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研究

2010-08-15 00:49于春雨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保护区旅游

于春雨

(鸡西大学,黑龙江 鸡西 158100)

黑龙江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研究

于春雨

(鸡西大学,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有效保护资源,应主要从增强管理者、建设开发者、民众的生态旅游环境观调动各种力量,全员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正确处理保护和旅游的关系,做好规划开发工作,限制生态区游人数及基础设施建设,提倡生态旅游产品与绿色环保游等,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旅游资源;资源保护;黑龙江

一、黑龙江省拥有别具一格的生态旅游资源

1.珍稀宝贵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包括寒温带针叶林区域和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主体是各类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而建立起来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在国有林场基础上建立的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大部分国有林场和人工林等,特别是保护区,保护着红松原始林、落叶松林、樟子松林以及阔叶次生林等多种森林生态系统。

2.特色鲜明的冰雪生态旅游资源

即冰雪节庆和滑雪生态旅游资源。哈尔滨、牡丹江、伊春及大兴安岭地区,冰雪资源堪称全国之最,滑雪期长达120—140天,雪质好、降雪多,山体坡度适中,适于建大型滑雪场的地方有100多处。如二龙山滑雪场、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尚志市乌吉密滑雪场等。

3.面积广大的内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

内陆湿地水域生态系统旅游资源包括面积大的沼泽湿地、分布广泛的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如三江平原湿地面积156万公顷,占黑龙江省湿地面积的36%,在亚洲湿地名录中列为全球性重要湿地,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区。兴凯湖是三江平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东北最大的鸟类迁徙通道和停歇繁殖地。兴凯湖被拉姆尔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黑龙江省继丰林和五大连池以后第三个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4.丰富壮观的自然遗迹生态旅游资源

主要是指特殊的地质地貌景观、地质灾害遗迹以及古人类、古生物化石产地或活动遗迹等组成的自然环境。目前,全区已建立伊通火山群、五大连池火山群及自然环境保护区等6处。五大连池风景区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整、典型、壮观的火山地貌,成为中国第一个火山自然保护区,以其自然冷矿泉和含有丰富矿物质的火山泥而著称,是火山地质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的天然基地,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5.纵横奇异的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18条。主要水系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水系,以及乌裕尔河与双阳河内陆水系。主要河流有:黑龙江,在黑龙江省境内流淌1890公里。松花江,在黑龙江境内流畅831公里。牡丹江,在黑龙江省境内流长382公里。乌苏里江,全长950公里。绥芬河,流长258公里,上游75%在黑龙江省境内。黑龙江省主要湖泊有兴凯湖、镜泊湖和五大连池。

二、黑龙江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资源破坏现象普遍

(1)植被破坏

旅游地超负荷接待,密集游人对植被的破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够合理,在生态旅游区过多地兴建基础设施与建筑物等均对生态旅游区的绿色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另外,由于游客增加,益鸟减少,病虫害相对增加,给植被养护造成很大压力。

(2)自然遗迹与景观破坏及视觉污染

旅游旺季短期内游客大幅增加,形成超负荷;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规划,或是未实施、执行已经专家论证通过的旅游建设发展规划,随意建设开发,经营性设施占用生态旅游区,使景区失去本来面目,造成视觉污染。

(3)旅游区环境污染

游客丢放垃圾污染水体;生态旅游景区的生活污水、废气和垃圾等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水上旅游活动污染水体或水源。如燃油驱动的船艇对水体造成油污染、游客游泳将病原体带入天然水体等。生态旅游区山深林密,道路崎岖,废弃物难以收集、清扫及外运处理,环境污染严重。

(4)对野生动物的威胁

游客活动严重影响并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将一些疾病传播给野生动物,过多过频的大量游人使野生鸟类和动物生活习性紊乱或增加压力,造成野生鸟类和动物繁殖能力衰退、荷尔蒙分泌下降甚至死亡。不法之徒恶意残害野生动物,如在齐齐哈尔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不法之徒非法使用毒饵,诱杀益鸟达12万余只。

管理部门在处理生态资源开发行为上缺乏较为客观、合理的衡量体系,没有将对资源的保护很好地纳入到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的经营中,也没有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3.生态景区景点管理不当,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

利益驱动,使人们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4.开发过程中,修建不协调的人造景观与设备设施

景区城市化、商业化,使旅游区的景观功能发生错位,美学价值下降。很多生态旅游区存在建筑物的形态、线条、色彩和质感与生态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背景不协调的现象,破坏了旅游区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三、黑龙江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生态旅游资源保护认识不足

管理者、开发建设者忽视了生态旅游的载体—生态旅游资源,没有认识到生态旅游保护的重大意义,对资源保护不够,对游客及商家的破坏行为限制不够。旅游者也

2.缺乏环保和生态资源保护意识规划部门对自然规律缺乏研究,没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构建科学合理的保护体系

