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发展合作社 奋力推进农机化

2010-08-15 00:47黄冈市农机局胡平均
湖北农机化 2010年6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具全市

黄冈市农机局 胡平均

近几年,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黄冈市强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效促进了全市农机化事业发展。到目前,黄冈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39个,社员4687个,机具4761台套,固定资产9716万元。合作社年均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8.6万hm2,年收入近800万元。团风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省“十佳农机专业合作社”、并确定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建设单位;蕲春县青石岭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省“十优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 深化认识,确立发展合作社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机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合作社。黄冈作为农业大市和粮食主产区,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农机化,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全市农机化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2007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农机局提出了“发展农机化,合作社先行”的工作思路,这主要基于3点考虑:一是形势推动。黄冈户均土地经营面积小、土地分散经营、种植模式不统一、机具利用率不高等因素,决定了发展农机化,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必须要发展合作社,走机具、技术、资源共同利用、优势互补的路子;二是政策促动。《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湖北省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以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全面实施,为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使创办农机合作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需求拉动。近几年来,全市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在120万人左右,超过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并且呈逐年扩大趋势。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短缺特别是大量青壮年长年离土离乡,使得农业发展的人力不足问题日益凸显,再加上大多数年轻人不愿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更愿意将土地交给合作社代为耕种,从而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创造了市场需求;四是效益驱动。对农民来说,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业机械作业服务,每亩可以节本增收200元左右,并且农民还能抽出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产业,可以为家庭创造更多收入;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来说,从事规模化、社会化的农机作业服务,2~3年就可以收回投资成本,投资回报率高。

2 强化措施,精心培育合作社

(1)创新思路,推动合作社发展。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合作社发展。市、县政府分别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农机化发展的一项主要措施,列入政府重要考核内容。市县农机部门按照“农机大户自愿组合一批、村干部主导创办一批、乡镇农机服务中心领办一批、农机协会转型组建一批”等“四个一批”的工作思路,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和措施,并将合作社建设纳入乡镇“以钱养事”考核范畴;其次,在宣传上关注合作社发展。市县农机部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办农机合作社专题系列报道,大力宣传先进农机合作社的典型事迹,并且每年都以政府名义召开农机化现场会,对先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表彰,邀请市县政府领导到场为先进合作社代表披红挂彩,颁发奖牌,让农机合作社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关心的重点、全社会关注的“明星”。如2010年3月3日,市政府对3年来开展“个十百千”农机化示范工程创建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其中有17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得了表彰奖励。5月12日,市政府又在团风县召开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现场会,向全市推介了团风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明确了全市发展合作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第三,在投入上扶持合作社发展。各级政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作业补贴方式,扶持合作社发展。如团风县政府每年从农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等专项资金中安排20万元,用于农机合作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以以奖代补方式奖励富民、长盛等农机合作社业务联系车3台;罗田县通过补贴机插秧方式奖励东鑫等农机合作社资金5万元,支持合作社扩大作业规模;黄州区奖励幸福农机合作社资金3万元,用于合作社机库棚建设。

(2)落实政策,支持合作社发展。一是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在购机补贴政策上,优先安排农机合作社购机,补贴资金重点向合作社倾斜,合作社购机不受机具数量限制,并且实行累加补贴。2006年以来,全市1.25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其中用于农机专业合作社购机的专项补贴资金就达到3170万元。2010年,全市又有87个农机合作社申领了购机补贴专项资金。黄梅、武穴、浠水、麻城对合作社购买插秧机、油菜直播机还给予4000~5000元的累加补贴;二是落实金融信贷政策。通过各级政府、农机部门牵线搭桥和推介,我们与金融部门协调,解决合作社的融资问题。4月份,我们与市农村信用联社签订框架协议,实现银企对接,向全市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3年提供贷款6000万元,用于合作社购机。目前,已投放信用贷款2500万元,其中团风富民、蕲春青石岭、黄梅文新、红安曙光、浠水散花、麻城圣发等17个农机合作社已经获得了1500万元贷款;三是落实用油、用地政策。5月份,我们与黄冈中石油联合发文,向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发放农机作业用油优惠卡 3500张,每升柴油较市场价优惠0.2元,解决合作社加油难问题;同时,市县农机部门积极与国土部门协调,解决合作社建设用地问题。目前,团风长盛、英山大众等7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按照农村建设用地政策获批机库棚建设用地3.07 hm2。

(3)优化服务,引导合作社发展。一是提供联系服务。我们按照“四个一批”的工作思路,加快合作社组建步伐。在合作社创建上,我们积极协调联系农机大户、种粮大户,鼓励他们联合创办合作社,走合作社经营的路子;在注册登记上,积极和工商部门协调,为合作社注册提供便利服务;在项目承建上,与农业、水利等部门协调,积极推荐合作社承担项目开发建设任务。同时,我们还对合作社逐一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市县农机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每人联系1~2个农机合作社,及时了解合作社的经营活动,将合作社的经营服务成效纳入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是提供信息服务。在春耕、三夏、三秋和冬季农业开发等农忙季节前,各级农机主管部门通过多种媒体及时向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提供农作物种植面积、作业价格、作业时间以及作业需求等市场信息,联系作业用户,帮助组织签订作业合同;三是提供技术服务。充分利用农机部门人才、技术优势,组织经常性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下乡服务活动,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优化机具配置,拓宽服务项目,增强管理水平。同时还搭建平台,组织合作社带头人参加集中培训、外出考察学习、技能竞赛、操作技能演示等活动,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3年来,我们共举办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培训班126期,培训人员6300余人次,选派了39个合作社参加外出考察和培训学习,举行了7次技能演示竞赛活动;四是提供物资服务。我们每年都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送机具、送技术、送政策。特别是2010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我们争取重庆市及河南省农机局、省办和市政府的支持,向青石岭、幸福、曙光等2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及51个农机大户赠送了74台机械设备,价值200余万元。

3 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合作社

(1)发挥示范作用。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以合作社为先导,做到新机具合作社先用,新技术合作社先学,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先行先试作用。正是一批农机合作社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全市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到目前,全市联合收割机由2006年的347台发展到现在的1749台,增长4倍;机械插秧从0.13万 hm2发展到3.33万hm2;油菜机播从无到有,突破0.53万hm2。

(2)发挥平台作用。通过农机合作社这个平台,将个体农机户组织起来,开展技术培训、维修、试验推广等公益性服务,解决一个村甚至一个镇以上的农机服务保障问题,弥补公共服务能力的不足,为基层开展农机化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如蕲春青石岭农机合作社,现有机械设备89台,2009年实现耕种收机械化作业面积0.57万hm2,解决了本镇及周边3个乡镇60%的机械作业服务量,服务范围由机耕、机插、机收扩大到机防、农业工程施工、农业机械修理、农田抗旱排涝、粮食生产加工等近10大类业务。

(3)发挥龙头作用。在精心培育合作社的同时,十分注重合作社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带动效应。如在团风县农机局的支持下,富民农机合作社现已承包土地0.53千hm2、果林13.33 hm2,粮食生产产前、产中各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年总收入300余万元,社员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通过合作社的龙头带动,到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机户6.7万多户,农机专业户1.5万户,较2006年分别增长26%、33%。

通过发展合作社,黄冈市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提高农机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为主要形式的农机化发展新路子,有力促进了全市农机化发展。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政策配套措施,推动合作社进一步上档次、上规模,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00个以上,每个县市区乡镇(办事处)至少有2~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具全市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