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干预对全麻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的影响

2010-08-27 09:29刘淑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2期
关键词:充气式平均温度输液

刘淑波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手术室,辽宁 朝阳 122000

日本的高桥指出:手术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温,术中体温的管理对于患者术后早期的全身状态具有很大的影响[1]。于2008年8月—2009年8月我们观察了患者手术期体温的变化,探讨了手术期体温管理对预防术中,术后低体温发生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2009年10月,全身麻醉下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80例。其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24-75岁。瑞西蒙科贸有限公司WArmTouchTX5800(充气式保温装置及保温毯);温度监测仪(ShileyTem@Perature Monitor)。

1.2 方法 选择术前体温正常,手术时间≥1h的患者,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非保温组和保温组,每组40例。室温设定在22-24℃全身麻醉开始后将测温导线探头插入直肠内距肛门6cm左右[2]直到手术结束,每隔15min测定1次直肠温度,观察体温的变化。(1)非保温组的患者,术野以外身体部分覆盖双层大单,术中使用常温静脉输液及冲洗液。(2)保温组的患者麻醉开始后,除术野以外身体部分覆盖双层大单外,还加盖充气式保温毯,将温度调节至36-40℃,直到手术结束,术中使用静脉液体及冲洗液均加温至37℃。

1.3 统计学处理 数值以-x±s表示,均数之间比较应用t检验。

2 结果

2.1 观察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年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输液量,输血量,出血量,尿量,手术开始时温度,见表1,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2组的一般资料

2.2 非保温组和保温组从手术开始到手术结束每隔15min进行1次对比 经统计学分析,手术开始30min后到手术结束时各对比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手术中2组患者的体温变化(℃,)

表2 手术中2组患者的体温变化(℃,)

*2组之间比较P<0.05;△2组之间比较P<0.01

组别 开始时 15 30 45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 结束时非保温组36.8±0.2△保温组37.3±0.25 37.3±0.3 37.1±0.2△37.1±0.2*37.0±0.3△37.1±0.2△36.8±0.2△36.8±0.2△36.9±0.2△36.8±0.2△36.9±0.2△37.6±0.3△37.2±0.25 37.4±0.3 37.4±0.2△37.4±0.2*37.4±0.2△37.5±0.2△37.6±0.2△37.6±0.2△37.7±0.2△37.7±0.2△37.6±0.3△

2.3 非保温组手术开始时平均温度为(37.3±0.25)℃,手术结束后平均温度为(36.77±0.45)℃,体温下降了(0.61±0.34)℃。经统计学分析,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保温组手术开始时平均温度为(37.2±0.25)℃,手术结束后平均温度为(37.61±0.11)℃,体温上升了(0.36±0.34)℃,属正常范围。经统计学分析,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围手术期体温<36℃称体温过低 有文献报道,低温可延长手术病人的苏醒时间[3],降低肝脏代谢率及肝功能,使凝血功能下降,心肌缺血发生率增加,免疫功能降低,术后伤口感染多。SESSLER指出,由于长时间的手术而发生低体温,特别是四肢末梢循环温度低下非常显著[4]。低体温使患者不适感增加,在全麻恢复过程中,未加保暖的患者寒战发生率大约是40%,有些患者主诉术后寒战和发冷的不适感要比手术时疼痛严重。研究结果显示(见表2)。非保温组手术开始30min以后体温明显下降(P<0.01)。而保温组患者术中应用了充气式保温毯,温度调节至36-40℃,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体温的下降,该组调查表明从手术开始30min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略有升高(P<0.01)。

3.2 术中输血,输液及大量冲洗液的应用,是体温降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保温组患者输血,输液以及术中应用的冲洗液均加热至37℃左右,避免了因冷液体进入机体后吸收大量的热而导致血管收缩,寒战等不利因素。2组间对比显示从手术开始30min至手术结束体温变化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3 接受手术的患者,大部分身体裸露在手术室的低温环境中,暴露的体表面积越大,经皮肤丧失的热量越多 手术切口皮肤消毒时应用冷消毒液,以及脏器内热的蒸发,都造成不同程度的热丢失,当室温<21℃时患者的散热增加[5]。室温过高,术者因为热而出汗,难以集中精力进行手术,而影响手术的质量。目前,最好的理念是将手术间的温度调节至手术医生适宜的状态,一般设定在22-24℃为宜。因此,对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进行体温保护尤为重要。

4 小结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中虽均无低体温的发生。但是,在手术开始30min以后至手术结束时非保温组患者体温下降显著,存在低体温发生的潜在危险,通过两组对比,使我们确认了围手术期体温管理的重要性,它可以有效地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另外,需要提醒我们注意的是,在采取各种方法预防低体温发生的同时,也要防止体温过高的发生。因此,在术中要严密监测各阶段体温变化的情况,随时调整Warmn Touich的温度或应用其他方法,来保证患者正常的体温。

[1]高桥成铺.手术室的环境和患者的体温[J]ォペナシンヶ,1987,3(5):123.

[2]杭燕南.当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76-1179.

[3]童幼良,景蓝.手术病人体温对麻醉后苏醒的影响[J].麻醉与监护论坛,2002,9(1):41.

[4]SESSLERDI.长时间手术时的体温变化[J].ォペナシンヶ,1995(增刊):102.

[5]DAMIELSE&SSSLER.围手术期低温症[J].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997,336(24):1730-1737.

猜你喜欢
充气式平均温度输液
关于规范中最低日平均温度定义的探讨与建议
一种手外科充气式垫手架的设计
兰州地区区域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南方地区圆拱形和锯齿形大棚内温度四季差别探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别开生面的充气式太空旅馆
颈枕输液袋
徐州地区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研究
双层充气式气动阻力锥力学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