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
——《话说大庆精神》之六

2010-08-15 00:50韩福魁
大庆社会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大会战会战大庆

韩福魁

(大庆石油管理局,黑龙江 大庆 163453)

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
——《话说大庆精神》之六

韩福魁

(大庆石油管理局,黑龙江 大庆 163453)

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取决于大庆精神的要素以及自身的品质、要素的一次排列、要素的相互作用、要素的整体效应等因素。这些要素的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需要认真研究。在《话说大庆精神》之六中,笔者仅就“以学习求进步的精神”这一专题进行论述。

大庆精神;学习;进步

以学习求进步是大庆精神的基本要素之一,充分展现了大庆精神的不朽活力。以学习求进步的精神是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之三。

三、以学习求进步的精神

“学习”和“进步”,亦为人们十分熟悉的两个精神要素,也是人性中健康旋律的集中体现,更是劳动人民先进性、共产党员党性的集中体现。

勤奋好学,孜孜以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长河中,学习的大潮滚滚向前、浪花飞溅,奔流不息。前人发愤读书、苦学明志的众多故事传说,至今令人刻骨铭心,感叹不已。诸如,苏秦刺股愤学,匡衡穿壁引光,孙敬悬梁苦读,孝瑜一目十行,江泌映月读书,江表手不释卷,张芝临池习字,孟母断织劝学等不胜枚举,包括闻名中外的孔子也是经常废寝忘食地学习,可见学习之风源远流长,亘古如斯。人们的本领,特别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本领,都属于知识的范畴。直接的知识来源于实践或实验;间接的知识来源于书本或传承。无论实践或实验,还是书本或传承,都是人们学习的途径和方式,因之,任何人获得知识的过程归根结底都是学习的过程。人类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进化,在学习中发展和进步。人类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经过几千年漫长的学习过程,发展到今天这样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不间断的学习,是人类从原始蛮荒到现代文明的唯一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整个人类的不懈学习史。人们的知识和才干,只能通过刻苦的学习——当然包括实践中的学习——才能获得持续的增长和积累;人们的能力和素养,也只能通过持续的学习——特别是实践中的学习——才能获得不断的提高或超越。所以,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完善,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学习永远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大庆的学习,主要是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大庆石油大会战不是学生的学校和课堂,更不是学者的沙龙和殿堂。但是,大量的事实雄辩地证明,石油大会战的实践远远胜过学校和课堂。打个比方说吧,学生们在学校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都是经过数道工序规范生产制造出来的“干果”,添加剂、防腐剂之类的化学物质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所以,这些“干果”的营养成分不断缩水和陈旧,而且不敢说绝对没有一点有害物质,可是,老会战们在石油大会战实践中学到的那些知识都是汁液饱满、清香扑鼻的“鲜果”,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的含量既丰富又新鲜,其营养成分的充溢度和保鲜度是“干果”所无法类比的。石油大会战的实践也远远胜过学术的沙龙和殿堂。直接点说吧,学术的沙龙和殿堂,那可是为学术而学术的地方,虽然也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大多都是纸上谈兵,空对空,虚对虚,远离实际,涉及的都是理性问题,解决的都是理论课题,只能产生理论家。可是,老会战们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切磋,无论生产中的还是科研中乃至生活中的,都是石油大会战实践中的难题难关,都是短兵相接,实对实,硬碰硬,涉及的都是具体情况,解决的都是疑难问题,学到的都是对实际工作游刃有余的真才实学,产生的是经验丰富的实干家,形成的是特别能战斗的英雄团队,这对于石油大会战的全面胜利,对于大庆油田的持续发展具有主要的作用。

