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标题的制作与增加深度信息

2010-08-15 00:49任秋菊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网络建设网络教育网络舆情

任秋菊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44)

试论网络标题的制作与增加深度信息

任秋菊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44)

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深度信息是认识事物本质的钥匙。在网上,网民不是缺乏信息,而是缺乏对信息的梳理和整合,缺乏对信息背后内幕的了解。换句话说,网民缺乏深度信息。标题链接是网络的主要特点,网络的主页面以标题为主要展示形式,这是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增加深度信息,在网络标题制作上尤为重要。

深度信息;网络标题;深度

一、网络标题增加深度信息之必要性

深度信息,是指表层信息背后的环境、背景、影响力、传播力、互动力等因素。把采写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一个过程,系统反映重大政治事件、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揭示其实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规律的信息,是一种能够洞察全局、预测未来的“全景式”信息模式。在新的发展时期,深度信息以其层次深、分量重、效应强为基本特征,越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在网络环境下,海量的信息让阅读者无法对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基于此,网络标题应以其独特的链接形式,增加深度信息。

网络标题增加深度信息之必要性有五个方面:一是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的要求;二是网络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三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要求;四是加强舆论引导能力的要求;五是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

1.增加深度信息,是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的要求

近年来,管理层增大了打击网络低俗之风的力度。目前的打击对象,主要涉及色情、暴力图文、视频等内容。在网络上流行的标题党,以哗众取宠为特点,也应列入打击行列;一些标题充满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这些标题缺乏信息量,应归为信息垃圾。

相应加大了互联网低俗之风的打击力度,各网站要重视对网络标题的制作,不能以“香艳”的标题吸引人的眼球,打“擦边球”,而应着重新闻本身的闪光点制作标题,增加深度信息。

2.增加深度信息,是网络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

信息垃圾大量存在,影响了时政信息、民生信息、社会信息、经济信息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有效信息和深度信息的传播,淹没了大量的深度新闻信息,违背了网络新闻传播规律。

网络编辑要从新闻写作规律出发,从网络编辑规律出发,从信息传播规律出发,增加网络新闻标题中的深度信,增加有效信息传播。

3.增加深度信息,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要求

网络传播,承载着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垃圾文化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网民的责任和使命。

以有价值的深度信息取代垃圾信息和垃圾文化,占领网上宣传阵地,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

4.增加深度信息,是加强舆论引导能力的要求

维护网络新闻传播秩序,提高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是网络编辑的基本政治素质。在新的发展时期,深度信息以其层次深、分量重、效应强基本特征,越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和广大信息工作者的青睐。深度信息对于提高党政信息档次、开拓党政信息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义。

5.增加深度信息,是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

经过深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文件,我们有一个重要发现:网络首次写入党的重要文件,并且有五处表述。这五个关键词分别是:网络建设、网络教育、网络舆情、网络举报和网络信息。

十七届四中全会文件关于网络的五个词汇的出处原文如下:

“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

“2010年底基本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任务。”

“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

“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

这五个用词,显示了中央对网络的重视,也给我们在网络传播中提高深度信息提出了新要求。

二、提高标题深度信息之实践

1.网络访谈类标题实践(以河南商都网为例)

案例一:“带头大哥”

河南商都网11月5日标题——《74岁带头大哥为2元燃气费带11万人告发改委》。该标题信息含量丰富,其中的关键词有:74岁、带头大哥、2元钱、11万人等。可读可看可品可叹,被全国30多家网站转发,后续影响了央视《人与社会》、《今日说法》等栏目的报道,都沿用了“带头大哥”这个称谓。

案例二:“黄河英雄”

河南商都网2009年9月1日标题——《水上英雄孙贵友守护黄河20载救人性命上百条》。此标题提出的关键词有:黄河英雄、守护黄河、20载、百条命等,很多网友看了肃然起敬。特别是在有些地方出现“救人公司”收费救人事件后,该新闻蕴含的深度信息让人深思。

案例三:“禁酒斗士”

