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休闲农业市场发展研究——以重庆为例

2010-08-15 00:49长江师范学院田应华
中国商论 2010年10期
关键词:观光农业观光重庆

长江师范学院 田应华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因此,分析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找出其中问题,在充分利用休闲农业条件将资源优势积极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

1 休闲农业市场发展现状

1.1 观光型休闲农业市场初具规模

重庆农村地域广阔。多样的地形和适宜的气候为开发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农用耕地开发度较高,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商品猪肉生产基地。重庆还是全国著名的优质柑桔、柚子、黄桃等水果和榨菜、油桐、烤烟的重要产地,桑蚕茧、家禽、蔬菜等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尤其是郊区(县)的广大农村和各种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不但为农业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而且也为重庆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重庆的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要布局在主城近郊的歌乐山、南山、长寿湖、缙云山等景区周边。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全市各级部门的扶持和帮助下,重庆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已经呈现一定的规模。

1.2 体验型休闲农业市场经济效益明显

最经典的体验型休闲农业游是城市人到农村去“三同”——同吃农家饭、同住农民屋、同干农业活。农业游已成为都市人利用双休日消除身心疲劳的一个常设旅游产品。重庆体验型休闲农业主要有钓鱼城、水果采摘等,经济效益明显。如位于重庆江北机场4km的鹿山农业观光园其年收入超过1000万。境内水资源丰富,三座大型水库水面达280余亩,250亩茂密松林紧靠湖边。高品质果园1900亩,其中桃园1500亩、枇杷园100亩、梨园300亩,环境十分优美。

1.3 度假型休闲农业市场发展规模化

重庆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各种植物近万种,其中药用植物近800种,观赏植物300余种,珍稀树种有木沙椤、水杉、秃杉、银杉、珙桐等50多种国家1~3类保护植物;共有动物资源600余种,珍稀动物有金丝猴、梅花鹿、长尾叶猴、白鹤、黑鹤等国家1~3类保护动物100余种。北碚缙云山、江津四面山、梁平百里竹海、丰都名山-双桂山、南川金佛山、武隆仙女山等国家级森林公园环境幽静,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泉流飞瀑,利用其优质的生态环境建立森林度假村、竹海度假村,开展夏季避暑、冬季滑雪、休闲度假、健康疗养等活动。

1.4 民俗节庆型休闲农业市场发展特色化

重庆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俗,而且由于重庆有五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两个既热情又传统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节日。心灵手巧的土家族人,在舞蹈上拥有非凡的天赋。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族人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祈祷、喜庆活动。男女老少穿起节日的盛装,跳起欢快而热烈的摆手舞。一时间,满耳喧天鼓乐,满眼婆娑舞影。

2 休闲农业市场发展不足

2.1 认识不足,观念不正确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农业与休闲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是为了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活动,体验农家生活气息,享受农业成果,普及农业基本知识。农业搞的好,休闲农业才能搞的好。不能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过分依赖非农手段,有的甚至仅仅是把城市的设施和餐馆照搬到乡下而已。

2.2 缺乏整体规划

近年来,休闲农业尚未深入挖掘乡村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目前还处于自主式初级开发经营阶段,其特点是有一定的主题,其活动内容以观赏、品尝、购物、游乐、农业技艺展示、特色餐饮、乡土文化欣赏等观光、休闲功能为主。但大多规模小、内容单一、内涵不高,真正上规模、上档次、功能多、内涵丰富者不多。很多休闲农业都开发成了乡村餐馆加乡村麻将馆。

2.3 经营管理人才不足

现在的休闲农业主要以农家乐为主,经营管理者大都是农民,基本以小农思想经营;另一方面,休闲农业在重庆发展的历史不长,缺乏经营管理经验,人才培养也没有跟上。

2.4 缺乏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自身经营造成的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排放,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素质不高的游客经常会出现不爱护游玩设施,践踏菜地、庄稼,采摘野花等不文明行为,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受到冲击的还有农村的人文环境。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忽视挖掘地方旅游产品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城市化和现代化,致使当地人文景观丢失;而外来游客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观念等也会对当地的人文环境造成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休闲农业的经营活动本身就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思维方式,有可能使其过分商业化而丧失善良、淳朴的一面。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基础和灵魂,一旦遭到破坏,必然会影响休闲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休闲农业市场发展对策

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休闲农业的发展为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途径,开发休闲农业,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拓展旅游空间,而且可为振兴农村经济,安排剩余劳动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的途径,并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对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根据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条件,结合市场需求、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2 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目前多数观光农业项目缺少文化内涵,应结合农业与旅游,策划一些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应引导各景区建立具有自己特点,互不雷同的观光项目。进一步拓展观光农业的内涵。如可开展养生农业,进行食疗、药疗,设计各种具有养身保健功能的农家菜系列;继承与改造一些传统的农业娱乐项目如斗牛,开发一些新的农业娱乐项目如鸟类表演,斗鸡项目等。在深入调查、科学地评估农业旅游资源潜在价值的基础上,选择那些资源品位高、有特色、交通与经济条件好的地区作为发展休闲农业的基地。

3.3 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重庆江河纵横,丘陵山地多,绿水青山,风景秀美,是城里人休闲观光的理想去处。这里有生态优美的长寿湖,总占地24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为65.5平方公里,湖区呈“Y”字型发散,湖面辽阔,碧波万顷,以水体、丘陵、河谷地貌为主,整体资源以岛屿、半岛、湖汊港湾为主,湖区内203座岛屿星罗棋布,散布其间,湖岸陡折蛇行,形成众多的湖汊港湾;有永川“百里优质水果长廊”惹人醉,休闲观光茶园游客春游采茶忙,休闲花卉苗木乱花渐欲迷人眼;有北碚江东花木及旅游农业产业带上的“三颗明珠”——大地渔村、重庆农谷、乡村嘉年华;有垫江娇艳的牡丹花,金烂烂的油菜花,粉白的柚子花,鲜美的三溪鲫鱼,黄烂烂的柚子林……让游人留连往返。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本地这些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3.4 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休闲农业需要兼具系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休闲农业管理和经营人才的培养,将人才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休闲农业管理与服务知识、风土人情知识、诚信意识及行业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

4 结语

休闲观光农业市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应采取有效的对策,引导其快速、健康发展,避免盲目发展而引发的不良影响。随着休闲观光农业在我国的日臻成熟,其重要作用也会得到充分发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希望之路。

[1]邓慈常.湖南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产品加工网,2008-05-11.

[2]张维梅,李森.重庆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J].农村经济问题研究,2008.

[3]邱继勤.试论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2.

[4]丁增富,郑钦玉,刘永文.三峡库区观光休闲农业现状、问题及调整对策[J].工作论坛,2003,8.

猜你喜欢
观光农业观光重庆
重庆客APP
适合观光采摘的主要果树品种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改进措施
盐城地区观光果园增值对策探讨
新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探析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荡秋千
坐小火车去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