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自动转复除颤器病人的护理体会

2010-08-15 00:49霍明艳周青云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心动过速室性

霍明艳,赵 洁,周青云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北承德 067000)

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约占心脏猝死的87%。虽然随着心电监护技术的发展已使院内心脏性猝死率大大降低,但院外常因不能及时复苏而死亡。而植入式自动转复除颤器(ICD)已成为防治具极高病死率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而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手段[1]。我院于2009年12月6日成功安装了我市首例ICD,现将安装ICD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董致臣,男性,63岁,于2009年12月4日因间断心悸、间断晕厥30年,加重7d入院。入院后心电监护示反复发作的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早联发以及室性心动过速,随时会危及生命,必须给予安装ICD。安装ICD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无并发症出现。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由于安装ICD有一定的危险性,原因是安装过程中会刺激心室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以达到检查ICD除颤功能的目的。而且ICD价格比较昂贵,患者及家属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有的患者还会怀疑手术的预期效果。因此,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就尤为重要。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们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目的、必要性、手术区域、手术体位、手术过程、麻醉方法、手术大概需要的时间、注意事项及术后效果等。并认真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想法,帮助患者解除种种顾虑和思想障碍,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

2.1.2 术前患者准备:(1)参加术前病例讨论,详细了解手术方法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护理计划,明确观察及护理要点。(2)术前停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3-5d,停用抗心律失常药(除胺碘酮外)3d以上。(3)常规术前备皮(颈部及乳头上区、腋下区)、药物过敏试验、指导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前禁食、水4-6h,术晨抗生素预防用药,术前30min可予镇静剂。(4)物品准备: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如除颤器、心电监护仪、吸引器、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监护:术毕,患者入住CCU病房,为患者安排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减少探视、避免噪音,护理人员要做到“四轻”,以免影响患者休息。连续心电监护5-7d,每日描记全导联心电图1次,了解起搏器感知是否良好,有无起搏心律、有无正常或异常除颤放电。进行心电监护时应注意电极片安放位置要避开胸前除颤部位。如出现室速、频发室性心律失常等,应考虑ICD是否出现故障,不能产生放电,应立即协助医生做好紧急处理[2]。

2.2.2 卧床休息:绝对平卧位24h,切口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胶布固定,沙袋压迫4-6h,每d换药一次,48h后在床上做适当活动,72h可离床室内活动。协助家属做好生活护理,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2.3 用药指导:嘱患者继续口服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是安装ICD患者采用较多的抗心律失常药,它能有效减少室速和室颤的发作次数,以及减少ICD放电次数,由此可减少ICD电能消耗并延长ICD有效使用寿命。向患者解释坚持服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达到预期效果。

2.2.4 心理支持:虽然ICD能有效转复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但反复放电患者大多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和忧郁等异常心理。所以,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认真细致的做好各项指导工作,还必须多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且告知患者不良情绪是疾病发作的重要诱因,多给病人以积极的暗示,使病人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小结

ICD在国内开展时间不长,但随着ICD在临床的应用,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术前术后做好护理,医护协调,密切配合。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为ICD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护理,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1]王方正,华伟,陈新.经静脉植入单导管型心律转复除颤器[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7,1(1):6-9.

[2]游群芳,朱玲玲,叶月娥.ICD安装术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J].现代护理杂志,2001,(17):10.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心动过速室性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思考心电图之169》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曲美他嗪治疗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