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商商业伦理的本质及现实启示

2010-08-15 00:49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王雷
中国商论 2010年10期
关键词:伦理商业企业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 王雷

潞商是指明清时期太行山区上党盆地以潞州为中心的商人,是晋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潞商在实践中继承融汇了丰富的传统伦理思想和优秀的商业经营理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潞商伦理文化,以鲜明的价值取向和详实的行为规范有效调整了潞商商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促进了商人职业道德的提高和潞商事业的发展。研究潞商的伦理思想成果,对于构建和谐的信用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潞商商业伦理形成的条件

1.1 经济条件

宏观上,山西商业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形成了不少富有底蕴的经商价值观念,这对潞商商业伦理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微观上,以潞州为中心,上党的手工业较为发达,手工业的发展又刺激了商业的发展,明清山西整个经济形势中潞商的崛起与兴盛是潞商商业伦理思想形成的重要经济条件。

1.2 地理条件

山西人均土地低于全国水平,且上党地区山地较多,能有效进行农业耕种的土地资源较少,由于艰苦的生存环境,更多的人选择外出经商谋生。商人们愈发磨练出不怕吃苦、勤俭节约、顽强拼搏的优良品格,这些品格是潞商和其他晋商商业伦理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潞商商业伦理思想的形成具有与其他晋商的差异性。山西被河流和山脉自然地分为几个地理单位,这种地域差异直接影响到商业活动中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商品种类、区域间贸易的路线、商业网络和所处的地方传统等,潞商以其相对优越的地理优势在晋商中形成“泽潞之纲”,是晋商中最具特色的群体,在晋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3 人文条件

上党地区有着悠久的商业文化积淀。炎帝在这里创建了中华民族最早的“市场”,教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名,聚天下之货,交易其退,各得其所”;战国时期,已为韩魏两国的通商之地。在这种人文环境的熏陶中,潞商在经营中自觉遵循传统的商业伦理,并主动构建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以规范商业秩序。

总之,潞商商业伦理思想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潞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占地理之优势、因经济交流之需要、靠自身文化因素,在不断的商业实践之中逐渐形成的。

2 潞商商业伦理的基本内容

2.1 因地制宜,有效整合资源

上党盆地虽然人多地少,粮食相对匮乏,但矿产资源却很丰富。潞商因地制宜,利用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其商品流通的基础。潞商经济当属于资源密集型经济,正是充分地把现有的自然资源转变成商品,潞商才创造出“天下十三省,省省不离潞州人”的业绩。

2.2 自强不息,积极开拓进取

由当地环境和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以及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正是促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潞商把太行山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变成产品,再把产品变成商品,通过人扛马驮等最传统的运输方式,穿越雄奇险峻的山山水水,把家乡的商品经销到全国各地,使上党铁货行销海内外,潞绸“衣天下、遍宇内”,靠的就是他们那种顽强自立、敢为天下先的吃苦精神。潞商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新丝绸之路,这是继我国古代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兴起的又一条国际商路,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他们不仅要经历天气多变、环境恶劣之险,还常常遭遇盗贼、野兽袭击的生命危险,充分表现了他们不畏艰辛、坚韧不跋、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2.3 务实求利,坚持市场细分

当时的经济状况迫使农民从对土地的依赖中剥离出来,另谋他途,因此,潞商比较务实,只要是社会上有某种需求,便投身其中求其利,比如长子理发业的产生就是当时的选择之一。理发虽然被人轻看,但实惠便当,无需多少资本,无需多深的技术含量,“有人就有头,有头就得理,理发就得给钱,有钱就能生存”,务实的长子人便纷纷地加入进来。

2.4 团结互助,重视整体力量

“潞商”这一名称的出现,更加充分说明潞商已经形成一个地域性的商帮。潞商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每到一地,都要成立会馆。会馆的作用,一是潞商之间互通信息,共同防范风险和抵御侵害;二是接待家乡来人,救济贫困乡亲;就像现在企业设在各地的办事处,起着招待所和信息站的作用,体现了潞商之间的团结精神。潞商会馆的普遍建立对于加强潞商的凝聚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使潞商这一商人群体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例如嘉庆十九年1814年,洛阳税收部门提高对潞泽梭布商人税收,引起潞商不满,潞泽会馆以商团名义告至官府,历时一年,几经周折,终于胜诉,减免了税收,此事使潞商在洛阳声势大振,买卖倍加红火,逐渐左右了洛阳商业市场。

