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河南省自然灾害特点及原因研究

2010-08-15 00:55武艳敏
关键词:灾荒河南河南省

武艳敏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河南省自然灾害特点及原因研究

武艳敏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国民政府时期的河南连年灾荒,多灾并发。灾荒不仅破坏了河南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河南社会动荡和经济凋敝。考究河南灾害严重的原因,除了河流较多、气候过渡性明显的自然因素外,最主要的是水利废弛、栽种比例失调、农村经济的破败。今天,大力发展经济、调整并优化种植结构比例、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利灌排设施建设应是历史提供给河南防灾减灾的经验和教训。

国民政府;河南;自然灾害;特点;原因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灾荒最频繁、最严重的时期,河南却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在灾荒发生的频度、广度还是强度上,河南均较其他地区更为严重,是一个全国罕见的“集灾害之大成”的省份。即使到今天,河南仍是一个灾害多发区。灾害发生必然带来严重的经济衰退,阻碍河南经济发展的速度,影响河南经济腾飞和中部崛起战略的进程。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历史上河南自然灾害特点、原因、影响分析,探寻那些可以人为干预减少灾害发生的因素,为河南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一、灾荒的特点及影响

灾荒在中国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故被外国人冠以“饥荒的中国”[1]。时人董时进称灾是中国的特产[2](P11-12)。位于华夏腹地,扼九州通衢的河南省更是灾荒频发地之一。宋时有郑侠流民图,明时有杨东明灾民图,均为河南凶岁多灾之铁证。随着民国初建,时间推移,河南省的灾荒却日见增多,1927—1937年短短的十年之间,河南省无一年不灾,而且是多灾并发,面积广大。

(一)从灾荒的频度和广度考察

河南省的灾荒具备下列特点:一是无年不灾。自国民政府成立以来,没有一年没有灾荒,而且灾种较多,水旱交乘、风雹相夹,疾疫乘之,其中水旱灾更为突出。二是灾区广大。按照这一时期河南为112县来看(当然,在这期间曾增设或裁撤一些县份,但总体上说,河南大致维持在112县的行政区划),每年受灾区域平均占全省区域的55%以上。据此可见河南省灾荒之严重。

(二)从灾害的烈度和强度上考察

每一次的灾害都必然会造成大量的灾民和广大的受灾面积,财产损失也是巨大至极。如1928年,据官方资料,该年河南灾民人数为401万余口。而1929年3月16日《申报》的一件调查材料称共有灾民761万余人[3](P202)。1931年,据河南省赈务委员会的统计,该年被水成灾县份共77县,溃决河流共120余道,被灾面积达426 689平方公里,财物粮米损失约25 385.234元,淹没田禾3 360余万亩,被灾人员940万余口,待赈灾民610万余口[4](P1)。1933年,黄河决于豫冀南北,水灾严重。据黄河水灾委员会调查,河南被灾面积1 923平方公里,被灾较轻区域尚未在内[5](P3)。仅此数例,足以说明灾荒破坏力之强大。