从群众中发现人才。没有参加过石油大会战的人、特别是局外人,往往把大庆石油大会战想象得十分简单。其实,大庆的石油大会战并不是如常人所想象的那种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人海战术式的地面大会战,而是工种繁多、工艺复杂、科技含量极高、隐蔽性极强的庞大系统工程。在当时,对于95%以上纯属外行的会战队伍来说,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一庞大系统工程的要求是极其困难的。从外行到内行,从不适应到适应,没有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学习一条路,边干边学,在实践中学习提高,通过群众性的深入持久的学习热潮,才有可能逐渐适应石油大会战任务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庆的石油大会战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群众性的学习运动。广大会战员工满怀着对新中国的赤诚之爱、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封锁之愤、对早日拿下大油田的企盼之情,急不可待地练技能、废寝忘食地攻专业、如饥似渴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持续高涨。徒弟拜师学,以老带新学,一帮一结对学,班前班后学,技校脱产学,研修班进修,学习班短训,练兵场操练,技术运动会比赛等等,到处都是热烈学习的场景和氛围,整个石油大会战就是学习的大课堂。广大员工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争先恐后,人人争当学习能手,处处都有学习的模范,会战队伍的整体专业技能素质迅速提高,各行各业专门人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正是这些方方面面的拔尖人才带领会战员工在实践中攻坚克难,不断开创大庆石油大会战的胜利局面。

大庆的学习,主要是为敬业而学习,人人都有学习的动力。以敬业求爱国是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之一。老会战们充分认识到,不仅要有强烈的敬业意识,积极的敬业态度,更要有高水平的敬业能力,这是敬业的“本钱”。敬业能力只能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业精于勤荒于嬉”之说,老会战们为敬业而学习,为岗位工作的胜任并出色而学习。学习动机极其纯正,学习目的十分明确,学习动力无比巨大。而且是人人如此,天天如此。老会战们为公而学,脚踏实地,学而不厌,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在那个年头,因为为公而学,没有私利左右,没有功利作祟,没有人也没有必要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学风又正又浓。那时真是队无人不学,人无时不学。用现在的话来说,人人都是名副其实的学习型员工,队队都是不折不扣的学习型单位,整个松辽石油大会战就是没有院墙的大学校,施工现场就是精彩绝妙的大课堂。大家都自觉自愿地、如饥似渴地勤学苦练。学得又真又实,练得又好又快,人人都像安装了一台马力十足的学习内燃机一样,愈学兴趣愈浓,愈学动力愈足,愈学进步愈快,愈学愈觉得自己为大会战作出的贡献越大。那种成就感、光荣感、使命感,伴随着石油大会战的不断胜利有增无减。

为用而学,学以致用,循序渐进,学而不止,进而不休。学得越深,用得越活,干得越精。许多人学出了水平,练出了绝活,干出了骄人的业绩。干啥学啥,工作任务逼着你学;缺啥补啥,岗位需要催着你补。许多老会战“学”成了岗位能手,“补”成了行家里手,甚至成长为一专多能的行业高手。为用而学,学用结合,人才济济,群英荟萃。

为油而学,学而不倦,锲而不舍,精进不停,出神入化。老会战们为油而学,无论什么单位,什么岗位,什么工种,无论距油远近,总之大家都是来参加石油大会战的,对石油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情结,为油而学,带着“油”的浓浓感情而学习,学得格外亲切;老会战们为油而学,无论有没有、有多少石油专业知识,无论技艺高低,总之大家都是搞石油的,对石油专业技术有一种共同的追求和渴望,为油而学,带着搞油的迫切需要学习,学得十分专业;老会战们为油而学,无论年龄大小、文化水平高低,无论起步早晚,总之大家都是为国家来搞石油的,对国家急需石油的那种紧迫感甚至危机感同身受的,为油而学,带着早日拿下大油田的明确目的而学习,学得特别急切;老会战们为油而学,无论来得早晚、来自何方,无论职务高低,总之大家都是为新中国奉献石油的,对早日改变新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充满着殷切的期待,满怀着强烈的爱国感情学习,学得非常执着。

