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孕引产

2010-08-27 09:29罗玉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2期
关键词:依沙宫缩吖啶

罗玉平

江西省乐安县妇幼保健院,江西 乐安 344300

目前剖宫产率逐渐上升,术后再次妊娠的中期引产率也相应增加,采用有效、安全的方法终止合并瘢痕子宫的中期妊娠,避免子宫破裂、宫颈裂伤和排胎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我们医护人员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们对瘢痕子宫中孕引产者50例,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引产,并加以比较,总结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8月自愿到乐安县妇幼保健院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患者50例,均为第一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至本次妊娠,时间最短为1年,最长为5年,孕周16~27周,患者年龄20~37岁,平均28.3岁。所有孕妇均无依沙吖啶、米非司酮使用禁忌证。

1.2 方法 引产前详细询问病史,均无不良手术史,全面体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六项,心电图,B超了解胎儿和胎盘等情况。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入院当日行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注射引产。试验组25例,入院当日行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注射,并空腹口服米非司酮75mg,第二天晨再空腹口服米非司酮75mg。用药后严密观察宫缩发动和胎儿胎盘排出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排胎后用弯盘和可称重血垫收集阴道出血量,有胎盘胎膜残留者需行清宫术。

1.3 观察指标 (1)宫缩发动时间:为第一次用药至宫缩出现的时间。(2)排胎时间:为宫缩发动至胎盘娩出时间。(3)引产成功率(第一次用药后72h未排胎为引产失败)。(4)阴道出血量:胎儿排出后24h内阴道的出血量。(5)胎盘胎膜残留率。(6)引产并发症:瘢痕子宫破裂,宫颈裂伤。(7)用药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热,宫缩过强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引产效果 试验组组用药后宫缩发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对照组排胎时间明显比试验组延长且胎盘胎膜残留率高。对照组有2例引产失败,试验组全部成功,但无统计学意义。阴道出血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资料比较

2.2 引产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对照组宫颈裂伤5例,试验组无宫颈裂伤,χ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出现发热38.5以下,无须处理,试验组有4例服米非司酮后出现轻度恶心、呕吐,无需特殊处理。

3 讨论

依沙吖啶自20世纪60年代后成为中孕引产的主要药物,通过引起子宫收缩,杀死胎儿,胎盘组织变性坏死等机制达到引产效果[1]。中期妊娠宫颈不成熟,致宫缩与宫颈扩张不同步,宫颈扩张的潜伏期延长[2]。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的瘢痕组织增加了宫颈的扩张难度,持续强烈的宫缩作用于未成熟的宫颈,可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胎儿及附属物经未充分扩张的宫颈强行排出,可造成子宫下段瘢痕破裂或宫颈撕裂。胎盘胎膜残留率高是依沙吖啶引产的主要缺点,导致引产后清宫几率相应增加,清宫术又可增加宫颈瘢痕处破裂出血的危险。我们的研究表明:单纯依沙吖啶引产的宫缩发动时间和排胎时间长,胎盘胎膜残留率达75%。虽无瘢痕子宫破裂,但宫颈裂伤有5例,占20%。

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在体内与孕酮竞争受体,干扰孕酮对妊娠的支持,还可作用于子宫内膜受体,引起蜕膜组织变性,发生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促进宫颈的软化,诱发并加强宫缩,米非司酮口服吸收效果好,1h在血液中达高峰,48h光镜下可见宫颈组织胶原纤维降解而发生溶解[3],发生类似足月临产的宫颈扩张时PG作用所见到的宫颈组织学变化。引产发动多在24~36h[4]。同时使蜕膜组织及绒毛组织大片完整排出,减少胎盘胎膜残留。笔者应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从而使宫缩与宫颈扩张相互协调,使宫缩发动时间提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胎时间明显缩短,引产成功率提高,胎盘胎膜残留率降低,无宫颈裂伤,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可见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可防止未成熟宫颈在强烈持久的宫缩作用下,强行排出胎儿及附属物,导致宫颈裂伤和瘢痕破裂的风险。此种引产方法安全有效、痛苦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引产方法。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使宫缩与宫颈软化扩张相互协调,明显缩短排胎时间,引产成功率高、副作用小,为安全有效的瘢痕子宫中孕引产方法。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使宫缩发动时间提前,可缩短住院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小,用药方便。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郝翠云,孙美珍.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应用于中孕引产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309-310.

[3]翁梨驹,焦亚娅,唐小奈.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子宫组织学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522-525.

猜你喜欢
依沙宫缩吖啶
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安吖啶合成工艺优化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利托君治疗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配伍口服米非司酮对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乳酸依沙吖啶溶液中两种组分的含量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