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外贸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2010-08-15 00:49贵州财经学院教务处孙思模
中国商论 2010年10期
关键词:网络营销信息化信息

贵州财经学院教务处 孙思模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日益明显的今天,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企业管理思想、经营模式等造成了重大冲击,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促进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方法的应用,推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当前,我国外贸企业正经历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尤其是当前金融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外贸企业如何通过科学管理,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已成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措施。同时,如何整合企业信息资源、提升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手段,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1 信息化在外贸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典型应用

我国外贸企业已经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企业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趋于增加,计算机信息化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1 网络营销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改变了消费者被动接收产品宣传的局面。网络营销适应了外贸企业产品销售、客户关系的全球性和复杂性,大大增加了商品出口交易的机会,所以外贸企业对开展网络营销是最迫切的,参与网络营销是最活跃的。

目前,全球买家逐渐转向使用互联网寻找产品信息和供应商。对我国外贸企业而言,可利用的网络营销方式包括:(1)搜索引擎营销。可以采用基于专业搜索引擎的网络营销,首先搭建一个网上营销平台,通过有效的宣传使感兴趣的人知道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采用基于B2B商务平台的搜索引擎的营销,选择世界知名的B2B商务网站,提高在这些网站上的排名名次。(2)综合类B2B电子商务平台。B2B网站以其高质量的信息吸引了大批的采购商的关注,可以提高买卖双方通过网络达成交易的成功率,是非常有效的推广方式。目前,比较知名的B2B网站有阿里巴巴英文网站、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等。(3)行业平台。行业平台是相当有效的一个推广方式,行业平台只专注于某一个专业领域或某个产业,是直接实现行业用户价值的合作伙伴,在专业的层次深度和使用的群体上更为理想。(4)网络黄页。区域黄页把电子地图引入,拓展了网上黄页的价值,是目标国买家经常光顾的平台,对于开拓区域市场有很大帮助。对我国外贸企业而言,可以加入面向全球市场的国家级黄页和世界级黄页目录,以及在目标市场的黄页做广告。(5)许可的E-mail营销。它是在用户事先许可的前提下,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目标用户传递有价值信息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

我国外贸企业的网络营销还存在一些问题:过度依赖B2B商务平台,推广渠道单一、轻信搜索引擎收费排名和高估信息发布工具的作用、网站的设计及推广效果缺乏有效的监测和管理、处理国外客户邮件时不专业。

1.2 贸易模式信息化

我国的外贸企业数量巨大,其中中小外贸企业占到90%以上。贸易模式相对单一,与全球供应链的割裂使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面临很大的压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还有很多需要继续加强之处。

我国外贸企业贸易模式面临的问题包括:(1)管理上,全球供应链管理理念的缺失,被动的加入全球供应链。这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不少外贸企业经营者追求自身的短期利益,缺乏供应链管理的协作配合理念,因而难以适应全球化供应链运作要求。其次,不少外贸企业缺乏具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优势,难以满足供应链对合作伙伴的综合要求。(2)中小企业大多对信息化的作用缺乏认识,缺乏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金和人员,内部基础管理薄弱,使得其IT策划能力有限,信息化建设滞后。(3)政策上,企业的土地使用、融资等成本过高,产业调整、产业升级的效率不高等因素,造成了交易成本过高。

1.3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我国绝大部分外贸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持肯定态度,但由于管理者观念上的差距、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匮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够、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等其他的因素,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还存在诸多问题。

2 对我国外贸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的探索

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企业管理者应该站在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实际(企业规模、管理基础、信息化水平)制定出一套适应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实施策略。

2.1 制定正确的企业信息化战略

首先,从整体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分析同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找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明确信息化要建立的竞争优势。其次,既要考虑企业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坚持适度发展的原则,分阶段实施,并制定相应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再次,对比市场需求,分析企业现有的工作流程,找出其中未能快速响应市场的部分,及时进行调整和改革。最后,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软件,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系统。

2.2 管理信息化规划策略

根据企业的发展和系统的实施,认真分析企业需求和企业自身条件,确定总体范围和期望值。谨慎规划,坚持小步快走,适当超前的原则,起步小,扩展快。将整体需求分解细致为阶段目标,分步实施,同时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保持信息沟通,做好实施过程中的需求和解决方案、资金投入、测试、验收等相关文档的建立、维护工作。认真分析规划目标与实施工作的吻合程度,以期能够说明信息化实施后所能达到的效果。

2.3 企业改造

企业改造是实施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点和难点。受我国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我国企业普遍采用多层次、细化分工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各部门间界限分明,各管理层间等级制度严格。企业还存在经营目标多元化、行政干预过多、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再加之受旧的僵化体制和教育的影响,员工工作素养和观念水平普遍较低,这些都是阻碍管理信息系统发挥效益的因素,在建立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它们的影响。

2.3.1 企业管理改造

首先,业务流程再造,即通过对企业原有各个生产、服务和经营过程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和细致分析,对其中不合理、不必要的部分进行重新安排,使之合理化。

其次,企业的文化变革,培育相适宜的企业文化,信息化要求企业文化能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合作与信任,使大家能同心同德、协同作战,创造更好的团队业绩。

再次,强化基础工作规范化。首先,保持数据的完整、准确、规范、及时,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包括生产工艺过程、材料进出库管理、采购订货管理等日常业务必须规范,简历明确的程序。

最后,处理信息要遵守一定的业务流程,实现流程规范化,保证信息的完整,为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

2.3.2 正确认识信息化人才的管理

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首先要转变人员观念,树立创新观念,对企业管理信息化有充分的理解。在树立创新观念时,要善于发掘自身潜力,要善于寻找自己潜在的优势,从各方面分析并努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战略性人才储备。注重员工培训,建立培训知识库,注重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借助培训手段统一员工的认识,提升管理理念和技术技能。通过培训使员工具备超前的信息观念,良好的信息意识、先进的信息知识、基本的信息技能,而企业要有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和良好的信息免疫能力,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激发和调动人才资源的积极性,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 结语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任务,它涵盖不同层次、众多的领域。相关研究对于我国企业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有着重大意义。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加入WTO又使企业进一步面临着全球市场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企业大力推广管理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我国企业应当制定正确的企业信息化战略,做好管理信息化规划,并加快完成企业改造,使企业在信息化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1]洪玖.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2]卓骏.网络营销的理论与务实[M].杭州:浙江大学山版社,2001.

[3]戴卫德·科尔.电子贸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网络营销信息化信息
互联网背景下房地产网络营销模式分析——以HD“线上购房”为例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三只松鼠”网络营销模式分析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订阅信息
卢卫秘书长出席2014第六届中国网络营销高峰论坛并作演讲
展会信息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网络营销不能顾了销量砸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