由此可知,大庆油田的学习,是石油大会战这一伟大时势造就的学习;是辩证唯物主义这一伟大哲学武器指导的学习;是大庆人这一英雄群体敬业爱国的学习。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说的就是人们普遍具有追求进步的强烈愿望,就像“水往低处流”那样自然而然、天经地义。进步,乃是人性积极层面中的基本属性之一。正常人,自生至死,进步的欲望人皆有之,终生都不会熄灭,男女老少,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正如法国大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所言:“进步是人的生活方式”。日本学者武者小路实笃在《人生论·人的进步无止境》中说:“我们是无止境地进步的动物”。古往今来,无论高低贵贱,贫富多寡,人人都渴望进步,而且渴望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不断进步,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实,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进步的客观规律永不停息地演变着。人类社会如此,自然界何尝不是如此?达尔文的进化论从本质上揭示了这一真理。自然界普遍地遵循着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一进化论法则。当然,所谓“适者”,就是进步,进步就要生存,而且要更好地生存;所谓“不适者”就是不进步,不进步就要被淘汰,而且是不可避免地被淘汰。历史说明,一切不肯进步的东西或迟或早都注定被淘汰出局。这是任何人、任何动物植物、任何事物都必须遵循的自然法则。毫无疑问,中华民族也必须遵循这一伟大的自然法则。中华民族要生存、要振兴、要崛起,其本质就在于实现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科学进步、和谐进步、持续进步。要想生存,只有进步,不断地进步;要想进步,只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所以,学习是进步的不尽阶梯;进步是学习的不竭动力。当然,进步是任何先进事物的必然,是人类文明的必然,是历史前进的必然。

大庆的进步,是突出主业的进步。在大庆,主业就是石油。老会战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万众一心搞石油。当时,尽管国际上的一些西方权威们断言“陆相沉积不可能形成大油田”、“中国是注定的贫油国”的论调颇为盛行,但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英雄的大庆人从来就不迷信洋专家们的论断,愤然说:“我就不相信,石油都埋在洋人的脚下!”国内党内也有人批评石油干部对大炼钢铁“以钢为纲”不热心,甚至要反石油干部的“右倾”,以余秋里、康世恩为首的广大石油干部并不以为然,余秋里甚至直言:“我是石油部长,当然以油为纲!”所以,大庆石油大会战不仅是在极其困难的时期、极其困难的地方、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展开的,也是在国内外各种舆论压力下展开的。但是,参加石油大会战的领导和队伍并没有因此而犹疑和动摇。突出石油这个主业,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单位,在什么情况下都十分明确而坚定;在大庆油田,无论什么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统统以“油”为上,以“油”为先,为“油”服务,为“油”奉献,这始终是大庆人的铁律和天条。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一切思路、韬略和出路都要以突出石油为准,都要为主业的进步而左右。

“一穷二白”不气馁,千辛万苦搞石油。毛泽东主席把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贫困落后面貌概括为“一穷二白”。大庆的石油大会战就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展开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工农业产值才只有46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0亿元,农业总产值326亿元,原油年产量才只有12万吨[1],到1959年末工农业产值也才达到241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630亿元,农业总产值783亿元,原油年产量也才只有370万吨[2]。 由此可知,当时的国民经济基础何等薄弱,财政何等紧张,物质何等匮乏。但是,大庆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穷则思变,变则思进。对于石油大会战信心更足,士气更高,斗志更旺。为了石油,老会战们头顶青天,脚踏荒原,抗酷暑,战严寒,风餐露宿,特别是吃不饱肚子,饥肠辘辘,营养不良严重浮肿,在生存的危机关头勒紧腰带咬紧牙关铁心会战,千辛万苦搞石油,披荆斩棘创大业,艰难之中不孤立,八方支援搞石油。上世纪60年代初,大庆石油大会战方方面面都充满了矛盾和艰难。但是,石油大会战并不孤立。上自党中央,国务院,甚至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亲自关照、亲自出面协调,棘手问题特批特办;下至相关省市县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热心支持、大力支援;特别是解放军、财政部、地质部、铁道部、计委、经委、建委等国务院相关部委积极支持、鼎力协助;玉门、克拉玛依、四川、延长、青海等各油田更是责无旁贷,队伍派最好的,设备给成套的,全力支援大庆石油大会战。所以,大庆石油大会战既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案例,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体现;既是发扬社会主义大协作风格的光辉典范,更是公有制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大庆油田主业的发展进步,是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搞石油的劲歌,是千辛万苦拼搏创业搞石油的凯歌,是各方支援密切协作搞石油的颂歌,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崛起之歌。

