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出口增幅放缓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0-08-15 00:49西南财经大学罗姝
中国商论 2010年10期
关键词:退税率外贸出口出口

西南财经大学 罗姝

四川大学 沈少波

1 我国出口的新情况

1.1 我国外贸出口快速发展

德国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德国年出口总额为8032亿欧元,相当于1121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18.4%,少于我国的12016亿美元,2009年我国的年出口额首次赶超德国,即2009年我国外贸出口额已经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我国的外贸出口比例占到世界总额的8.2%,这个比例在当时仅次于第一名德国的9.4%,第二名美国的8.8%,而这个比例在1980年的时候还不到1%。可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外贸出口额占世界总额的比例在一步一步地提高,直到去年达到世界第一。毫无疑问,这个发展速度是十分快速的。

1.2 出口快速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在我国经济60年的发展中,外贸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融危机之前,2007年我国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为2.6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进出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合计9161亿人民币,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5.4%。2008年4月,陈德铭在出席广交会时称,国际不稳定性正在增加,现在我国经济外向度已经非常高,我国外贸出口每波动一个百分点,就会影响我国18万至20万人的就业,可见外贸出口为我国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外贸直接带动就业8000多万人,其中60%以上属于农村转移劳动力。不仅如此,外贸出口还能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我国从1994年以后就持续地保持贸易顺差,不断的贸易顺差促进了外汇短缺到外汇盈余的转变。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8%。

1.3 外贸出口增幅放缓

由于2009年我国出口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所以这里分析我国外贸出口增幅下降主要采用2008年的数据。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自2008年8月,我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当月增速连续四个月在20%以下,11月当月分别下降4.8%和9.5%,双双出现负增长,是多年来首次。2008年我国出口纺织服装出口额为18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增幅较上年回落10.7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鞋类产品出口数量85.3亿双(或千克),同比增0.51%,增长率同比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可见,2008年我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例如服装业、鞋类产业的外贸出口增幅放缓的幅度要比高科技产业,诸如机电产业的幅度大很多。

1.4 外贸出口的放缓造成国民经济增长趋缓

外贸出口增速减缓带动经济增长也有所降低。2008年中国GDP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开始出现增速下降,从2007年第二季度的12.7%,下降到了2008年第四季度的8%,已经连续6个季度下降。

2 我国总出口放缓的原因

2.1 出口退税率下调

2006年到2007年,降低出口退税率的政策频繁出台,出口退税率调整达到6次之多,下调或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累计超过3000种。出口退税率下调对外贸企业的负面影响很大。出口主导型的商品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包括服装、鞋帽等轻纺在内的一系列商品,都下调了退税率。出口退税率降低后,企业的征税率和退税率之差将会进一步增大,那么企业应缴纳的税额就会增加。同时许多外贸企业为进军国际市场,以成本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的商品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它们在赢利较低甚至毫无赢利的情况下,只靠出口商品的退税来换取利润。但是在出口退税率下降后,这类企业将失去原有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2.2 生产要素价格改革

生产力要素价格的改革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劳动力成本价格的改革。2008年为了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制度,我国通过实施新《劳动合同法》增强对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保障。相关研究表示,新《劳动合同法》会让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大约10%到25%。另外就是2007年我国调高了焦煤资源税税额,同时还加强了对环境污染整治和节能降耗工作。毫无疑问,这种改革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2.3 生产要素价格上涨

企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国内生产资料的需求十分旺盛,另一方面是国际市场上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正在大幅上升。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前10个月,全国铜、钢材、锡、锌、镍的平价价格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5.21%、7.73%、43.80%、15.79%、69.64%。由于上游产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大约上升了20%至30%。

2.4 人民币的不断升值

从2007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就在不断升值,升值幅度也十分大。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外贸企业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利润就会越来越少。很多外贸企业都难以忍受人民币如此疯狂的升值,只有不到30%的外贸企业能忍受4%以上的人民币升值幅度。而更多的外贸企业甚至连2%的幅度都难以接受。

2.5 国外市场消费疲软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不断深化,欧美等市场的消费能力持续萎缩,直接影响了我国的鞋类出口。居民的消费需求疲软,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引起,一方面是消费者信心下降。美国商业经济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美国经济增速仅为1.4%,失业率也逐步升高,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因此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减少。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的金融市场与地产市场急剧萎缩,这引起众多美国居民的收入下降,进而影响到消费支出。欧洲处于金融危机的核心区域,所以欧洲的经济也持续低迷。欧洲经济萧条对于欧洲居民的消费和投资的欲望和能力影响很大。外部市场需求持续下降直接导致我国的出口订单大幅度减少。

2.6 国外贸易壁垒盛行

金融危机导致各国经济衰退、企业破产,于是各国纷纷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然而我国作为贸易顺差大国,常常遭遇到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2009年2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我国出口的床用内置弹簧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164.75%至234.51%不等;2009年1月27日,巴西对包括鞋子在内的24种进口产品实行许可证制度;2009年5月1日,欧盟委员会开始执行《要求各成员国保证不将含有生物杀灭剂富马酸二甲酯的产品投放市场或销售该产品的决议》,严厉禁止进口鞋中含富马酸二甲酯。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势抬头,严重制约了我国出口的发展。

3 应对增幅放缓的政策建议

3.1 继续开发出口市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外贸出口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和拉美等市场还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而我国也有扩大国际贸易的潜力。所以我们应该有步骤、有选择地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主动提升我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和附加值。

3.2 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

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是评定高新技术外贸企业和各类高新技术园区的重要标准。根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我国所有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不足20%,自主品牌的产品甚至还不足10%。所以加强技术研发和品牌营销,提高附加值创造能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同时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具有较高附加价值和较高技术含量的外资的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推动外商独资或合资研发中心在我国的建设,争取早日将我国建设成大型跨国公司的地区性研发中心和生产中心。

3.3 多方面采取措施,应对贸易壁垒

首先是强化理论研究,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技术贸易壁垒体系。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技术贸易壁垒体系,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还有待完善。我国应着眼于未来,加快我国贸易规则技术创新体制的建设步伐。其次是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对外直投资,鼓励具备条件的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再次是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主动参与国际多边协调机制和谈判,在国际贸易多边谈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应对贸易壁垒,我们还应该抓住机遇实施海外并购;加大先进技术的开发力度,做大民族产业;联合反贸易保护主义同盟军,建立统一战线;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WTO协商机制,维护我国(企业)合法权益。

[1]王洪庆.外资企业出口与我国内资企业出口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7,(02).

[2]尹强.中国出口商品反倾销形势的实证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3]赵果庆.我国民族企业出口与FDI企业出口关系[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01).

猜你喜欢
退税率外贸出口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人造石等石材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
国家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超700种化工类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
外贸出口退税占全部流转税的比重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外贸出口企业国际结算的风险管理研究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