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民办高校团组织建设现状调查

2010-08-15 00:55王爱丽
关键词:团干部团员团组织

王爱丽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450064)

河南省民办高校团组织建设现状调查

王爱丽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450064)

民办高校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将广大青年培养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目前,民办高校均建立了团组织,但团组织机构设置不够完善,团建工作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团干部队伍力量薄弱。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应加强对民办高校团建工作的宏观指导,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团建工作的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民办高校的团建工作。

民办高校;团组织;团组织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高度评价了青年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创造的辉煌业绩,充分肯定了共青团为实现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做出的突出贡献,并指出各级团组织一定要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把广大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党的任务努力奋斗,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团中央、教育部党组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团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稳步推进民办高校团的建设。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普通高校一样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民办高校是一个传播知识、创造知识的重要社会组织,也是培养和输送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社会组织,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格局中又承担着教育引导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的重要职责。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共青团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解河南省民办高校的团组织建设现状,课题组于 2008年 5月~11月对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科技学院、郑州华信职业学院、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商丘科技学院、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校、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嵩山少林武术学院、郑州经贸职业学院、郑州交通职业学院 11所民办高校团的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经调查,民办高校团组织工作既具有自身的特点,又有一些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对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团组织建设做出前瞻性的研究和思考。

一、当前民办高校团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办高校共青团机构设置不够完备

民办高校由于起步较晚,共青团组织机构设置还不够完备,专职团干部数量不足,共青团组织也被合并在学生工作部门。共青团中央与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规定:“不得把团的组织机构撤销、合并或归属于其他工作部门”,“在校学生数在一万人以下的学校,校团委专职团干部的编制不得少于 5人;一万至两万五千人的学校,不得少于 9人,两万五千人以上的学校,不得少于 12人。”[1]许多民办高校在机构调整中实行了团委和学生处合署办公,团委书记兼任学生处副处长,各院团委书记由一个辅导员兼任。以团组织建立较早的黄河科技学院为例,全日制本科学生2万余名,专职团干部却只有 5名,其中校团委仅有 5人,兼职人员为 13人。因为人员不足,无法进行团委各个部门的设置。各学院团委书记也均兼任着学生辅导员职务,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因而很少有时间去研究团的工作。

(二)民办高校共青团制度建设还很欠缺

制度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保障。当前,民办高校共青团工作已经由团的建立转为团的建设阶段。在团的建设过程中,团的制度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题组调查的大多数民办高校共青团的学习活动制度较为完善,诸如团支部学习制度、团小组学习制度、团支部活动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推优制度、优秀团员评选制度等,但在其他制度方面还有欠缺,还有部分学校没有建立考勤制度、团委书记学习和进修制度、党建带团建制度、团校培训制度。在团组织活动时间的安排方面,部分学校活动流于形式,或者干脆不开。部分学校的团委书记 (党员)仍不能列席校党委会议。因此,民办高校的共青团制度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才能真正发挥共青团的作用。

(三)民办高校团干部队伍力量薄弱,团建工作没有力度

要把团组织建设为学习型团队,就要培养一支骨干队伍,让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并形成一个优秀群体。民办高校团干部素质与公办高校的相比整体较差。一些民办高校从事团工作的干部大多是青年教师兼任的,许多没有从事过团的工作,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团的建设工作、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活动没有经验,工作开展起来不能得心应手,工作中随意性较大,缺乏对本校团的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重点部署。民办高校的管理因为自身的特点,干部的任用首先从学校行政的需要出发,有的团干部刚上任几星期就调往其他部门,工作常常断线。并且在民办高校负责人的管理意识中,团的工作固然重要,但他们认为院系的一般干部谁都能担当,从而使民办高校团的工作的连续性得不到应有的保证,致使团建工作力度不够,院校团的工作没有特色。

(四)民办高校团员发展力度不够

公办高校团员队伍基本体现了先进性、广泛性和群众性。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团员比例较小,由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团员情况也千差万别。就调研院校来看,几所民办高校的团员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 77%,团员发展的潜力还很大,虽然团组织在团员发展上做了一些工作,但民办高校团员队伍的发展壮大没有及时跟上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离高等教育对团建工作的要求还有十分大的差距。

(五)民办高校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得不够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充分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是团章对团组织的职能定位。按照有关规定,民办高校的团委书记应是校 (院)务委员会委员,党员团委书记可以列席校 (院)党委的有关会议,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讨论。但在调研中得知,有相当多的民办高校团组织负责人 (党员)并未进入高校党委会,致使团组织被拒绝在党组织的大门之外,不能真正同党组织同呼吸、共命运。个别高校不能正确处理团组织和行政决策机构之间的关系,重行政轻团建工作,需要时就把团组织利用一下,反之则放在一边,不能使团组织发挥自身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有的团组织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不积极争取党组织对团的建设的重视和领导,致使高校团的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党建带团建的力度不够。