大庆的进步,是注重人文的进步。大庆石油大会战始终重视人文精神的建设,特别是石油大会战初期的艰难时期,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价值观念的趋同,构建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所谓价值,就是人们对事物之作用的评价和看法,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有物质的价值,也有精神的价值;有人的价值,也有事的价值;有个体的价值,也有群体的价值;有正面的价值,也有负面的价值;有现实的价值,也有潜在的价值;有有价价值,也有无价价值。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也能够从价值的角度、用价值的尺度去观察和考量。个人价值主要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系满足自我需要而言;社会价值系满足国家、单位、他人需要而言。价值观念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决定着人们的态度和行动。会战初期,尽管没有谁明确提出过进行所谓价值观的教育,但是那时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对会战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主要内容是政治时事,形势任务,爱国主义传统,雷锋、王铁人等英雄事迹,特别是普遍开展的学习“两论”和“老三篇”活动,使得当时队伍中的政治气氛非常浓厚,士气十分高涨,这对于老会战们价值观的形成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那样的艰难困苦中,老会战们从干部到工人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国家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需要;想到的是如何干得好、干得多、干得快,而不是个人如何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他们天天想,日日盼的是早日拿下大油田,以缓解国家急需石油的燃眉之急,而不是个人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了早日拿下大油田,他们心甘情愿地忍饥挨饿,拼命大干。老会战们以满足国家需要为主的社会价值几乎达到100%,以满足个人需要为主的自我价值几乎为零!老会战们简直达到了社会价值之极限的崇高境界!要知道,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现实表现。由于老会战们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高度趋同,大家面临着共同的形势和任务,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几乎不存在个人的利益诉求。人际关系很简单,上下左右就是组织关系、工作关系和感情关系。用当时的话来说,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都是工人阶级的兄弟姐妹,没有任何根本利益冲突,不存在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彼此互帮互学以诚相待。大会战虽然又苦又累又紧张,又饿又难又棘手,但是,会战队伍充满了温馨和谐,团结友爱,让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那种亲密、纯净、温暖甚至神圣的氛围,处处洋溢着的是老会战们苦中的甜,累中的乐,难中的搏!令老会战们至今不能忘怀。

