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魔芋产业如何做大做强——基于恩施州魔芋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0-08-15 00:45陈小丽李波伟
当代经济 2010年13期
关键词:恩施州魔芋产品

○陈小丽李波伟

(1、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湖北 武汉 430071)

魔芋为多年生南星科草本植物的地下块茎,含有葡甘露聚糖、蛋白质、维生素、生物碱等多种成分,特别是葡甘露聚糖,自然界只有魔芋这一种作物能提供,葡甘露聚糖具有水溶性、可食性、皮膜性、可塑性、粘连性、胶凝性、乳化性等多种特性。因此,魔芋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纺、日化、印染、造纸、钻探等多个领域,魔芋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恩施州是全国四大魔芋适宜种植区域之一,魔芋适种区域万亩,魔芋产业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做大做强魔芋产业,对推动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一、魔芋产业的发展选择

1、恩施州种植条件得天独厚,适合魔芋生长繁殖。魔芋为半阴性植物,喜阴、喜暖、忌高温,生长适宜温度20℃-25℃,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丘陵地区。恩施州地处湖北西南部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从低山到高山跨亚热带、温带和中温带三个气候带,其海拔、土壤、植被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气候湿润,多雾寡照,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魔芋生长繁殖条件得天独厚。同时,恩施州73%地区海拔800米以上,现有可耕地面积28.75万hm2,适宜魔芋种植区耕地面积9.33万hm2,适合大面积种植魔芋,发展魔芋产业。

2、恩施州魔芋绿色富硒,竞争优势明显。恩施州被誉为世界硒都,土壤中富含硒元素,通过植物、动物食物链的传递,恩施州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及矿泉水中富含硒元素。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对癌症、克山病防治有特殊疗效。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22个省市和地区缺硒。因此,恩施州魔芋除了具有其他地方魔芋产品的共性外,还富含硒元素,这是世界上其他地方魔芋产品所无可比拟的。

3、恩施州魔芋产业富民强州,解决就业促进增收。恩施州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传导弱化,集老、少、山、穷为一体,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而魔芋是极具开发潜力的经济作物,是恩施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随着魔芋生产由传统零星种植向规模商品种植转变,魔芋产业正在成为恩施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魔芋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多,“富民”效应较其他行业要强,其快速发展能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农民增收。

4、恩施州魔芋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优越,前景广阔。恩施州地处湖北鄂西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7%,工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主要板块,推进绿色繁荣有后发优势,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创新实验区,而且恩施州属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享受西部开发的有关优惠政策,为魔芋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恩施州现大力实施“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的战略,推进特色农业、资源型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发展魔芋产业,魔芋产业发展前途不可限量。

二、魔芋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

1、魔芋种植业面临风险较大,魔芋生产良种缺乏。种植是产业的第一道基础链,而在魔芋种植的过程中却面临很多风险。一是病虫害袭击。近几年恩施州魔芋种植面积虽有大幅度增长,但在魔芋生长过程中,病害表现仍十分严重,主要病害有软腐病、黑腐病、白绢病等,其中软腐病表现最为突出,成为制约魔芋种植业乃至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一般年份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达到80%甚至绝收,而目前还没有找到防治它的有效办法。二是魔芋的扩繁系数一般在3-5倍,种植面积扩大仅有人工自繁自种一种途径,种芋调运贮藏期间损伤容易造成病害,导致种芋繁殖能力的退化。三是自然灾害。2008年由于遭受百年一遇低温冰冻雨雪灾害,魔芋种植面积急速下滑,如建始县高峰时期曾有8万多亩,而当年基地面积仅3.5万亩。由于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老区魔芋基地面积呈下滑趋势,而加工环节产能扩张需求扩大,鲜芋产量跟不上,制约魔芋产业发展。部分企业反映,无法满负荷生产,存在着产能空置、“吃不饱”的现象。

2、产业链条短,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一是产品粗加工为主。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更新不快,科技投入不足,魔芋一半以上以原料形式出口,加工集中在芋角、芋片、精粉、微粉等中间产品上,魔芋饮料、魔芋膳食胶囊、仿真食品等的开发刚刚起步,产业链条延伸不够,高附加值产品偏少。二是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创新能力弱,低端产品易于模仿,一旦获利丰厚的产品出现,一拥而上导致产品利润迅速下降,伤害了行业的发展。三是产业发展资金掣肘。虽然各级各部门加大了投入,但与魔芋产业建设不相称,加之体制机制上的原因,致使魔芋科技推广、产品研发、技术培训、病害防治、品种选育、产品升级等难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在魔芋丰收时节,加工企业需要垫付收购资金,企业缺乏融资渠道,往往只能“望芋兴叹”。