2.5 以质为本,注重商业信誉

明清潞商作为晋商的一支劲旅,同样讲究以义制利。潞商具有商业上的远见,不受惑于眼前小利,将商誉看作商品价值的一部分。潞商还特别重视诚信之德,在经商过程中,宁愿遭受损失亦要保证质量。所以,荫城人才能以咫尺之地而驰骋万里之路,陶缸才能“驰名远近响叮铛”;于是才有“潞酒一过小南天,香飘万里醉半山”的神话,色白质软皮薄条长的潞麻行销四海“一熟天下贱”的威风;于是才有鲍店药材会一开就是百余天,十数省商贾云集,赶骡马、骑骆驼,多达数万人之众。

2.6 济民爱国,对社会做出贡献

潞商许多人在经商致富后接济乡民,回馈乡民,对乡里诸多公益事业如修路、筑桥、兴水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支援工作。同时,潞商伦理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表达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把潞商伦理推到了更高的道德境界,在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中得到了升华。据《长子县志》记载,日军占领长子城期间,原和兴合药席成员吴喜景(三掌柜)、申锻甲、杨荐贤等人,又在东街路北开设和兴成药店,该药店不仅对城周边地区居民救死扶伤,而且为设在抗日根据地王村乡东李村四坪上的抗同诊所,提供过好多应急药物。

3 潞商商业伦理的价值评价

3.1 潞商商业伦理的积极作用

3.1.1 务实求利,注重买方需求

潞商能以非常务实的思想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只要有需求,哪怕利润较薄也会进行经营,所以,潞商总能够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并能够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畏艰辛,进行长途贩运,以获取高额的差额利润。同时,在这种以不同商品满足不同需求的观念指导下,潞商倾向于选择多角化的经营模式,以规避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带来的商业风险,另外还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多项选择,及时调整经营部署,保证总有一种或几种商品正在获利。如潞商申家当年经营盐业、丝绸业、制醋、铁矿、布业、当铺和钱庄票号等行业,富甲一方。

3.1.2 同舟共济,发挥整体优势

明清时期,在国家商法法规制度不健全,企业内部成员心理规范极不稳定的情况下,这种和衷共济的协调精神正好与之相适应,为其共同体内部提供了相似的道德准则和认同机理,抑制了潞商经理及员工的机会主义行为,为实现内部合作创造了条件,这正是促使潞商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以义为利的商业伦理成为潞商之间相互扶持的精神纽带,促进了潞商商帮的巩固和发展。

3.1.3 以义制利,获取长期利益

“以义制利” 的潞商商业伦理为潞商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和企业形象,这有助于长期利益的获取和当时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同时,起到了凝聚内部成员力量和规范共同体之间行为的作用,大大减少了外部交易成本。

3.2 潞商商业伦理的局限性

3.2.1 “义利观”本身的局限性

首先,潞商坚守“义利观”,没有及时调整无限责任制为有限责任制,使其在产权问题上出现漏洞,这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其次,“义利观”只适用于稳定的制度环境。“义利观”强调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约束机制,这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是非常有效的,但在政局动荡、社会剧烈变动的非常时期其约束作用则非常有限。激励和约束向来是相辅相成的,在“义利观”的影响下,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未能建立,难以实现平衡稳定的发展。

3.2.2 群体精神的局限性

以血缘和地域为纽带的潞商群体,具有极强的排外性质。正是这种过于强调地域划分、对外缺乏合作意识的群体精神,限制了潞商后期的发展。

3.2.3 伦理视角缺乏创新

闭塞的生活环境,使潞商的商业伦理逐渐失去了创新的源泉和力量。生长于富庶之乡的浙商人具有开放的心态,能完全撇开血缘、地域的限制,经营组织方式更加灵活,这是潞商和晋商其他商帮所缺乏的。由于潞商缺乏创新,在国内无法与他省新兴商业势力相抗衡,国内外市场渐为他人所夺。

3.2.4 轻视资本运作

和其他晋商一样,明清潞商对待资金的态度是保守的,满足于既得利益,没有长期投资的理念。通过“商而优则仕”和“求田问舍”等途径,使资本离开流通领域而沉淀下来,商业资本无法向产业资本转化,束缚了潞商的发展。

4 潞商商业伦理的现实启示

4.1 建设适合商业伦理更好发展的外内部环境

4.1.1 商业伦理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

潞商的兴盛得益于当时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和商品经济的繁荣,潞商的衰败从表面上看似乎与战火对生产力的摧残有关,但从深层次原因分析,还是潞商商业伦理所依附的正式制度环境发生了变化,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出现了冲突与矛盾,最终导致潞商商业伦理所外显管理制度的低效率或无效率。