初始状态下公共负荷为100 Ω,线路电阻分别为8 Ω,5 Ω,2 Ω,0.8 Ω。I1,I2,I3,I4分别表示1#~4#变流器输出的直流电流;P1,P2,P3,P4分别表示1#~4#变流器输出的有功功率。由图6可看出,系统运行约0.3 s时,电流和有功功率分配误差逐渐减少达到均衡,0.8 s时公共负荷突然减少至50 Ω,1.6 s时又突然增加至70 Ω。根据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系统在扰动后能迅速切换到新的工作运行点,实现了分布式电源间输出电流和输出功率的均匀分配,满足负荷可靠供电,系统稳定运行,验证了本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自然旅游资源最大的特点是天然性,要求我们在开发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资源,而规划部门没有构建整体科学的保护体系。

3.管理部门之间交叉管理

管理缺乏统一性,往往在同一景点景区内出现条块分割、各据一方,出现多头管理,多重目标,往往为各自目标

4.实现而缺乏对资源保护的整体考虑。旅游资源开发片面强调市场导向

很多旅游资源的开发只为吸引客源,而不进行开发可行

5.性的研究,导致开发本身就是破坏。保护措施不多,保护技术不够

目前对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研究方面还很欠缺,当然技术水平也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资源的保护。

四、黑龙江生态旅游资源保护途径

1.提高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意识

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借助各种宣传手段和途径,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如政府经常性地向公众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污染对经济和健康的损害,并通过旅游企业在旅游活动项目的宣传介绍以及安排中,有意识增加与环保有关的内容。

旅游管理者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用科学发展观去引领各界人士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旅游者及相关开发建设者、民众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戮力同心,全员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政府、生态旅游经营企业、生态旅游者、社区居民、专家五种基本力量共同努力,推动生态旅游的健康、和谐发展。

(1)建立健全的政府保障机制

制定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培训,为开发提供条件、政策扶持,也为保护提供依据、保障,以确保生态旅游走上依法管理的道路。如1996年1月颁发的《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在各景区坚持以法管区,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各省市也要制定相关的旅游资源保护条例,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

(2)引导生态旅游开发经营企业对三大效益的重视

生态旅游经营企业要将重视景观的原汁原味,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旅游经营企业必须进行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并积极研究保护的措施和技术等,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开发后的保护。

(3)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通过生态旅游业使其获得经济收益和民族自豪感,推动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同时也认识到,只有持续保护才能持续获利,社区居民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意识才能得到增强。

(4)教育生态旅游者

生态旅游者的需求促进了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生态旅游者体验生态旅游,得到旅游效益和生态教育,从而推动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景区的保护。生态旅游者也通过体验生态旅游获得生态旅游效益和生态教育,推动了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5)充分发挥的专家咨询监督作用

专家除为资源保护开发提供咨询外,也对已经建成的生态旅游景区进行监督。一些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以破坏环境为前提进行开发,专家还应作为监督力量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过程中的监督来达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依照明确目标统一管理

必须设定一个统一的管理目标,层级划分要清楚,不能交叉或无人管理。凡拟开放生态旅游的保护区都必须经有关部门的审查和批准。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应在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进行,不得改变保护区的隶属关系和性质。

4.正确处理保护和旅游的关系,做好规划开发工作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发必须选择在保护合理、工作基础较好、技术力量较强、交通比较方便的保护区内进行试办。先要搞好规划,确定旅游路线和范围,拟定有关管理办法和防止污染、破坏、林火等具体措施。置备适当的旅游设施和接待设施。在自然景观为主的地方,要尽可能地少建人文景观。景点开发的建筑材料也要尽可能使用环保产品,注意各种资源的节约,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自然保护区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保护区的旅游与保护作定期的评估检查,加强监督工作。各级政府在大力发展作为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的旅游业时,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负有主要责任,因此要明确目标的整体方向,不可盲目开发。

5.限制生态区游人及基础设施

注意自然保护区环境容量研究,确定旅游淡、旺季自然保护区最佳游客容量。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除科学考察旅游活动外,应尽量在核心区外的缓冲区、试验区或一般利用区开展。在坚持“生态健康”和“心理承受力”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对一些敏感地带采取措施限制游人入内,将游人的活动限制在游憩功能区。对于保护区的服务设施,应尽量在保护区实验区外建立,一切可以在保护区外提供的服务设施,就应在边界外建立,有些在边界内的服务设施,要选择在环境容量许可的地方。服务设施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充分体现“自然”的风格,严禁在保护区内建设人工景观。道路建设应以自然地貌为基础,避免城市化道路设计。

6.提倡生态旅游产品与绿色环保游

在旅游开发中,要贯彻生态意识,积极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和各种新型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如餐饮结合本地特产,以地域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住宿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地方特色。景区内尽可能限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而以较原始的交通工具为主,如步行、马车、自行车及利用自然能(风力、水力等)交通工具。购物方面,提倡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的土特产品。在对土特产品的开发上,不能把应保护的资源作为特产而出售。

[1]杨正泰.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管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56-60.

[2]于淑艳.浅谈黑龙江民族旅游资源的保护[J].知识经济,2009,(5):172,143.

[3]马乃喜.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2004,(2):97-99.

F29

A

1673-0046(2010)6-0010-02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保护区旅游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旅游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