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黄庭坚诗歌创作中对禅学的吸纳

2010-08-15 00:48齐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禅学黄庭坚禅宗

齐辉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哈尔滨150080)

试论黄庭坚诗歌创作中对禅学的吸纳

齐辉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哈尔滨150080)

黄庭坚是北宋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其在诗歌创作成绩突出,争雄北宋诗坛。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黄庭坚自身博学多才,博览群书;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其创作受到北宋禅宗影响,颇多新意,能开一代风气。后人甚至评论黄庭坚“喜与禅僧语”,“唯本领为禅学”,说明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与其对禅学的理解与吸纳有着密切关系。

黄庭坚;禅学;诗歌创作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人。洪州分宁县是禅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亦是临济宗黄龙派兴盛之地。这里各种禅寺众多,黄庭坚的祖母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常带黄氏到附近的禅寺参拜,可以说黄庭坚自幼深受禅宗文化的熏陶。到青年时代,黄庭坚对禅宗的宗旨已有较深的理解。十七八岁时他就写下了“人曾梦蚁穴,鹤亦怕鸡笼。万壑秋声别,千江月体同。”这样阐述一切虚幻、万法平等的诗句。黄庭坚还与黄龙宗的法嗣悟新、惟清二禅师的交往很深,他们相互切磋禅意,这些经历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使他的诗歌与禅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黄庭坚诗歌中的禅学观

1.识心源,重内省。元佑元年,苏轼外甥柳展如间道于黄庭坚,他赠诗云:“八方去求道,渺渺困多蹊。归来坐虚室,夕阳在吾西。”任渊注其三、四句说:“法眼禅师《金刚经·四时般若颂》曰:‘……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此用其意,谓道在迩求之远也。”黄庭坚深谙禅宗修养方法,认为道根本就不假外求,必须自见心性。所以苦心“八方去求道”,只能落个“渺渺困多蹊”。他强调内心对禅参悟和自省是悟道正途。六祖慧能说过:“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次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坛经校释》)黄庭坚所描述的正是这样的禅悟境界。也正如他写的《某尼悟道诗》一样,“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撚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所以黄庭坚主张收拾外求之念,但重内省,识自心源。禅宗将此称为“回光返照”、“回头是岸”、“面南看北斗”强调的是一种“顿悟”。黄诗中亦有这样的诗句:“冥此芸芸境,回向自心观”,“当时有优乐,回首亦成无”,“百体观来身是幻,万夫争处首先回。”这些诗句都是通过禅定的修养活动,使心中学问变活变新。

2.在俗超然,禅宗讲求平常心即道,抛弃佛经、坐禅,重在对客观世界了悟。黄庭坚受此影响,认为参禅重点在于认识上、思想上悟道,并不一定要出家,遁入空门,“在俗亦超然”。他在《赠刘静翁颂》中,对朋友出家与否的问题,说明了自己的看法,“念念皆空更莫疑,心王本自绝多知……心若出家身若住,何须更觅剃头书”(文集十五)。黄庭坚认为依据禅宗的观点,人人皆有佛性,只要收拾外鹜之心,“念念皆空”,自可在现实人生中得到涅槃境界。“心若出家身若住”,类似“大隐隐于市”,“有体而无情”,有了这种合于道、禅的生活境界,虽“九关多虎豹’”,也可以“聊作地行仙”。

3.随缘而安,道法自然。这一点上,黄庭坚接受道家齐物论、儒家君子处贫贱而不忧思想的影响,但佛禅在此方面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佛教平等观认为以真谛观,万物皆空,在世俗看它们千差万别,其实都是虚假的,众生之所以不能超生死俗缘,关键是对世界有所贪爱求取。“爱为秽海”,成了罪恶的渊缘。而世界一切皆“空”,爱、恨自然均为徒劳,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佛教主张消泯众生与万物、苦与乐、生与死之差别,放浪形骸之外,随缘自适,随遇而安。黄庭坚深受这种思想影响,特别是晚年,谪居异乡,投荒万里。为了从凄苦悲凉的心境中解脱出来,他不得不求助于佛道。放达自适,随遇而安,笑傲磨难成为其法宝。他“万事不挂眼”,“心洁似毗尼”,对于人事沧桑,他认为是“作云作雨手翻砚,得马失马心清凉”,名利荣辱,都如过眼烟云。他在《拔掉子》词中写道:“归去来,归去来,携手旧山归去。有人共同对梅垒,横一琴,甚处不逍遥自在。”这首词表现了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在《罗真自赞》中,黄庭坚对自己作了形象简明的总结:“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这可以说是禅宗给他的生活影响所在。

