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

2010-08-15 00:49河北廊坊师范学院李玉宝
中国商论 2010年10期
关键词:旅游资源体育

河北廊坊师范学院 李玉宝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的格局和结构发生着一些重大变化,其中以休闲、健体、娱乐为主的现代旅游正逐步代替以参观为主的传统的观光旅游。体育旅游就是体育与旅游有机结合,有益于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和拓展旅游产品,使旅游者寓健身于游乐之中,在旅游中强健体魄,在健身中陶冶情操。

1 体育旅游的概念及其特点

体育旅游是一项融体育、娱乐、探险、观光为一体的专业性旅游服务产业。所谓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体育娱乐、健身、竞技、探险和观赏体育比赛等活动与旅游地、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体育旅游定义可归纳为:凡项目、活动、计划的办理与体育运动有关联,其目的在于吸引有兴趣的民众、游客观赏或参加该活动、项目,均属于体育旅游产业所发展的范畴。

体育旅游的内容丰富,大致可分为:(1)休闲度假型体育旅游。例如:野营、攀岩、潜水、高尔夫、滑雪、爬山等项目;(2)体育景点的观光旅游。例如:2008年奥运会的水立方、鸟巢和各种赛事的体育馆;(3)各种体育赛事的体育旅游。例如:奥运会、世界杯等。(4)各种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旅游。例如:赛马、摔跤、秋千、跳竹竿等。

体育旅游不同于其他的旅游方式,他的主要特点是:(1)参与性。大部分体育旅游的项目参与性很强,旅游者需要借助更多的体育手段,通过参与和体验,才能体会其内在乐趣。(2)健身性。广泛的体育旅游项目也同样具有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功能。(3)挑战性。一些项目如攀岩、蹦极、漂流等,既需要参与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状况,又需要过人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这也是参与者对自己的挑战。(4)专业性。许多体育项目如滑翔、冲浪、高尔夫球、沙滩排球等,需要参与者具有较强的技能,即使是观赏比赛,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体会到比赛的紧张、刺激,才能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愉悦心情。(5)重复性。体育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重复利用价值,旅游者对某体育项目的喜爱,能促使其多次到同一旅游地参与该运动。

2 体育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旅游被认可和被认知度不高,还没形成规模性的经济效应

体育旅游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人们对体育旅游的特点和意义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国内的书籍和著作中对体育旅游的介绍甚少,使人们没有一个认识体育旅游的渠道,而且各地区对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缺乏重视,没有投注足够的资金来发展体育旅游;另一方面,人们对体育旅游资源的潜力还缺乏认识,不知该怎么开发、如何开发,导致大量的体育旅游资源没有被充分开发和利用。

2.2 体育旅游的发展缺乏明确的政策和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主要以自发的俱乐部经营为主,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对其负责。我们虽然地大物博、旅游资源丰富,但不论是旅游产品、活动方式都比较落后,而且开发的线路单一,尤其是设计的理念没有足够开放,相关的硬件配套措施和软件服务都没达到一定的规模。体育旅游自身的特点,要求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规范体育旅游的经营,否则体育旅游的开发很难得到保证。

2.3 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体育旅游发展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当前开展的部分体育旅游项目,对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登山探险者给喜马拉雅山上制造了600吨废物和垃圾,赛车产生的大量尾气造成空气的污染。体育旅游的户外性使得其对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体育旅游的发展。要加强环保的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和谐的体育旅游方式。

2.4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经营管理人才短缺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尤其西北部的复杂地形,如高原、山地、洞穴、沙漠等地貌资源,适宜开展登山、沙漠探险和洞穴探险等体育旅游活动;河流、瀑布、冰川、湖泊等水文资源,适宜开展漂流、游泳、划船等水上体育旅游活动。但由于我国政府部门重视不够,大量的有效资源荒废着,没有被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个成为制约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

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体育旅游人才的短缺,成为影响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量的有效资源荒废着,没有被开发和利用。而且缺乏营销渠道,人们没有途径认识和了解体育旅游,导致体育旅游产品难以为大众所熟知。没有充分起到引导的作用,这大大制约了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

3 体育旅游发展的营销策略

3.1 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与协作,制定体育旅游发展规划

任何一个地方要发展体育旅游事业,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当地的体育事业与旅游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体育旅游的发展关系到很多行业,因而它与每个行业都有密切的联系,各部门要加强联系和合作,共同推动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体育旅游活动期间必将带动当地餐饮、交通、住宿及其他服务设施。体育旅游涉及的人员广,部门多。各部门的协作还可以保障旅游活动安全。需要公安局、旅游局来加强对各类体育旅游活动的安全审查和监管,严防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各部门必须要在相互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将体育旅游纳入整个旅游计划之中,建立统一的旅游市场体系。

3.2 加大体育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坚持可持续开发

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依靠政府部门旅游及体育发展方面的专项资金,保证在开发的初期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把体育旅游业推向市场,进一步拓宽体育旅游建设融资渠道,地方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民营企业等参与开发体育旅游项目,以吸引更多资金投入体育旅游项目开发。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旅游资源大部分具有脆弱性、不可再生或不易恢复性特征,一旦在开发和建设中受到破坏或污染,要复原几乎是不可能的。体育旅游开发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对旅游目的地负责,又要对旅游者负责,保持目的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利用和保护双效并重。体育旅游开发应尊重目的地生命的生存和繁衍权益,保持体育旅游资源健康、可持续利用,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者并重。

3.3 注重体育旅游文化底蕴,加强营销宣传

旅游企业经营和销售的是文化,客人购买旅游商品实际上就是购买文化、享受和消费文化。体育旅游业要强化体育旅游产品的质量,充分表现文化的内涵,体育旅游产品促销要在做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细分市场,根据性别、年龄、职业等确定不同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进行目的指向比较明确的宣传。体育旅游人群年轻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体育旅游产品的促销宣传中要开发多种形式的网络宣传,逐渐增加体育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

3.4 多种途径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体育旅游的组织者、旅游服务的提供者都要经过相应的专业训练才能上岗工作。在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上,可在综合实力强的体育学院、高校的旅游系或旅游学院开办体育旅游专业或举办短期的体育旅游业务培训;在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开办体育旅游相关课程;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通过社会办学、校企联合办学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目前体育旅游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体育旅游一定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随着体育旅游的发展,国家和政府对体育旅游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近年,各级政府部门根据本地的体育旅游资源特点,都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政策支持体育旅游的开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体育旅游市场会有美好广阔的前景,我们拭目以待。

[1]吴必虎,严琳.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J].体育科研,2007(5).

[2]谭白英,邹蓉.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2,(3):33~36.

[3]张强,柳伯力.国内外体育旅游业发展概况[J].四川体育科学,2003(6).

[4]韩鲁安,杨春青.体育旅游学初探[J].天津体院学报,1998(4):61~65.

猜你喜欢
旅游资源体育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