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加味配合热敏灸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2010-08-27 09:29莫怀民林锐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2期
关键词:桂枝汤风团荨麻疹

莫怀民 林锐辉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

寒冷性荨麻疹是荨麻疹一种类型,是一种顽固、易复发的皮肤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寒冷性荨麻疹发病季节以冬季为多,其次是接触冷水,或者清晨气温较低的时候,风团明显加重、增多。临床表现:①皮损特点:风团常呈淡红色,以暴露部位为主,依次分布在颜面/耳廓/手背等处;如果用冷水冲洗1~3分钟后,手背皮肤迅速出现风团,保暖或者轻柔按摩则又自行缓解。②脉舌与体征:脉象以濡细弱多见,舌质淡红、台、苔薄或薄白为主;一般伴见面色白无华,少气懒言,肢体倦怠,或者食少,辩证为脾肺阳虚,风寒束表。依据此理论笔者自2009年1月以桂枝汤加味配合热敏炙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纳入标准

参考《临床皮肤病学》标准;年龄在12~70岁之间;其他抗组胺药停药时间3天以上者;知情同意,愿意配合。

1.1.2 排除标准

已知对氯雷他定或该项试验其它成分过敏者;一些特殊工种的人如汽车司机,高空作业者;年龄在12以下,70岁以上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系统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或其他可能影响正确评估疗效的严重疾病者;系统使用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如雷公藤等患者;正在服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咪唑类抗真菌药如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者;其他类型荨麻疹患者;不合作者(指不按本治疗方案或中断本治疗方案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6.87±12.98)年,平均病程(1.70±2.59)年;治疗前平均症状、体征积分(10.50±1.61)。对照组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7.33±15.56),平均病程(1.73±2.05)年;治疗前平均症状、体征积分(10.50±1.76)。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入选时一般资料和入选时病情基本匹配,具备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以桂枝汤为主方化裁:基本方由党参20克、黄芪2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克、生姜三片为主药。寒重者加附子(先煎)5克;风重者加:防风10克、荆芥10克。水煎,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并结合艾条温灸足三里穴10分钟,左右足三里隔日交替,一日一次。对照组:氯雷他定片,10mg/d,晚饭后空腹服用。连续服用4周为1个疗程,第8周电话随访。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风团数目、风团最大直径、水肿程度、瘙痒程度和皮肤划痕征(按四级评分法):

1.4.1 瘙痒

无(0分);存在,但轻微对日常活动无影响(1分);中等,对日常活动和(或)睡眠有影响(2分);严重,明显影响日常活动和(或)睡眠(3分)。

1.4.2 风团数目(个/每次)

无(0分),1~10(1分),10~30(2分),大于30(3分)。

1.4.3 最大风团直径(cm)

风团最大直径的测量:取一刻度尺,让患者指出近似值。0(0分),直径≤1.0(1分),1.0<直径≤3.0(2分),直径>3.0(3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h):0(0分),≤6(1分),6~12(2分),12~24(3分)。

1.4.4 水肿程度

无(0分),轻微(1分),无紧张感,稍隆起皮面(1分),中度,轻度紧张感,稍隆起皮面(2分),重度,明显紧张感,明显隆起皮面(3分)。

1.4.5 皮肤划痕征阴性(0分),出现较慢(>3min),轻微隆起(1分),介于1分和3分之间(2分),迅速出现(≤1min),明显隆起(3分)。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疗效标准》:症状、体征积分下降指数(SSRI)。SSRI=(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100%。(基于SSRI的4项疗效评估)标准为:痒感消失,SSRI降低90%以上为基本痊愈;痒感明显减轻,SSRI降低60%~90%为显效;痒感减轻,SSRI降低20%~60%为有效;痒感同前或加剧,SSRI降低不足20%或继续加重为无效。

1.6 不良反应

记录患者在用药期间所发生的任何反应,详细填写症状、采取措施及转归。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病例数×100%。

1.7 复发情况

疗程结束1月后对痊愈患者随访,了解复发情况。

1.8 统计方法

采用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各指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分析见下表。

表1 两组药物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前后SSRI分数比较表

表1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SSR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说明两组药物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均有比较好的疗效。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药物治疗寒冷性荨麻疹临床疗效

表2示:两组痊愈率:χ2=5.455,P<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显效率:χ2=0.62,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χ2=2.09,P>0.05,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2 停药4周后两组疗效分析

组别 复发 复发率治疗组 1 8.33%对照组 3 75.0%

对痊愈病例4周后进行随访,治疗组复发1例(8.3%),对照组复发3例(75%),采用Fisher确切检验法P<0.05。两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

2.3 不良反应分析

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予检查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治疗组1例(3.33%)服药后出现恶心,缘于患者的个体因素,改为温服及少量多次服用,症状改善。对照组7例(23.33%)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嗜睡3例(10%)、口干2例次(6.67%),恶心1例次(3.33%)、食欲不振1例次(3.33%)等,症状大多轻微,不需要停药。统计学分析:采用连续性校正后χ2=3.6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瘾疹候》指出:“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中医认为该病与素体脾肺阳气不足,肌肤腠理不密,卫气营气不固,风寒邪侵犯于皮肤郁于肌表而发病。治法以温阳散寒、调和营卫、驱风消疹为治则;本方以张仲景经方桂枝汤加党参、黄芪而成,桂枝汤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加以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擅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肺、脾经,功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退肿,全方共奏温补脾肺、益气固表、疏风散邪作用。寒重者加附子以温阳逐寒,风重者加防风、荆芥加强疏风散邪的作用。足三里为强壮要穴,结合艾灸提升阳气,正强邪退,则症状易失。二者配合,更符合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实际。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SSR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说明两组药物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均有比较好的疗效。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痊愈率:χ2=5.455,P<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愈显率:χ2=0.62,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总有效率:χ2=2.09,P>0.05,两组间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通过观察表明桂枝汤加味配合热敏炙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且轻,安全性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桂枝汤风团荨麻疹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从脾胃论桂枝汤的解肌思想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