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挥比较优势到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一个来自中日贸易历史的启示

2010-08-15 00:49北京大学刘念
中国商论 2010年10期
关键词:进口优势出口

北京大学 刘念

经典国际贸易理论告诉我们,比较优势是国际间贸易产生的原动力,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的资源禀赋差异所带来的比较优势是产生进口或出口动力的一个重要源泉。而通过对外贸易,利用比较优势,输出本国具有优势的农产品、自然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以换取先发国家的资金、技术,进而实现经济赶超和制度优化,是后发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但对于一个后发国家来说,更有可能的现实情况是由后发带来劣势,与先发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有的后发国家能够成功赶超,而有的国家则陷入后一种情况呢?在贸易史上,有一个绝佳的对比例子——19世纪中晚期的中日两国的贸易发展。当时,这两个国家同样面对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同样被动地卷入了以贸易为核心的早期全球化进程,同样主动地进行了两个国家各自第一个“赶超战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但结果却是日本在1894年赢得了甲午战争。因此,对这段贸易历史中的两个国家进行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贸易在后发国家赶超中的意义,理解成功的赶超是怎样实现,而失败的赶超又是如何失败的。

1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在贸易理论中,有两个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前者重在强调各国资源禀赋差异所决定的贸易模式,而后者则是由企业竞争力演进而来的关于国家经济竞争力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将一个国家在国家贸易竞争中的优势分为了低端优势和高端优势,认为要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必须培育具有高端竞争力的核心产业优势。一些竞争优势理论的追随者将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看作是两个相互对立的范畴, 或者认为提出竞争优势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取代比较优势理论。

林毅夫先生曾专门撰文探讨了这两种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路径选择的意义,而且不同于把这两种理论对立起来的观点,林毅夫先生认为将二者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后发国家理性地进行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后发国家要首先认清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积累资本选准目标,进而最终实现在某个或某些产业的高层次竞争优势[1]。下面,我们就来看看19世纪中日两国在采取了类似的“赶超战略”时,是为何产生了南辕北辙的结果的。

2 中日两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转变

2.1 中日两国出口情况

在19世纪下半叶,中日两国和英美帝国主义间贸易的最初需求是清晰简单的,西方列强觊觎的是两国的茶丝陶瓷以及自然资源;中日两国需要外国先进的轻工业制品满足部分消费需求,更需要机器设备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来启动本国的工业化。也就是说,从出口上而言,两国的比较优势都在于初级手工品、农产品、资源类产品,而要发展工业化,都必须从西方进口大量机器。而中日两国赶超战略是否成功,则应主要考察两国是否改善了本国的出口结构,在出口中的工业制成品比例是否有显著增长。

到1893年,中国出口中占最大比重的是茶、丝两项,占出口总比重的50%[2]以上,而且占出口比重前列的其它产品仍然是豆类、棉花、糖等农产品,因此虽然洋务运动自60年代就开始进行,但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的出口没有实现从依靠低端农产品、手工业品转变为拥有高端竞争力的工业品出口国。而日本同时期的出口产品结构则发生了巨大变化,八九十年代,不仅其初级产品的出口在总量上降低到了30%以下,而且纺织品(棉布、棉纱)的出口接近50%[3]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纺织业,它是早期工业化的主导产业。也就是说,在短短二三十年间,日本从一个只能出口手工生丝的国家,发展到了纺织品占到其出口总量的近50%的工业品出口国。化学品、金属制品、机器也都出现在了该时期日本主要出口项目之中。当时,日本国内的工业化开展已经涉及到近代工业的方方面面,不但建立起了相关企业,而且这些企业的产品已经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定的贸易份额,开始拥有高端产业竞争力。

2.2 中日两国进口贸易的结构转变

进口最基本的效应是满足本国对他国商品的需求,但落实到对经济增长方面的影响则可以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其一,进口可以提高本国供给方面的产出能力。进口生产所需的资源、生产设备、新产品生产线,可以以满足生产需要,可以开辟新的市场需求,诱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进口替代战略的核心;而另一方面,如果本国有能力生产出与进口产品同质的产品,那么该产品进口的数量就是本国少生产的数量,此时,进口对本国产业就会构成冲击,这也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理由之一。

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最终影响,与进口产品的性质有直接关系。如果进口的是国内生产急需的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新产品生产线等,那么这种进口自然是有积极作用的。而且对于后发国家而言,进口先进国家的技术和机器是在短时间内培养起本国企业的捷径。当然,如果进口的是纯消费品、或是本国有的同质产品,这种进口对经济增长是无甚正向作用的。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我们来看看处于同一时期的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日进口情况。在中国的进口商品中,鸦片仍然是居于首位,此外,其它主要进口产品仍是消费品,包括棉布、棉纱、粮食等,直到19世纪90年代初对机器的进口才初次达到了总贸易额的0.5%[4]。在这个阶段,中国进口商品基本为消费资料,基本上没有生产资料,对民族经济自生能力的培育没有产生太大的积极影响。