4.1.2 树立优秀的商业伦理,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

商业伦理建设以人为本,重在人的思想素质建设,而人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氛围的影响,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往往能形成健康高尚的伦理氛围。因此要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稳定,推动社会进步。

4.1.3 建设优秀的商业伦理,必须要有优秀的人才队伍

在建设商业伦理的过程中,人才是关键。首先,企业管理者的道德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决策及下属人员的道德水平;提高管理者的道德水平,就可以提高整个企业的道德风尚,使企业做决策时更多更充分地考虑到企业行动的道德问题,考虑到社会多方面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潞商的兴盛和质量信誉受益于一批做工精细、辛勤劳作的能工巧匠,但同时由于封建保守思想的存在,习惯旧法经营,对市场变化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故因缺乏竞争力而逐渐衰败,因此培育一批既具有战略眼光又敢于创新闯市场的优秀企业家是根本。

4.2 营销重视以顾客为中心

潞商在经营中非常注重买方的需求,有朴素的“顾客至上”的观念,他们精心地为顾客服务,目的是促使买卖成交。商业服务的对象是消费者,现代商业伦理的建立也应该服务于消费者,在商业活动的各个环节上把顾客的利益放在重要的地位,时刻想着顾客的需求。随着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加强经营的顾客观念,社会主义商业经营者都要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只有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才能够提高商业服务质量。

4.3 以正确的义利观指导经营活动

潞商以义制利的价值导向值得现代企业借鉴。商业伦理注重道德规范,注重义利统一的群体功利观,要求企业通过利人来实现利己,既不强求损己利人,也不允许损人利己。企业在制定战略时,不仅考虑本企业的利益,还应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各方面的利益及法律责任如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等。比如对消费者而言,企业出售产品后,应对产品质量、使用安全等负有一定责任,虽然这种责任会给企业增加成本,降低利润,但这不仅是法律所规定企业必须承担的范畴,同时也是企业商业伦理方面所应考虑的问题。

信息社会中,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公众舆论的监督力大大增强,经营者若有不良行为一旦被曝光,就会遭到道德谴责甚至法律制裁,致使效益的追求得不偿失;顾客的消费理念也在与时俱进,希望企业在提供物美价廉的有形产品同时,也提供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无形产品,他们在交易时越来越注重企业的信誉及形象,不再限于从价格、质量等方面考虑,这要求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自律,提高道德水平,塑造良好的经营理念,提升企业形象。

4.4 努力塑造良好的商业信誉

潞商有很好的品牌意识,将商业信誉看作商品价值的一部分,从而涌现出一批老字号如和兴合、义和堂、义兴长等。“贵不怕,贱不怕,欺人怕!”、“心为客,客必至;心为财,财必散”等都是当时重信好客的至理名言。

商业信誉属于价值观念,是社会公众给企业以肯定性的道德评价,这种道德评价是良好企业形象的核心内容,能够协调企业内外部各个消费层次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企业应当注重商业信誉这种无形资产的建立,树立良好的信誉,获得顾客的信赖才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保证。企业在创誉过程中投入超额劳动,最终以无形资产得到社会的承认,没有诚信无欺的商业信誉,良好的企业形象无从谈起。

4.5 努力塑造特色的组织文化

潞商的成功给我们揭示了文化竞争力是企业和品牌最深层和最终的竞争力,百年品牌的建设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支撑。因此,当今的企业要塑造企业特有的组织文化,使之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进入更高的文化管理境界,组织文化已成为企业在商业伦理体系指导下所选择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其所具有的导向、凝聚、辐射、激励和约束等功能对企业员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特色的组织文化是企业在文化上与众不同的特性和形象识别,它只适合这个企业,只为这个企业所有,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因此,企业家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该巧妙运用组织文化来树立行业进入壁垒,树立自己企业的鲜明个性,不断创新,保障基业长青。

[1]张晓.晋商商业伦理道德及其现代价值[J].生产力研究,2005,(5).

[2]周玉萍.晋商商业伦理道德的形成、基本规范与价值[J].生产力研究,2003,(6).

[3]宋丽莉,张正明.浅谈明清潞商与区域环境的相互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4]张志刚.潞商商业伦理研究的现实意义[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9)

猜你喜欢
伦理商业企业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