注重信仰、理想的健康,建设文明高尚的伦理道德。信仰是人生行动的指南,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而伦理和道德则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其作用相当于当今计算机中的软件功能。从信仰的坚持到理想的实现有一个艰苦的奋斗过程,奋斗的过程就是一系列行为和行动的有效积累。然而,只有正确的行为和行动才能形成成功的积累,进而实现理想的奋斗目标;错误的行为和行动只能产生负面的积累,因而无助于理想奋斗目标的实现,甚至使其半途而废。只有文明高尚的伦理道德才能确保人们行动和行为的正确无误。大庆石油大会战中各级组织和领导十分注重员工树立正确的信仰和理想,养成文明高尚的伦理道德。对于广大党员,有“三会一课”等严格组织生活作保障;对于广大干部,有干校、组织考核和民主评议等长效机制起作用;对于广大员工有日常学习,正规培训和主题教育等各种活动的有效开展,特别是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持续开展,对大会战队伍伦理道德建设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大庆油田的广大员工,特别是老会战们的信仰集中而坚定:政治上坚信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思想上笃信以“两论”为代表的毛泽东思想;理想明确而高尚:早日拿下大油田,甩掉石油落后帽子。由于老会战们信仰的集中而坚定,理想的明确而高尚,形成以“三老四严”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必然是文明而崇高的。以“三老四严”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虽然产生于大庆石油大会战,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然而,其先进程度和文明水平都远远超出那个时期和那种体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能够严格恪守“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准则的人,才真正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在工作中能够做到“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人,才真正是一个高标准的人,高素养的人,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尤其需要提倡和发扬以“三老四严”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其实,当前社会方方面面,许许多多的不良现象、不正之风等大都在伦理道德上与“三老四严”相悖有关。“三老四严”应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注重敬业精神的提升,培养出类拔萃的劳动技能。为了不断提升员工的敬业精神,大庆油田有许多行之有效、针对性很强的具体做法。比如,对于新入厂的职工进行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入厂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明确“进了大庆门,就要当好大庆人”,按照组织和领导的要求,高起点、高水平地树立大庆式的敬业精神,苦练劳动技能,成为合格的岗位员工;对于岗位上的员工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表扬为主,充分肯定每个员工的积极表现,及时发现和表扬员工们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看到成绩,受到鼓舞,扩大优势,进一步增强敬业精神,努力提高劳动技能水平,成为优秀的岗位工作者;对于做出成绩表现突出的员工,肯定他们的作为,宣传他们的事迹,总结他们的经验,乃至通过“评比选树”活动评为先进,树为典型,成为员工的榜样,队伍的旗帜,引导广大员工普遍进入敬业精神的新境界,以卓越的劳动技能不断创造出优异的工作成绩。

大庆油田人文的关怀和进步,充分体现了人际关系构建的和谐化,伦理道德建设的文明化,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化。“三化”的人文进步给人以温馨和厚爱,给人以尊严和圣洁,给人以激情和能力。“三化”的人文进步虽然是计划经济、大庆石油大会战时期的成功实践,然而,其魅力至今不减,其意义远非往昔,对于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文进步也有超乎寻常的积极意义。大庆的进步,是立足科技的进步。大庆的石油大会战是隐蔽性极强、开创性极强、风险性极强的庞大系统工程。实施这场史无前例的石油大会战的艰难程度是空前的,既需要硬实力更需要软实力;既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更需要高度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特别是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技术,甚至是大量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大会战实践对科技进步的要求十分强烈和迫切。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石油大会战来说,科学技术就是第一战斗力。所以,大庆石油大会战始终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特别是高度重视科技意识的增强、科技体制的先进和科技研发机制的强劲,进而实现石油科技的快速而持续的突破性进步。

把冲天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创造先进的科技意识,开启科技进步的不竭之源。大庆油田从石油大会战一开始就明确提出“把冲天的干劲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这是非常清醒、非常明智、非常科学的提法。所谓“非常清醒”,是说石油大会战一开始就不是领导组织者的头脑发热,就不是“大跃进”式的大轰大嗡,而是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的大规模科学实践;所谓“非常明智”是说大会战既强调“冲天的干劲”——没有“冲天的干劲”就没有强大的会战动力,又强调“严格的科学态度”——没有“严格的科学态度”就容易发生“大跃进”那样的左倾蛮干倾向,这就从指导思想上有效防止了“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的发生;所谓“非常科学”是说强调这种“结合”,就卓有成效地把冲天干劲“结合”到科学方法上,“结合”到科学研究上,“结合”到第一性资料上,“结合”到把握客观规律上,“结合”到科技进步上。石油大会战的实践雄辩地说明,只有劳动者把冲天干劲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把握行动的正确方向性、明确目的性和积极效果性,才能在实践中开启科技进步的活源之水,才能持续产生先进的生产力。