当然,灾荒在造成大量灾民和财产损失之外,还带来其他自然和社会的影响:第一,造成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其主要表现在森林植被的破坏和土地的盐碱化。随着灾情的日益严重,粮食日渐缺乏,到了有价无粮之时,森林、树木便成为灾民袭击的对象,从树叶到树皮,全都成了他们充饥的“食品”,于是,整个灾区进入到人视野范围之内的,便是濯濯童山。1928—1930年旱灾中的南阳,灾情最重,延绵数百里,耕牛宰绝、有树无皮[6](P133)。森林的缺少,使得涵养水土、调节气候的能力大减,带来日益恶化的环境后果。史沫特莱1929年访问中国,对河南饥荒造成的环境后果作出了直观但却深刻的描述:“饥饿所逼,森林砍光,树皮食尽,童山濯濯,土地荒芜。雨季一到,水土流失,河水暴涨;冬天来了,寒风刮起黄土,到处飞扬。有些城镇的沙丘高过城墙,很快沦为废墟。”[7](P48)而黄河水灾过后,则往往水退沙积,田地即成荒废。据30年代中期的调查,开封等23县,单就斥卤不毛之盐碱荒地估计约有173 700余亩[8](P3)。第二,经济凋敝、社会动荡。每一次大的灾害,都带来人口的大量死亡,以至于无法统计死亡的准确数。同时,灾荒还造成大量灾民的离村运动,据1935—1936年对晋冀鲁豫的调查表明,农民离村出走的主要原因“以水、旱、匪等各种灾患及因贫困而生计困难者为特多”[9](P172)。被迫离村农民的增多,必将造成荒地的大量增加。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统计司估计全国荒地面积为1 177 340 261亩,其中河南有72县呈报,荒地面积331 777亩[10](P131)。除了上述对生产力的极大破坏、造成农村经济凋敝之外,灾荒还极易引起社会的动荡。河南地区土匪很多,与连年的灾荒有很大关系。河南省流传的民谣“水、旱、蝗、汤,河南四荒”。据夏明方的考证,“汤”非专指抗战期间驻扎此地的国民党军队首领汤恩伯,而是原指土匪,早在抗战以前已广泛流传,它反映的是水、旱、蝗灾害与土匪之间的关系[11](P295-304)。

总之,频仍的灾荒,给河南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得这一时期的河南就在灾荒——贫困——灾荒这种恶性的因果中循环往复、艰难挣扎。

二、灾荒的成因

统观这一时期河南灾荒多发的原因,不外自然和人为社会因素两种。

(一)自然因素

河南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由南向北处在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于大陆性气候,是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过渡性明显,季风影响强烈,天气变化剧烈,对人民生活、生产不利。全省多年平均降水为780毫米,降水年内分布不均,降水量的年际变幅大,容易导致水旱灾害。从地形看,河南地势西高东低,正处于第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西部山脉与水汽入流呈迎风坡态势,气候受地形的影响更加剧烈,灾害性天气频繁[12]。河南河流较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70多条,超过5 000平方公里的有16条,分属黄河、淮河、海河、汉水四大水系。而河南水灾的主凶为黄河。黄河流经河南,省内干流全长700多公里,自孟津以下逐渐形成“悬河”,河床甚至高出两岸地面达8—9米,专恃两岸堤防为之约束,容易造成水灾。从历史情况来看,黄河平均两年一决口,百年一改道,三分之二的决口和改道发生在河南境内。另外,淮河也是河南最大的水系,省内干流全长340多公里,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52.8%,其支流众多,每遇大水,易酿洪峰、洪涝等灾害[12](《第三章》)。

(二)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固然有相当的影响,但考诸史籍,就会发现架乎自然条件之上的还有最根本的人为社会因素的存在。具体到河南省,其人为社会因素大致有以下方面。

1.水利废弛

所谓“水利”,学者们将其定义为:凡用人为方法控制或利用地面水或地下水以防洪抗旱。所以,灌田放淤、利运给水、修筑堤防、疏浚河流等都包括在内[13](P163-164)。在汉代时,井水灌田比较普遍,沁阳、洛阳等地发现了用于农田灌溉的水井群。而利用水渠引水灌溉,河南当属全国最早地区之一,但到了元、明、清时大型灌溉发展进入衰废时期。“河决沙淤,故渠淹没”,“故但有泄水沟渠,以求水不为害而已”。此时河南水渠灌溉体系多已废弃,人们不求有灌,只求无涝,以消极排水为主。进入民国时期,河南的灌溉事业更是一落千丈,几无可提[14](P25-26)。国民政府当局也认识到水利为要政,但是长时期以来,水利机关漫无统制,致使事权无法统一,加上经费短缺,政局动荡,致使堤坝年久失修、河道疏于管理、河工形同虚设、旱涝防治不力[15](P164)。时人也多有水利颓败遭致水灾的言论。1933年黄河决堤,河南省赈济委员会痛心地指出:“窃念民之受灾,由于水害,而水之所以为害者,皆河渠不治之厥也。”[16](P55)

