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Visual Foxpro应用》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

2010-08-15 00:55王文凡王丽娟
关键词:上机考试考核

申 杰,王文凡,王丽娟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 450011;2.郑州大学,河南郑州 451191)

高校《Visual Foxpro应用》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

申 杰1,王文凡2,王丽娟2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 450011;2.郑州大学,河南郑州 451191)

当前很多高校《Visual Foxpro应用》课程的考核仍然采用传统的书面考试方式,且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综合成绩,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针对传统考试的弊端,提出《Visual Foxpro应用》课程成绩评定的新方法,将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上机练习情况都纳入考核范围,增加上机作业,期末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系统,使综合成绩更能体现出考试所具备的导向、反馈等功能。

VF;考试改革;成绩评定;无纸化考试

一、当前高校《VF应用》考核存在的问题

Visual Foxpro(简称 VF)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数据库开发软件,因其采用了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可以大量使用可视化的界面操作工具,直观地建立数据库应用程序。VF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科目,不仅有理论考试,而且有上机考试。就学生参加 VF等级考试的情况分析,上机考试通过率低于理论考试通过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 VF考核方式不科学、不合理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对比分析河南省多个高校《VF应用》课程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后,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由于考核方式采用传统的试卷考试,考核比较多的是对理论知识的识记能力,使得教师在 VF的教学活动中,更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讲授。通常将单个的知识点一一讲解,孤立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没有具体项目开发的案例,这就脱离了系统开发的过程和实际应用的情况,使学生不能真正了解到使用 VF开发数据库系统的全过程,造成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

第二,VF期末考试所考核的理论知识,内容上以传统的填空、选择、简答、编程题为主,缺少真正考察学生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应用开发能力的设计题和实践性强的应用类型题目,更不用说是完整的项目设计题。传统理论考试重结果轻过程,学生的最终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这样造成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了理论知识的识记上,而不是放到具体的综合应用上,也使得很多学生在期末考试前一两周突击背诵,很多平时善于思考经常提问的学生,往往期末考试成绩还不如某些死记硬背的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应用性人才。

第三,传统理论考试方法简单,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的能力,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很多方面的能力是不能通过理论考试体现出来的,比如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学习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有很多通过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所得到的收获,无法体现在考试的结果上[1]。而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恰恰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从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实践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当前很多高校都在尝试进行教学体制改革,比如授课方式更加灵活,不完全拘泥于大纲,课程理论讲授更多地实行案例教学等等,但是很少有考试制度方面的改革。当前河南省绝大多数高校的 VF课程考核仍然是传统的试卷考试,其它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考核也是如此,从考试形式到考试内容等很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体制改革的推进力度。“这样即使教学体制改革再彻底、再全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不能摆脱死记硬背,这从根本上使教学改革失去了作用。”[2]因此,对于VF课程,在进行教学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切实推行考试制度的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索并推行VF课程更科学的考核方式势在必行。

二、《VF应用》新考核方式的探索

考试不仅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而且也是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有效手段。“一般来说,高校考试具有导向 (学什么)、诊断 (学得怎么样)、反馈 (以后怎么教)、评价 (这样教学行不行)、区分 (学生学习优劣)、预测 (学生将来可能的发展)等功能。”[3]考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针对《VF应用》考核存在的问题,不仅要在课堂上探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这种改革在很多高校中已经逐渐推行——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必须进行必要改革,使《VF应用》的考核方式真正体现“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

根据《VF应用》课程的特点,不断丰富考试形式,应该从改革考试过分依赖单一的书面考试方面入手。“学生在某一次考试中所得的分数,只是表示他对该课程掌握的度量,并不完全代表该生所具有的智能水平。”[3]对此提出《VF应用》考核的综合成绩的构成方式,将学生平时课堂回答问题、作业完成情况、上机实验操作等都作为综合成绩的一部分,增加平时成绩在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以减少单一的期末书面考试成绩作为综合成绩所带来的弊端。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也可有效避免部分考试作弊现象[4]。

对于《VF应用》综合成绩的评定,笔者提出这样的模式:学生平时思考提问、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情况,占综合成绩的 10%,平时书面作业成绩占10%,上机实验练习情况占 10%,上机作业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 50%。每一项所占比例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适当优化组合。

平时思考提问、课堂回答问题之所以也作为综合成绩的一部分,因为有很多学生课堂上思维活跃、很富有创新精神,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更主要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角色中转变为“主动发挥自身能力和创造力”的角色,推行启发式教育,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尽管当前很多高校的《VF应用》课程仍会给学生布置相当多的书面作业,但是新的考核方式也不应该将这一部分抛除。利用 VF实现数据库的应用,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分强调动手实践而忽视基本的理论知识,会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所以需要学生平时做书面作业来巩固基础理论。