把技术民主和“三结合”方式结合起来,创造先进的科技体制,集中科技进步的灵感和智慧。大庆油田早在1960年初就明确提出实行企业管理中的“三大民主”,即政治民主、生产技术民主和经济民主。特别是生产技术民主,这是非常宽松、非常开放、非常高效的做法。所谓“非常宽松”,是说1960年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初期就建立了从总部到基层的健全的科技管理系统,而且明确提出实行技术民主,并且制定了“五级三结合”技术座谈会等一系列技术民主实施制度。在技术座谈会期间,与会者可以广开言路,各抒己见,甚至争辩得脸红脖子粗,气氛十分热烈;所谓“非常开放”,是说在日常生产科研工作中,无论领导,技术干部还是岗位工人,人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关心乃至参与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技术人员同生产实际、同工人群众经常保持着零距离接触,随时随地保持着生产技术信息的畅通无阻;所谓“非常高效”,是说技术革新,技术研发,技术进步最需要灵感和智慧,而实行技术民主和“三结合”方式的有机结合,无论从空间上,时间上,还是从信息通道上都为绝大多数人智慧的集中和灵感火花的闪现提供了广阔有效的平台。大庆石油大会战的实践充分说明,技术民主和“三结合”方式结合的先进科技管理体制,是大庆油田科技进步的基础之本,既充分发挥了科技人员的主力军作用,也充分调动了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动用了科技进步的一切资源,使科技进步蓬勃发展。

把立足实践和自主研发结合起来,创造先进的科技机制,走科技创新之路。众所周知,大庆石油大会战是“两论”起家,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特别是在苏联专家全部撤走的大背景下十分强调科技发展走自力更生、自主研发之路,这是一条非常便捷、非常管用、非常阳光的途径。大庆的科技进步紧密结合会战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为油田生产建设服务。生产和科研有机互动,生产催着科研,科研牵着生产;生产中的难点就是科研工作的重点,生产中的难题就是科研中的课题;科研工作的每一点进展都是生产建设的每一大发展;生产是科研的根基,科研是生产的翅膀;生产科研互为依存互为促进,一步一重天,步步在登攀。生产无止境,科研无尽头,既便捷,又管用,更阳光。无论生产和科研都能够在科技进步的自主研发之路上,向更新的领域,更高的水平,更高的境界迈进。大庆油田立足科技的进步,充分体现了以先进的科技意识为科技进步的不竭之源,以先进的科技体制为科技进步的丰厚之本,以先进的科技机制为科技进步的强劲之势,形成了以科技的蓬勃发展引领油田持续辉煌的企业发展模式。这一先进的企业发展模式,不但对于大庆油田的持续发展乃至建设百年油田至关重要,而且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工作的尽快转型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大庆石油大会战半个多世纪以来,坚持发扬以学习求进步的精神,既改变着个人,也改变着企业;既改变着主观世界,也改变着客观世界;既改变着硬件,也改变着软件,整个油田、整个地区都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着……

大庆油田的辉煌发展史充分说明,学习和进步两个精神要素的组合,是最为符合实际的组合,符合一切事物的存在法则;是最为本质的组合,揭示一切事物的生存本质;是最为科学的组合,体现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学习求进步的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超越的精神,而且是一种文明的超越精神,坚持和发扬以学习求进步的精神,可以超越前人,超越权威,超越自己;在特点上是一种普适精神,而且是一种无障碍的普适精神,无论什么人种、什么民族、什么信仰、什么国度、什么条件、什么时候,都可以通过发扬以学习求进步的精神拯救自己、提升自己、发展完善自己;在时空上是一种永恒的精神,而且是一种鲜活的永恒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学习永远使你领悟新鲜感,进步永远使你享受成就感,以学习求进步永远使你不断收获幸福和快乐!

[1]李默主编.新中国大博览[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3:18.

[2]李默主编.新中国大博览[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3:07.

〔责任编辑:王乐群〕

D64

A

1002-2341(2010)04-0019-06

2010-07-12

韩福魁(1943-),男,辽宁绥中人,原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

猜你喜欢
大会战会战大庆
李大庆
马恩河会战(下)
马恩河会战(上)
扎实做好双减双抢 坚决打赢三秋会战
甘肃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百日大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梧太公路建设大会战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第一次完胜的大会战——湘西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