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态林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0-08-15 00:55
关键词:树种造林河南省

宋 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河南省生态林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宋 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河南省环境压力日趋明显,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统计表明,全省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21位,水土流失面积4 470万亩,每年土壤流失量达1.2亿多吨[1]。而实践证明,林业的发展,对于提高资源承载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因此,加快河南生态林业建设,优化生存空间,符合河南省情、林情,是发展现代林业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工作,是河南生态省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河南省生态林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河南省生态林业建设的现状

“十五”以来,河南省森林资源持续增长,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一批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高标准平原绿化、防沙治沙、通道绿化等省级林业工程成效显著;经济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花卉和绿化苗木等种植面积快速扩张,木材加工经营企业、国家级及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数目不断增长,林业产业效益良好;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区划界定了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省级公益林,在多个地市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立了数十个各类自然保护区,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和典型生态系统大多得到了有效保护。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平原地区形成的点、片、带、网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有效抑制了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随着山区森林植被的恢复,水土流失面积也逐步减小,强度减轻,地质灾害明显减少,城镇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好转,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河南省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态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根据河南现状来看,目前的造林成本平均每亩大约为500元(包括树种、人工、管护等多项费用),而在某些山区,立地条件差,可达到平均每亩700元。另一方面,林业生态建设中林木的管护任务更加重要。目前,河南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为4.75元/亩,却承担着护林员工资、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补植补造等五大任务,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①相关数据由河南省林业厅及河南省有关市、县林业部门提供。。

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彻底。其一,一些地方机制落实不到位,因产权不明或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的毁林事件依然存在,该栽树的地段栽不上树;其二,一些地方的新造林,特别是沟河路渠植树和农田林网新造林,尚未按要求落实林权,树木权属不清,造成林农幼树管护积极性不高,管护不到位,不能保证成活,部分地段“年年栽树不见树”;其三,一些偏远山区广大林农的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难以得到保障,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起来,林地的巨大潜力还未充分释放出来,山区资源开发不到位,当地农民仍处于贫困状态。

三是林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林地与耕地之间存在矛盾。根据省市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在实施造林绿化的过程中,新造林地要占用农民一部分耕地。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保护耕地,对耕地转换为林地却没有依据。由于近年来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惠农政策、粮食补贴等的出台使农民种粮收益大大提高,远高于造林所获得的补偿收益。在平原粮食种植区,农民缺乏造林积极性,而地方政府又必须完成通道绿化任务,林地矛盾日渐突出。

四是树种结构单一,能源种苗紧缺。树种的选择中,以阔叶树为多,乡土树种运用不够,而阔叶树种则以杨树为主,结构比较单一,林分稳定性差。优良乡土树种臭椿、苦楝、白榆、柳树等苗木略显不足,经济林树种薄壳核桃、优质小杂果等苗木短缺,园林绿化树种高规格苗木较缺,特别是生物质能源树种黄连木、油桐等树种苗源紧张,

五是基层林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个别乡镇林业站人员配置不合理、来源复杂,很多为非林业专业人员,人员技术水平大打折扣。这和现在日益增加的林业任务不相适应。甚至还有些乡镇基层没有林业工作站,给林业技术服务带来很大的不利。

六是造林进展不平衡。首先,由于环城绿化、村镇造林起步较晚、进展较慢,广大农村地区农田林网建设差距大、标准低,因此,城市与农村的造林绿化存在明显差异。其次,各地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地势存在差异,影响了造林进展。由河南的地势特点所决定,南部、西南等山区原有森林覆盖率较高,林相比较整齐,造林任务相对较轻;而中部、北部丘陵区和一般农区森林覆盖率偏低,林相较差,造林任务较重。再次,不同地区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投入不尽相同,财政相对好一些的地区投入势必多一些,反之则相对少一些,从而使不同地区间造林进度和质量产生了较大差异。

二、推进河南省生态林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坚持用生态文明思维规划林业建设与发展,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提高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把关系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重大项目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置于生态合理性平台上进行研究和思考,把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置于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围之内,避免出现单纯依靠资源投入增加经济总量、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2]。

(二)加大投资力度

生态林业的建设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投资是否落实到位。建议国家和省政府根据各地林业工程项目大小、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等合理分配投资,并在工程进展中根据工程进度以及工程实际造价,适时增加投入。各地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优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环境,采用独资、合资、联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积极吸引各种社会主体投资林业开发。而从长远来看,要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建立、健全多种类型的林业发展建设基金,建议林业部门与金融部门联手,依靠其强大的资金支持,设立、健全地方林业发展建设基金。

(三)深化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林权制度改革

一是深化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今后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进一步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提高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加快对山区、平原天然林和荒漠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商品林业按照基础产业进行管理,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政府给予必要扶持。凡纳入公益林管理的森林资源,政府要以多种方式对投资者给予合理补偿。二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要调动林权所有者的造林积极性,加快林权证的发放,要在明确林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活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允许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流转。

(四)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建立、健全林业产业扶持政策,采取林业政策性贷款、财政补亏以及对林业实行轻税赋、低收费的税费政策,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改造低产林,向上级林业部门争取适量的低产林改造采伐指标,同时,筛选适应河南及市场经济的优良用材林树种,加强树种结构调整,扩大混交林、珍贵用材树种的比例,提高林分质量。从经济上、产业政策上继续大力支持各地的林浆纸一体化以及林板一体化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果品、药材、竹笋等林副产品的深度加工业,壮大和发展林化产业。此外,建议河南各地考虑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经济。

(五)依靠科技开发林业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积极争取和推进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努力培养一线的创新型人才,为全面支撑生态林业建设提供保证。当前,河南亟需补充基层林业科技工作者。建议成立由林业科研、教学、管理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生态林业建设科技支撑专家组,并建立健全县级科技推广机构,形成完善的科技支撑网络体系,针对区域特点,提供关键技术。同时,围绕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加速成果转化,引领新兴产业。

[1]田宜龙,徐忠等.大步迈向林业生态省[N].河南日报,2009-9-28,(13).

[2]张维.浅谈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2).

猜你喜欢
树种造林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