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糖尿病肾病30例体会

2010-08-27 09:29刘成琼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2期
关键词:蛋白尿证候肾病

刘成琼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红会医院内科,广西 合浦 536100

笔者于2009年8月~2010年8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

纳入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病房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ADA(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分类和诊断专家委员会)建议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并符合国际通用的糖尿病肾病Mogensen分期标准中Ⅲ期者;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药政司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辨证标准[2],所病例中医辨证均属气阴两虚,瘀阻脉络证。按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1±2.4岁、平均病程11.2±1.6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7±2.6岁、平均病程12.1±1.5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BUN、SCr变化(具体见表2-3)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以:①格列喹酮(商品名:糖适平片,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l0940258,30mg/片)控制血糖。用法:口服,餐前30分钟服用,每次30mg,每日l次;②缬沙坦(商品名:代文,由瑞士诺华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518,80mg/片)控制血压。用法:口服,每次80mg,每日1次;③用氟伐他汀(商品名:来适可,由瑞士诺华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217,40mg/片)调血脂。用法:口服,每次40mg,每晚1次;④自拟中药汤剂(由黄芪30g、熟地15g、枸杞15g、玄参12g、天花粉10g、山药12g,丹皮10g、丹参10g、红花10g、益母草10g、赤芍10g组成),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疗程8周。

对照组:除不服用方药外,其余同对照组。疗程8周。

注: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并予优质低蛋白饮食(0.6/kg·d)。

2.2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证候积分变化;监测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BUN、SCr变化。

2.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95%>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70%>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减少<30%。

2.4 统计学方法

资料使用SPSS12.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比较 见表2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BUN、SCr变化比较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BUN、SCr变化比较

4 讨论

糖尿病肾病(DN)在中医学属“消渴”、“下消”即肾消范畴。祖国医学认为,久病必瘀,消渴病久入络,可致血脉瘀滞。肾消基本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消渴病变脏腑与五脏均有关,但主要在肺、脾胃、肾三脏,尤以肾为重。消渴病久不愈,致使津液亏耗,脏腑经络营养缺乏,日久“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故其基本治则为清热润燥、养阴生津,并且要注意兼顾肺脾肾三脏。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3]。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密切相关,与遗传因素、糖尿病的控制水平、合并高血压与否及吸烟情况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的增生。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高血压、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蛋白尿,减轻血管病变。

笔者在多年临床中发现,DN患者,气阴两虚夹瘀者甚众。临床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DN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汤剂组成方中以黄芪为君,益元气而补肺脾肾;熟地滋阴清热;天花粉滋养胃阴;枸杞补肝肾之阴;玄参滋肾阴兼以清虚热;山药淡渗利湿;丹参、红花、益母草养血活血;丹皮、赤芍凉血祛浊。纵观全方,共奏益气滋阴清热、活血化瘀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改善蛋白质代谢、减少蛋白尿,从而减轻肾脏损害[4];山药有降血糖、增强免疫、抗衰老等作用,山药配黄芪可明显降血糖,消除蛋白尿,改善肾功能[5];丹参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脂、增强免疫等作用,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6]。本次临床观察显示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比单纯西药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4.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21.

[3]佟雨江,马春,骆宁彤.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0):14-15.

[4]许兰芝,等.淫洋霍总黄酮降压作用机理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2,30(4):57.

[5]李渊何.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2):692-693.

[6]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53.

猜你喜欢
蛋白尿证候肾病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