二、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团建工作的思考和对策

目前,我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正在逐步显现。民办院校也相应地逐步调整自身的状态积极应对,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机遇和新挑战。结合我省民办高校团的建设工作实际,我们提出如下对策。

(一)民办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中央高度重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和民办高校党的建设。2006年 12月,中组部、教育部党组下发了《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各地党委政府正在全力落实,出台了很多诸如挑选德才兼备、熟悉教育工作的党员干部到民办学校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建立督导专员和督学制度、党建工作联络员制度等措施。团组织要抓住民办高校党建的契机,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主动地向校党组织汇报工作。民办高校各级党委应把民办高校团的建设纳入基层党的建设的整体格局之中,争取经费、人员、阵地等保障政策的出台,在党建的带动下扎实推进民办高校团建工作。

(二)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团员骨干队伍

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是团组织抓好自身建设的关键所在。要按照“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以提高工作能力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要针对民办高校学生参与意识、自主意识较强的情况,争取党委支持,采取公开选拔、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等方式,把德才兼备、热爱共青团工作的年轻干部选拔到民办高校团的工作岗位上来,提升其在团员青年中的威信。要继续落实《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团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配强专职团干部,根据民办高校学生规模不断增大的现实情况,积极选聘优秀学生担任团干部。上级团组织要积极为民办高校团干部服务,通过组织参加学习培训、社会考察、挂职锻炼、参观交流等活动,帮助他们提高做好团务工作的能力。

(三)完善团省委党组成员联系民办高校团建工作制度

加强对民办高校团建工作的指导,完善民办高校团建评估标准体系,定期开展民办高校团建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检查活动。继续把民办高校团的工作作为全省团工作的一个重点,认真抓紧抓好。把民办高校团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主管领导亲自过问,机关相关干部也经常深入民办高校调研,密切同基层团组织特别是团员的联系,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帮助基层团组织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山东省选派 24名民办高校督导专员、党建工作联络员正式到全省 24所民办高校赴任,这标志着山东公办高校帮扶民办高校制度的建立。

(四)实施网络建设工程,拓展教育引导服务青年的阵地和手段

我国网民数量达到 2.53亿,其中 30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 68.8%,以互联网为第一信息源的受访青年占到 80%以上。可以说,网络对青年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前,网上联络,网下聚集,成为青年聚集的显著特点和重要途径。我们要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通过网络吸引青年,影响青年,进而有效地组织动员青年[2]。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共青团网络建设的研究和探索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利用精彩的主题使民办高校共青团工作内容丰富化。主题网站内容可以涵盖大部分日常校园生活,可以设立与学生的需求、团的工作相对应的栏目。其次要建立并引导网络社团,使之发挥积极作用。共青团工作进网络势必引发校园网络文化的兴起。校园网络文化既然成为一种趋势,并包容和吸引了各个专业的内容与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和引导网络社团就显得很有必要。要通过学生干部和社团骨干发挥积极作用,因势利导,注意分析反馈情况,及时处理,加强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和超前性。

(五)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促进民办高校团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团属新闻媒体应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三贴近”,深化民办高校团建宣传内容,增加报道容量,创新宣传手段,提高时效性和互动性。团属新闻媒体应广泛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加强对民办高校主旋律的宣传工作,加强对团的重点工作项目的宣传,加强共青团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带动团的新闻报道工作整体活跃。中国青年报刊协会自身建设要不断加强,作用要进一步发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巩固报刊、出版阵地,拓展网络媒体,探索手机、电视、广播等其他大众媒体,更好地发挥校园媒体、企业媒体的作用,努力打造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团属传媒体系。

民办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培养我国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民办高校党政的关心支持下,有民办高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努力,民办高校共青团工作一定能够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一定能够为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 [Z].中青联发 (2005)15号文件,2005-04-08.

[2]卢雍政.在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08-11-06.

Abstract:Private colleges take amajorpart in socialist educational cause,in the aspectof cultivating youth into the qualified constructo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they burden the historical mission.At present,almost every private college has set up the league,however,most leagues’construction are to be improved,the functioning are lack of regulatorymanagement and the leaders are not so strong enough.The league leading organs at levels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croscopic readjustment on constructing leagues,perfect th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constantly in private colleges.

Key words:Private colleges;Organization of the Youth League;Constructing Youth League

(责任编辑:宋孝忠)

The Investigation of Construction Status aboutYouth League in Private Colleges in Henan Province

WANGAi-li
(Zhengzhou Shuqing Medical College,Zhengzhou450064,Chian)

G647

A

1008—4444(2010)04—0150—03

2010-06-07

河南省社科联项目(SKL-2008-103)。

王爱丽 (1977—),女,陕西渭南人,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团干部团员团组织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严管优出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
开卷
团干部须有5种特质
百名专业团干成才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