2.地亩中栽种品种比例失调

地亩中出产品的多少与食物需要的多少,其数目需略成正比。经济作物栽培面积的增扩,必然侵夺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如豫中地区的高粱栽培,也随着烟叶栽培的扩大,日益萎缩[17](P213)。本来北方五省无论哪一省,若是把地亩之十之六七种成麦米等可食之东西,不特不患不足且有余。种棉与种鸦片及烟草,虽可获厚利,但食物却无形中缺乏了,丰年时尚可以棉易粟,荒年不得一饱的情况就司空见惯了。因此,《申报》就认为导致1928—1929年豫陕甘奇荒的原因,即是经济作物——鸦片的大量种植[18]。美国红十字会调查,将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也归于罂粟的种植。

不可否认,经济作物的种植,自然比粮食作物经济收入较高,但是它受到气候、交通运输状况、国际环境和国内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却远较粮食作物为高,风险更大,远至美国罗斯福总统对于美棉统制白银购麦的一举一动[19](P2),近至市场收购状况都关系到农民的生活。粮食为活命之源,商品为购买力所自出。无商品作物,其祸不过赤体淡食;无粮食作物,一遇灾荒,势成饿殍。因此,尽管经济作物可能会给农民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帝国主义的残酷掠夺和国内市场极不稳定以及天灾频繁的现实情况下,小农制的农村,先谋粮食之自给才是避免冻馁饥饿的上策。中国经济学社的同仁们在救灾意见书中还曾将厉行禁烟,以增加种植五谷之田亩,作为救灾治本之策[20](P41)。

3.农村经济的衰败

鉴于农村经济衰败,关于复兴农村,挽救农业的呼声在民国也是不绝于耳,在整个农村经济普遍趋向衰落的过程中,河南省亦不例外。从每年平均收支来看,根据河南省土地委员会调查,民国二十年间该省十一县自耕农每年平均每户收支不敷8.85元,半自耕农收支不敷为72.49元,佃农收支不敷为102.38元。河南农户中无论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皆收支不敷[13](P160)。

从农民人均耕地看,时人对农民维持最低生活的标准作过估计:据白克尔的估计,北方农村农民维持最低生活的标准为21亩[21](P74)。而华洋义赈会调查农村经济结果,认为农民维持最低生活的标准为25亩。北平医校的教授研究结果为农民维持生活的最低标准为需拥有近30亩土地[22](P18-19)。因各地生活程度不同,自有出入余地,假定以白克尔最低的估计,据1933年春夏间对平汉沿线农村的统计调查所得河南人均耕地数:总体平均自耕农为3.4亩、半自耕农为3.6亩、佃农为3.32亩[19];每户平均以5人计算,则每户农民平均耕地均不到21亩,可知,河南农民大体上连最低生活标准都维持不了。

耕地面积已呈严重匮乏现象,而其分配又极不平均。据1933年内政部对河南66县土地分配状况的调查,发现拥有土地十亩以下的户数,豫东24县占30%,豫西8县占70%,豫南17县占66%,豫北17县占55%。可见河南各地都是以拥有土地10亩以下的户数最多[13](P161-162)。而就个别地区,拥有土地10亩以下的户数更多。据冯紫岗等对南阳的调查,占地在10亩以下的农家,竟达72%,如按此标准,则南阳生活于贫穷线下的农民,要在80%左右[23]。由此可见,豫省农民生活之穷苦。

由上述可知,河南农民平时能得三餐一饱已属万幸,若遇荒年自然无法抵抗。当然,这种农村经济的衰败与灾荒的发生有时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因果的。

另外,还有吏治的败坏、地方官吏的横征暴敛、长期的战争、森林植被缺乏等因素也是导致灾荒发生或加剧的原因,这里仅作提示,暂不详论。

总之,河南省的灾荒频发固然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因素,如雨量集中在夏季、地形西高东低、黄河本身的特殊性等因素,但水利废弛、种植作物比例失调、整个农村经济的衰败、长期的动荡、吏治败坏等社会因素更是灾荒发生的主凶。