2009年12月11日,河南商都网稿件标题——《禁酒斗士王英又向烟企开炮:闻烟受害应算工伤》。该标题的主要关键词有:禁烟、禁酒、斗士、闻烟、工伤等,含量丰富,导向正确,引导能力强。

案例四:退休厅长

2009年11月6日,河南商都网稿件标题——《山花盛开的退休厅长宋国华妙解“儒道佛”人生》。该标题的关键词有:山花盛开、退休厅长、人生、儒道佛等。该厅长退休后,自己赋诗称,是“山寺桃花始盛开”,成立书法协会,向各界传播先进文化。

吸收网络流行语,可有效增加深度信息。如以下几个标题:用骈体文写李白的“最牛作家”;给警车贴罚单的“最牛交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市民信赖的“最帅交警”;嫁人救母的“最美女生”等。

概括人物身份的典型性,可从一方面加强深度信息。如以下几个标题:“开胸验肺”小伙张海超;“跨省追捕”王帅;“替谁说话”官员逯军;“断指小伙”孙中界;“红色收藏家”杨翔飞;“古瓷狂人”任兴琪等。

2.网络新闻稿件的深度信息(以大河网为例)

案例一:驻马店供热听证会

2009年10月20日大河网标题——《驻马店供热实现河南首次听证会降价曾经8年7涨》。2009年10月,驻马店召开供热价格听证会,20多名听证代表听证的结果是一致认为供热价格该降,听证结果供热降价无疑很有新闻价值,关系到广大的民生。对于该篇报道,报纸所做标题和导语着重强调的是市民终于看到了降价听证,打破了逢听必涨的怪圈,并感叹民意的胜利,这个标题无疑没有问题。然而通读新闻全文,编辑发现了报纸标题中所遗漏的一个重要的新闻事实:驻马店供热此前8年曾经7次涨价,把今年的听证降价放在这个背景下去审视,编辑有必要在标题中把这个背景给点出来,从而让读者对事情真相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和解读,防止误判形势。

案例二:汝南县委书记落马

2009年8月11日大河网标题——《汝南县委书记贪污千万落马曾主张偷拍取证公款吃喝》。官员落马的消息并不少见,因此标题若只是表述某某贪官落马,这样传递出的信息会略显单薄。通读新闻全文,发现该贪官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信息,他曾经主张用DV拍摄监管官员公款吃喝,以力推廉政措施而广为人知,就是这样一个官员,受审查首日就交代了贪污1000多万的事实。所以该新闻标题就把这一重要的新闻背景给点出来,增强读者新闻阅读中的震撼体验,这个新闻标题的制作仍有遗憾。可以再加润色,如改成:《汝南县委书记贪污千万落马曾偷拍取证公款吃喝被称铁腕书记》。

3.博客论坛类标题之实践(以广西新闻网为例)

案例一:梁羽生割肉还乡

《梁先生割肉还乡,我还乡割肉——一个黄姚官员的心理斗争》。该帖子主要内容是讲广西贺州黄姚古镇面临拆迁的问题,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姚官员叙述了对这篇古村落的不舍,用到的关键词:还乡割肉,该标题中还交代了这个关键词的出处,并顺带介绍了梁羽生先生的背景,这无疑增加了信息量,也更具可读性。

案例二:五菱汽车

红豆社区柳州论坛原标题——《20万的五菱!!你买不买?》。通过编辑后的标题为《解密柳州五菱在新加坡20万一辆(图)》。实际上,该帖子虽然主要是介绍新加坡这个国家的城市的汽车销售问题,主要内容是讲,为避免交通拥堵,新加坡政府严格控制汽车销售和上路问题,并配备了相关图片。标题表现的内容只是该帖子前面的一小部分,但是编辑在推荐时根据地域性特征,尊重原帖作者意图,增加了原标题缺乏的一些要素,强调了低廉的柳州五菱汽车在新加坡销售20万元,该篇帖子的受众群体主要是柳州网民,因此,这样处理后,增加了柳州网民的自豪感和好奇心,更能吸引网友阅读。