反观日本的进口情况,明治维新尚未开始之前,除了数量极小的铜、木蜡以外,其它进口产品均是初级产品;而到了1882~1896年,工业产品是初级产品的3倍以上。从总体上来看,日本进口的产品种类中工业产品所占比重要比中国多得多,其中又以金属和机械占有较大比重,而在初级产品方面其农矿产品增长迅速。具体而言,初级产品方面,随着民族经济发展而来的人口增加和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传统产业,日本国内农产品生产不再能够满足需求,19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进口的农产品比重跃升了超过10%,而矿产品也从微不足道的0.6%上升到了5%[5],这既说明了该时期需要使用矿产品的工业企业的大幅增加,同时也折射了日本从传统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过渡;从工业产品来看,日本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口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质的改变,除了直接用于消费的食品和纺织品,进口商品中有着大量作为生产资料的化学品、金属、机械制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国内企业生产的需求,进口替代效应在这里是有迹可循的。

3 贸易结构转变背后的深层原因

上述进出口贸易结构的转变展现了中日两国在19世纪末期的赶超战略的高下。日本在19世纪下半叶近30年的时间内,贸易结构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国家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从只能出口手工业品和生产生活原料的后发国家转变成了能够大量出口工业制品的先发国家,其比较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优化,产业竞争优势得以培育。而中国的贸易结构虽然也有缓慢的变化,但并没有质的飞跃,仍然是以原料、农产品、传统手工业品出口为主的后发国家。那么,回到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日本成功实现了这一转变呢?

3.1 建立贸易“两重环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张东刚教授曾针对日本贸易的国别结构总结了“两重环节”理论。这一划分也可以针对进出口结构中的商品性质进行:第一重,日本出口轻工业品如生丝、丝绸以及具有奢侈品性质的杂货类、陶瓷品和玩具等商品,进口钢铁、先进机械和美国棉花等,这些贸易针对欧美发达国家。第二重,进口食物(稻米、砂糖)和印度棉花,倾销本国针织品、玻璃制品、灯、洋伞、火柴等工业制品,其贸易的主要对象是东南亚、非洲、拉美、澳大利亚、中国等落后国。

本文所涉及的这段贸易历史正是日本建立这一贸易结构的主要阶段,面对先进国家日本贸易呈现的是“进口先进工业品+出口旧式产业产品”传统国家型,而对落后国家则是“进口原料、食品+出口近代工业产品”的先进工业国型,二者有机的结合形成了日本独特的从后进国向先进国转变时期的贸易结构。这一贸易结构使得日本以己之长较彼之短,充分发挥了其在不同产品上对不同类型国家的比较优势。

3.2 进口替代战略的成功

在“明治维新”中,日本政府在工业领域实行了“殖产兴业”政策,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加强民族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最终目标是要将外国商品驱逐出日本市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进口替代战略。

在宏观政策上,关注技术引进、政府对企业给予无息贷款、积极为国内主导产业开辟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市场。在具体贸易层面,与贸易为外国洋行所把持的中国不同,日本的贸易始终掌握在本国大型经销商社手中,由此,日本能够培育出大型的商业资本,这些商业资本又能进一步投身工业生产领域,三井、三菱、住友等财阀都是从最初的垄断贸易商社转而投身工业领域的,这些商社为日本国内的工业化铺路,进而实现国产化替代。

3.3 找准重点产业,培育产业竞争优势

在描述日本贸易结构的转变时,本文曾特别指出了其棉纺织品在这三十年所占比重的变化。棉纺织业是早期工业化的主导产业,中日两国政府都对该产业进行了大力扶植,但效果却大不相同。

日本的成功主要可归结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支持产业发展而不是实际参与,避免了中国出现的官商与民商争利的情况。比如,明治政府为了加速机械纺织业的发展,在70年代末,动用政府资金,大量引进外国先进设备,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将机器设备售卖给私人企业家,货款分十年还清。而相比洋务运动时期,同为扶植棉纺织企业的“十年专利”政策只针对官办企业,对民办企业反而是一种打击。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利用商社为纺织业的原料采购开拓新来源,为纺织品的销售保驾护航。例如,1887年成立的内外棉会社和江南会社在印度采购棉花,开辟了比中国棉花价格低廉却更适合日本早期粗纱生产的原料;而在1893年日本纺织联合会的纺织公司成员、棉花进口商社、日本邮船三者签订的排他性购销和运输合同,以政府的海运补助为后盾,为棉纺织业发展合力开辟道路。

综上,中日两国的这段贸易历史对于今天仍然处于赶超之中的中国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对于后发国家而言,比较优势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过程,当代中国应该抓住现有时代机遇,建立多层次贸易体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而在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一方面则需要找准重点产业,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1]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3,(7).

[2]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科学出版社,1955.

[3]大川一司,南亮进.近代日本的经济发展[M].东洋经济新报社,1975.

[4]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M].中华书局,1962.

[5]梅村又次,山本有造.日本经济史(三)——开港与维新[M].三联书店,1997.

猜你喜欢
进口优势出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矮的优势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画与话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