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工作定位

2010-08-15 00:49郑媛媛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教育

郑媛媛

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工作定位

郑媛媛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了时代的产物,它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理论支撑,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旨在解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涵义并简要对比了其在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在当前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紧迫性,着重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的定位。

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辅导员;工作定位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涵义和发展现状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 “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从广义上说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人。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强、知识适用、技能熟练、自谋发展的创业型人才,主要内容是强化创业意识,塑造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培养创业道德,指引创业途径,并以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主渠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的整体教育模式。基于对以上创业教育的理解,我们可以将我国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界定为:着眼于开发和增强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从而培养出敢于和善于把握时机自主创业人才的教育。

一般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从美国的大学开始兴起的,第一个创业专业的本科生课程和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都始于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推行创业教育最早而又最成功的国家。如今的美国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都普遍开设了创业教育的课程,仅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的大学就有500多所。它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在日本,1998年就提出要从小学开始实施创业教育。在印度,超过100所大学开设了创业课程,到2010年,每10个印度人就有1.4个参与创业活动,这不仅推动了印度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为解决人口大国就业提供了新思路。

我国于1999年1月由国务院批转教育部 《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后,各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始不断的尝试。教育部首批确立了中国人民大学等 8所高校进行试点,许多高校也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或创业活动。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和完善中的起步阶段。以重庆市某高校为例,该校虽然在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都有涉及创业教育内容的知识竞赛,培训等内容,但是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知道创业概念和条件的占20.41%,有创业意愿的为28.57%,毕业后创业的学生仅为1%。

倡导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之所以在当前形式下显得十分重要,不仅是由于它是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还主要由当前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决定的。

二、当前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紧迫性

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加剧了我国“就业难”的状况,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强烈冲击。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据初步预计,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很难突破80%大关。大学生如何能在这场就业危机中找到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岗位,是当前各高校和毕业生最关注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就业方式来说,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项新生事物,但由于大学生对创业知识、能力、经验的欠缺,导致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很低,而在选择创业的大学生中,成功率仅为0.01%。在我国,大学生创业这个概念在家庭教育很少提及,还没有在学生的思想里扎根,所以大多数学生在谈及创业问题时,尚未涉及到项目、资金和可行性的阶段就选择了放弃。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当前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显得相当紧迫和必要。总体上,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少,成功率低原因主要在于当前教育教育及其管理方面的弊端。作为培养大学生摇篮的高校,应主动适应大学生创业这一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教育这一主题,一方面是立意高抓住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适应了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需求,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它贴近现实,适应了当前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需要。

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创业素质能够得以提升,并且大学生不再依赖社会提供工作岗位,而是自己创造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以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为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高校辅导员在创业教育中的工作定位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1.培养创业意识。我国目前的高考模式虽然在进行分地域的试点改革,但是还没能够完全摆脱“应试”这一高考“指挥棒”的统一指挥,学生即使有创业愿望却缺乏创业能力的培养氛围。这就要求进入高校教育阶段必须全面系统地渗透和贯彻创业教育思想,使大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夯实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掌握自主创业的能力。就当前召开的“两会”来看,不少政协委员提出了有关鼓励学生创业的建言,我国也出台了包括小额贷款在内的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是大学生创业仍然是大家当前就业中较“冷”的选择,大学生并没有迸发出预期的创业热情。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创业在目前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是个充满了机会、充满挑战的选择。

2.夯实创业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大学生创业知识即创业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知识、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政策、保险等知识,高校辅导员要想在创业方面对大学生做出有意义的指导,自身需要不断加强创业相关知识的理论学习,才能满足需求。而创业的过程是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其中大学生创业者可能会遭遇种种难题和障碍,要想在创业中获得成功,这就需要需要高校辅导员加强如包括挫折教育在内的大学生心理品质教育。

3.强化创业诚信教育。诚信是大学生创业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做人的品质,更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需要。诚信的价值是难以用经济回报来衡量的,缺乏这一点,将导致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的最终失败。高校辅导员应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以培养大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如考试不舞弊,助学贷款按时归还等等。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1.宣传创业信息。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十分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定期会有一系列措施出台和政策规范需要通过辅导员向大学生灌输,而社会对大学生创业者的需求变化信息也需要辅导员向大学生做及时的传达,如有遗漏,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差错或损失。高校辅导员职责就是为了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应当做好有关大学生创业各项方针、政策等信息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2.培养创业意识。推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首先树立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要树立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需要辅导员利用一切条件对学生进行创业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却相当薄弱,在对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的相关调查中,有67.5%的被调查者在大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才形成职业目标,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由于职业准备不足,临近毕业时仓促就业,甚至盲目就业的现象。大学生经过四年(专科三年)的学习,都要面对社会,社会与校园是截然不同的环境。学生应该尽早感受到就业压力,树立创业意识,以便提早做相应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高校辅导员通过创业教育应使学生明白:大学四年如果只知道学习理论知识,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的全方位要求。笔者建议,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当坚持在低年级学生中循序渐进普及就业,重点包括创业方面的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使他们明白跨进大学校园就要时刻为迈进社会做准备。

3.组织创业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辅导员作为创业指导老师。这说明国家对创业教育在加大重视力度,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也说明辅导员队伍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辅导员利用自身优势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实践氛围。辅导员可以组织一系列的团学活动,通过开展创业教育理论讲座,举办创业培训中心交流讨论会,邀请创业成功者交流创业经验和体会,树立艰苦创业典型等方法改变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激励有创业意识的同学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较新的教育范畴,高校辅导员应当树立起从学生大一至大四4年不间断的全程教育的理念,通过具有目标性、针对性的工作角色定位,将不再是“高校110”的代名词,从而更完善地服务于学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职业化、专业化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逐步向专家型发展,只有在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好针对该工作的自身定位后,高校辅导员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周全的创业指导服务。

[1]李光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辅导员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5).

[2]唐静,孙独立.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分析[J].科技信息,2009(18).

[3]王金灵.辅导员如何做好非毕业班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J].科技信息,2007(27).

[4]林颖,揭红兰.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就业指导[J].科技广场,2009(4).

G641

文章编号:1673-1999(2010)12-0168-02

郑媛媛(1981-),女,硕士,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助教。

2010-03-26

猜你喜欢
辅导员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