二、黄庭坚诗歌创作手法上对禅学的吸纳

1.大量采用禅学典故入诗,借用禅学意境。黄庭坚诗歌的用典,折射出宋代文人以才学为诗的倾向。与重情韵气象的唐诗相比,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搬弄学问,多用典故,成为宋人发挥自身文化修养创作诗歌的一条途径。黄诗的用典固然有时代风会的共性动因,更与禅宗艺术思维密切相关,因此,在他的诗歌中善于运用禅学典故成为一大特色。“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不到家;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这首禅诗是黄庭坚诗风的代表之作,诗中他引用了《五灯会元》中《灵云志勤禅师》的典故,根据灵云诗偈,脱胎而来。灵云禅师在沩山(湖南省宁乡县西)时。因见桃花悟道作偈云:“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黄庭坚在诗中开头就是“凌云一笑见桃花”,在这里他又别出心裁,把“灵云”作“凌云”,既开阔诗意,又沿用旧典,因此气势意境俱佳。下面再举一例,如元佑元年他写给妹夫的诗《赠送张叔和》中有一段云:“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诗中的“四印”即是禅语,指“忍、默、平、直”;“简择、眼界”也是禅语,三祖《信心铭》说:“至道莫难,唯嫌简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心经》曰:“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由此可见,黄诗的史事用典上,与禅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恬然淡泊、洁身自好的诗意取向。在仕途生涯中,他经常与禅师们谈禅论佛,问道求禅,并且参访名山大川,寺院禅房,从不放过一次悟道的机缘,所以他的诗歌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心性修养的主题,无论是以庄禅语还是以孔孟语出之,都指向不受世俗淄染的淡泊自持。和苏轼的实用主义态度不同,黄庭坚所追求的是渗透禅宗精神的宇宙本体与感性存在相即相入的“道”,这种抽象的“道”通过“心”的自觉而可致。禅宗思想对于黄庭坚来说,不是消弥痛苦的麻醉剂,而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他曾赠诗劝告一位信奉方士的朋友:“万物浮沉共我家,清明心水遍河沙。无钩狂象听人语,露地白牛看月斜。小雨呼儿艺桃李,疏帘帏客转琵琶。尘尘三昧开门户,不用丹田养素霞。”史容注曰:“诗意劝释氏三昧,勿学道家修养之法。”值得注意的是,黄庭坚选的“释氏三昧”从开始就是“治心”(所谓“无钩狂象”、“露地白牛”在佛经里都是喻“心”),同时一开始就落实到“艺桃李”、“转琵琶”的日常生活之中。需要强调的,中国禅宗最正统的精神就是“道即是心”和“平常心是道”。还有就是能够在肮脏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黄流不解明月,树为我生凉秋。”“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莲于泥中,不与泥同调。”“莲花生淤泥,可见嗔喜性。”“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静。”正因如此,禅宗思想对于黄庭坚来说,已有种肯定人生意义和个人存在价值的积极作用。

3.将禅学的理、意、趣融入诗中。黄庭坚自幼受到禅学的影响,使得他对禅学有很深刻的认识,因此,在他的诗中常常将禅理、禅意、禅趣融入其中,这些诗可称为禅理诗或禅境诗。如《题学海寺》:“炉香滔滔水沉肥,水绕禅床竹绕溪。一段秋禅思高柳,夕阳元在竹阴西。”全诗境界流动高远,令人遐想。末句与前人诗中“夕阳在吾西”同意,乃禅宗得意之境。又如《又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西风鏖残暑,如用霍去病。疏沟满莲塘,扫叶明竹径。中有寂寞人,自知圆觉性。心猿方睡起,一笑六窗静。”诗用禅典亦含禅理。风景细致入微,写心境空灵妙悟,到底是深于禅的作品。黄庭坚这类诗还有如:“万事同一机,从虑乃禅病。”“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天女来修散花供,道人自有本来香。”或直接言明禅理,或直透视禅机,都是黄庭坚禅诗的代表作。

[1][宋]黄庭坚撰:《内集》[M].卷十一、卷四.

[2][宋]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3][宋]慧明.五灯会元[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朱 岚)

I207.22

A

1001-7836(2010)02-0104-02

2009-11-17

2009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资助项目《北宋诗学批评研究》(11542194)研究成果之一

齐辉(197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博士,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猜你喜欢
禅学黄庭坚禅宗
禅宗软件
王阳明在精神层面上对禅学超越境界的融会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黄庭坚书论(上)
黄庭坚论书85则(中)
张九成对《论语》的禅学解读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禅学救了ipod创造者
张九龄与禅宗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