3、龙头企业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弱。近年来,恩施州魔芋产业发展虽然出现了一些龙头企业,如湖北恩施宏业魔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始金源行、巴东清江、绿梦公司等多家企业。但与省内百威啤酒、稻花香酒厂等一些企业相比,这些龙头企业规模仍然偏小,档次偏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辐射带动能力偏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难以带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以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

4、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市场出口难度增大。从国内看,最近十几年来,不少省份将魔芋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如四川、陕西、云南、贵州等,而且各省种植都有一定的规模,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这给恩施州魔芋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冲击。从国际看,恩施州魔芋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出口销售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魔芋生产者和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减少进口配额,提高进口关税,利用卫生安全,质量认证等技术贸易壁垒设置很高的市场准入标准等等,加之金融危机下需求不足对魔芋出口量形成不利影响。

三、做大做强魔芋产业路的对策建议

1、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降低魔芋种植风险。政府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组织恩施州农业科学院魔芋研究所与全国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合作,加强对魔芋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加速抗病、优质、高产、耐储的新品种选育,着力解决种芋储藏、病害防治等突出问题,争取早日攻克病害难题,促进魔芋产业的发展。

2、以基地建设为推动,创新巩固魔芋共赢发展模式。恩施州针对魔芋产业的发展,逐步探索出了产销结合、订单种植的路子,部分县市还形成芋农与企业的契约化生产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恩施市已组建魔芋专业合作社23家,包含加工企业(大户)59家,形成“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板块基地发展模式。如建始县推行订单生产,与农户签订魔芋种植合同,确定最低保护价,科学发展示范样板。宏业魔芋开发公司拥有面积3万多亩的魔芋良种繁育推广示范基地,也是清江流域立体农业模式试验基地。实现企业、芋农共赢,要继续推进基地建设,重点扶持更多有规模、上档次的板块基地,将发展观念强、思想观念新、生产技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既善于种植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农户培养成种植大户。

3、以延长产业链为拉动,走精深加工的路子。进一步拓展产品精深度,推动产业链条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不仅能提升企业效益水平,而且能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如鲜魔芋亩产2千公斤,收入仅4千元左右,加工成可作食品原料、添加剂的魔芋精粉,产值升至6-8千元;制成各种凝胶食品、仿生食品、饮料等,产值增值40%以上。企业要跳出“原料仓库”和“加工车间”的初级价格的圈子,应以市场为导向,延伸产业化链条。目前魔芋产业深加工应着力围绕魔芋膳食纤维保健品、魔芋系列饮料、魔芋仿生食品、魔芋环保型涂料、魔芋可溶可食薄膜5个方面展开。

4、以龙头企业为支撑,走扶优扶强的路子。一个产业发展得好不好,龙头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龙头企业掌握着一个相对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这是恩施州魔芋产业扩大影响、走向成熟、立足于国际舞台的基本要素。政府应该把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力度,为龙头企业发展建立绿色通道,打造一批产业主导性突出,带动能力强,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实行龙头带动,系列开发,发展订单农业,逐步推进和完善魔芋产业化经营。

5、以创建知名品牌为抓手,扩大销售市场。品牌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销量,恩施州魔芋产品应充分利用“富硒、天然”的金字招牌,打造特色,创品牌、提身价、抢市场。一方面要在质量上下狠功,质量是品牌之本,应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包装档次,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有机食品认证、HACCP质量安全体系认证等,并对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获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给予物资奖励。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宣传,提升产品知名度,扩大需求,一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手段宣传恩施州魔芋产品,并突出恩施州魔芋产品“富硒”的特色,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力;二可率先推出“中国恩施魔芋节”活动,提高恩施州魔芋产业知名度,全力打造“恩施魔芋”知名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消费恩施州魔芋产品;三可鼓励龙头企业在大商场,超市设立魔芋产品专柜,在主要城市建立魔芋营销网络体系,提高市场占有率;四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博览会和重大节庆会展活动等契机进行联合宣传推介,以扩大知名度。

[1]张羽、杨培君、曹新有、陈雪燕:陕南地区魔芋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9(6).

[2]袁正亮:秦巴山区魔芋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农业,2008(3).

[3]黄光昱、滕建勋、杨承富、盛德贤、张文学、陈永波、杨朝柱:湖北省恩施州魔芋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3).

[4]张文学、于斌武、柳文录、黄志敏、胡承轩、李恩红:恩施自治州魔芋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果菜,2007(6).

[5]崔鸣:对增强陕南山区魔芋种植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09(1).

猜你喜欢
恩施州魔芋产品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揭开魔芋的健康秘密
“改变”让城市更“优雅” 恩施州老旧小区“变身”记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魔芋腐乳发酵工艺优化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恩施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效的对策
新加坡发展之路对恩施州的启示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