形象、恰当的情境,唤起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想象。如笔者在上《我的母亲》一课时,就给学生先听歌曲《母亲》让学生先见识一位辛苦、勤劳的母亲形象。然后再来认识课文中的母亲;笔者在上《孔乙己》这一课时,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鼓励每组充分发挥想象创作课本剧,然后进行表演比赛,看看哪组演得最好,让学生完全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演绎出全新的“现代”孔乙己。

2.赏词析句,激发学生体验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品评,可以让学生体验作品流露出的情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例如: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体验作者的博大胸襟;笔者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让学生通过认真仔细的鉴赏,通过佳句将学生带进远离世俗的桃源仙境,感受着文学作品的特殊魅力。

3.故意留空白,激发学生回味

针对文学作品空白点的回味和想象,可以让欣赏者在思想上驰骋万里。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对课文中的空白点不加分析,而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课外搜集的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归纳其主题思想。如笔者在上《我的老师》这一课时,就问学生该文宣扬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将给读者带来什么样影响。由此激发学生不断回味作品的内涵意蕴。

三、精彩构建“关键点”,激发学生感悟之情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常规“武器”,是教学实践中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手段。提问的过程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激发学生感情的有效载体,是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质量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能否激起学生的情感。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感悟之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例如:笔者在上《孔乙己》一文时就设问: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时没有穿那件显示身份的长衫,那么他的长衫哪去了?他以后还会穿么?在上《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笔者问:菲利普夫妇为何不认于勒?有的学生回答说于勒穷。笔者再追问:为什么穷就不认?有的学生就说,因为穷,就会拖累菲利普夫妇;还有学生说,怕给女婿知道,会影响女儿的婚姻。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刻,文章的主题也慢慢清晰。

另一方面用故事吸引,激发学生感悟。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思考精力盛,也爱听自己有兴趣的故事,语文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紧靠教学目标,紧贴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新课产生兴趣。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亲切自然地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融入语文课堂。如教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说的美女蛇的故事,之后,再谈谈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充分感悟,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学生进入作品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愉悦进行,从而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江苏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孔乙己笔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老师,别走……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孔乙己(下)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