三、结语

历史研究的冲动,往往源于现实的需要。对民国河南自然灾害特点、原因和影响的考察,目的是以史为鉴,鉴往知来。

首先,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国富民强是抗御自然灾害的根本。通过对河南灾荒发生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不管是水利的废弛、地亩中栽种比例失调,还是农村经济的衰败,归根溯源都与经济发展有关。水利机关之所以废弛,最重要原因是经费短缺、民穷财尽;栽种比例之所以失调,是农民力图改善其拮据的经济状况;农村经济的衰败更是经济不发展的显明体现。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才是减少灾荒发生机缘的根本举措。

其次,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经济作物虽然远较粮食作物收入为高,由于其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不但负担着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面临着全国相当数量人口的粮食供应问题,必须安排调整好种植结构,避免灾难来临时有价无市、粮食供应不足的局面。

再次,加大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水利灌排设施的投入。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人为干预减少灾难发生的频率或将灾难损失减少到最低。从上述原因的分析看,改善农村水利灌排设施荒废现状,加大水利灌排设施投入力度,基本保证旱能浇灌、涝能排水的需求,是改变靠天吃饭的重要环节。当然,大力造林营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同样对减少灾害,尤其是风沙灾害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防灾减灾的经验与教训,仅是其中一部分,但已足以给人启迪,希望能给河南今后经济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1][美]马罗立.饥荒的中国[M].吴鹏飞,译.上海:民智书局,1929.

[2]董时进.论灾[J].独立评论,1935,(16).

[3]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4]河南省振务会编.二十年河南水灾报告书[R].河南省档案馆藏:A大类B6属类587,1931.

[5]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编.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报告书[R].中华书局,1935.

[6]夏明方.20世纪中国灾变图史(上)[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7][美]史沫特莱.史沫特莱文集(第一卷)[M].袁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

[8]河南省整理水道改良土壤委员会改良碱土试验场第一年试验计划[Z].上海: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Q397-24-66.

[9]农情报告[J].1936,4(7).

[10]邓拓.邓拓文集(第二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11]夏明方.民国时期的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2]河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专著编辑委员会编.河南水旱灾害[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13]叶飞鸿.河南省的灾荒[J].国史馆馆刊(副刊),1992,(13).

[14]张民服.河南古代农田水利灌溉事业[J].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5).

[15]赵靖.穆藕初文集[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6]江沛.三四十年代的灾荒与华北农村社会[M].北京档案史料,1992.

[17]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G].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18]申报[N].1931-6-30.

[19]陈伯庄.平汉沿线农村经济调查[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所,1936.

[20]中国经济学社.救灾意见书[J].东方杂志,1931,(22).

[21]李树青.中国农民的贫穷程度[J].东方杂志,1935,(19).

[22]张镜予.中国农民经济的困难和补救[J].东方杂志,1929,(9).

[23]冯紫岗,刘瑞生.南阳农村社会调查报告[J].国际贸易导报,1934,(4).

Abstract:There were many natural disasters in Henan province during the Kuomintang Regime Period,which not only destroyed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also caused social unrest and great economic recession.When probing into the reasons,in addition to natural factors like great number of rivers and evident season changing,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lie in the breaking down of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unbalanced plants and poor rural economy.Today,important lessons have been drawn from the history to vigorously develop economy,adjust and perfect planting structure,lay empha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infrastructure,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in particular in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Kuomintang Regime Period;Henan;Natural disasters;Features;Reasons

Study on Features and Reasons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Henan Province during the Kuomintang Regime Period(1927-1937)

WU Yan-min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0,China)

K258.1

A

1008—4444(2010)04—0101—04

2010-05-20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302)。

武艳敏(1973—),女,河南开封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

(责任编辑:刘 明)

猜你喜欢
灾荒河南河南省
在国民党灾荒统治下的饥饿大众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叙述·立场·记忆:戏曲文学中的灾荒叙事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