《VF应用》具有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共同特点,就是必须上机实验练习才能掌握其使用方法,就像学习游泳必须下水一样,仅仅停留在理论识记阶段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践中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法。《VF应用》一般是 2个学时课堂理论教学后安排 2个学时的上机实验,主要验证理论知识的应用方法、实例的结构和算法的正确性,然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完成布置的上机作业。因此上机实验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比重应该比书面作业稍大一些,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

上机作业是比书面作业和上机实验更高层次的应用。目前《VF应用》上机实验几乎都是在做验证性实验,学生对于新的知识缺乏灵活应用和综合应用,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使有学生想设计综合系统,但是对于系统难度、实用性、规模大小也很难把握,甚至苦于没有相关的课题。

在推行案例教学时,每次理论教学可以实现一个完整项目中的某个功能,然后给学生布置上机作业,每次上机作业完成一个小案例的设计,作为下次课教学案例所用到的资源。这样,教师讲授的案例贯彻整个学期,学生每次上机作业完成的小案例连贯起来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如果上机作业和案例教学结合得比较紧密,上机作业的成绩占综合成绩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大。

三、《VF应用》无纸化考试系统

《VF应用》课程考核方式的最大改革,是应用无纸化考试系统取代传统的书面式期末考试,也就是实施类似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考试的方式。采用这种考试方式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学生考试机上安装考试系统,学生考试时,随机抽取到不尽相同的考试试卷,在规定时间内,上机完成考试的各项内容,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基本操作题、简单应用题和综合应用题。其中,选择题、填空题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基本操作题考查学生对 VF各类文件的基本操作能力,包括项目、数据库、表结构、索引的建立、修改,使用向导设计查询和视图、报表和标签,表间关系和项目管理等。简单应用题考查学生对建立一个比较复杂的菜单的能力;自行设计表单、报表、查询和标签的能力;创建、修改和使用视图的能力。综合应用题考查考生对基本操作和简单应用的综合能力,以及给定数据库或表,根据要求生成新的数据库或表的能力。

以上三种类型的题目都需要在预先设定的数据库环境下进行,每种类型题目的设计都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操作环境设置,自动生成考生目录和一些文件,供学生操作;第二部分是对学生的操作要求,即指明要对哪些文件进行哪些操作。

基本操作类题目还设计有自动评分功能,当学生提交结果时自动检测操作结果的正确性并评分。简单应用题和综合应用题需要由教师在考试管理系统中进行评分。这三类题目是设计和编写难度最大的试题,参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题目类型和难度设计,但是题量减半。考试结束后,自动改卷系统根据教师评分完成对试卷的综合评定,给出客观的期末上机考试成绩。

系统规定每个学生的考试时间不超过 120分钟。在离考试结束还剩 20分钟时和 5分钟时,系统会发出提示;当到 120分钟时,系统将自动保存当前结果并退出。无纸化考试系统最后的评分即是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最后按照前面所述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每个学生《VF应用》的综合成绩。通过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综合成绩,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能力、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也能够真正体现考试的导向、诊断、反馈、评价、区分等功能。

VF课程无纸化考试系统初期开发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应用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能够真正实现教考分离,一方面大大减少了教师在出题、组织考试、试卷批改、成绩统计各个阶段中的工作量,使他们可以更专注于教学,通过分析系统统计的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应用 VF开发数据库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结语

随着各个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VF应用》课程的考核形式还在逐步完善中,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推行应用还要做很多工作。课程考核中也有一些因素不容易量化,比如学生平时课堂回答问题和上机练习情况,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渐改进、逐步提高。另外,《VF应用》新考核方式和无纸化考试系统,对于其他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考试改革也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1]陈翠松.浅谈 VB课程考核改革 [J].中国集体经济 (教育培训),2009,(6).

[2]姜艳萍.高校考试制度问题探析[J].黑龙江教育,2008,(7、8).

[3]王建军,许鹏奎.学分制下的高校考试制度改革 [J].社科纵横,2003,(3).

[4]孙永清,石萍萍,徐新宇.浅析当前高校考试制度改革[J].科技资讯,2009,(35).

Abstract:Currently,many universities still adopt the traditionalway ofwriting tests to examine the course of“Visual Foxpro’s application”,and only take the final examination results a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students.This can not reflect the student’s learning,practical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ies.To avoi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tests,a new method of examination to“Visual Foxpro’s application”is presented.The method includes tests of students’scores on both normal learning and computer practice.By increasing assignment of computer practice and adopting paperless examination systems in final exam,the comprehensive achievement can reflectmore guide and feedback functions possessed by the examination.

Key words:VF;Examination reform;Performance appraisal;Paperless examination

(责任编辑:宋孝忠)

Reform Exploration on Exam ination of"Visual Foxpro"in Un iversities

SHEN Jie1,WANGWen-fan2,WANGLi-juan1
(1.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W 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Zhengzhou450011,China;2.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1191,China)

G642

A

1008—4444(2010)04—0175—03

2010-05-24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VF课程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开发”(2007520052)。

申 杰 (1982—),男,河南滑县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机械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上机考试考核
周金应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