三、以网络标题增加深度信息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因为标题不仅是一篇完整的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对信息的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加深度信息,在制作网络标题上,网络编辑应做好以下几点:

1.善用新闻点,突出新闻的核心要素

网络新闻标题需要的是一针见血,点出新闻最核心的要素。强调新闻中最新的变动,揭示变动中所蕴涵的最本质意义,体现出旗帜鲜明的特色,把最精彩、最吸引人的东西展示出来,以达到吸引受众的眼球。

一个好的关键词直接关系到网络信息检索的有效性。网络时代,关键词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简短、精练的词组或短语所蕴涵的意义有时比句子更意味深长,更能表现某个事件、某个时段、某个人物、某个时代的内涵。如新浪网策划的“世博特别报道”专题中,有两个栏目“展馆之旅”和“玩转上海”就是选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来表现世博会的盛况。其中“玩转上海”通过“衣”、“食”、“住”、“行”串联起来,展现了上海世博会的方方面面。

2.具备超链接意识,善打“组合拳”

网络媒体的版面设计虽然没有报纸版面那样灵活自由,但它的时效性、即时更新的特点却是报纸新闻不能比的。报纸为了对抗网络媒体,开始走“深度”路线。如果网络编辑沿用“来料加工”单修改标题的做法,将会失去网络新闻的独特优势。编辑应具备超链接意识,运用层次化写作方式,把层次复杂的新闻报道变为多标题组合的短新闻。如:《日本发生6.8级地震130人受伤[视频]部分企业停产》,这段标题包括三部分,每部分链接一篇文章,从层次上看,第一部分用文字说明事实,“视频”增加形象感,最后一部分说明影响,构成一个连续报道的组合;从形式看,有文字、视频相互印证、补充,又是一个多媒体组合。这样的“组合”既适应网络受众浏览新闻扫描、跳跃式阅读的习惯,又发挥了网络媒体超链接的便捷、即时更新的优良传统。做好这一点,就要求编辑对新闻内容有透彻的把握,跳出传统新闻制作的窠臼,这样才能使网络新闻呈现出其优势。

3.树立网络新闻专题意识,灵活运用标题集群

新闻专题是对某个关注程度较高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新闻事件、人物、现象、问题等进行的集合式报道。较之传统媒体而言,网络新闻专题具有跨时空、超文本、多媒体、容量巨大、互动传播、影响力强等特点和优势,因此网络新闻专题正成为网络媒体的重要竞争利器。网络新闻专题首先是通过新闻标题聚合来实现的,大体上包含三种形式,一是按新闻性质、类别划分的分类新闻标题列表;二是新闻的相关链接;三是标题集群。如果说前两者并非独立的标题样式,属于相关新闻的聚合的话,那么标题集群则是网络新闻的一种特有专题性标题样式。运用这种标题样式,不要仅局限于利用其空间结构的层次感来达到显著、突出新闻的目的,而应更深层次地凸显“专题意识”,一要慎选主题,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主题性事件,为突出主题,可适当在大标题下加新闻摘要;二是小标题集合要合理安排层次与结构,如可利用关键词统率;三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符号,为用户提供互动入口,如在视频新闻标题后加视频图标,争议性新闻事件加[评论]、[调查]等字符。标题集群的构建较单一修改标题而言更加复杂,也更具挑战性,需要高度的策划意识,因此也更能体现一个网站的综合实力。

价值,是深度信息的本质。深度信息,不仅仅是增加信息含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价值含量,进而提高传播效果,正面引导舆论。深度信息,不仅仅局限在网络标题中,在网络内容建设方面也需高度重视。

G2

A

1673-0046(2010)6-0003-03

猜你喜欢
网络建设网络教育网络舆情
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路政案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需求因素分析
浅析TD—LTE网络性能干扰因素及防治对策
云端资源网站在《交互媒体制作》项目化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云计算教学平台下课程协作教学设计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