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0-08-27 09:29李争光薛瑞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2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冠脉

李争光 薛瑞路

河南省济源市笫二人民医院,河南 济源 45465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或激活血小板粘附聚集而引起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症,其中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这三种病症的病理基础均为不稳定的粥样硬化,都是伴发了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病理改变,本篇主要讨论UA、NSTEMI、ACS的发病机制中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最为重要。因此,ACS的治疗关键是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作用效果强,特异性高。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6.01—2009.08,住院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243例,男性179例,女性64例,平均年龄(63±18),反复胸痛、胸闷,典型ST-7改变,其中排除以下情况,既往发生过脑出血性脑卒中,1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活脑血管事件。颅肿瘤,近期(2-4周)有活动性内脏出血,可疑主动脉夹层,3周以上的外科手术,入院时严重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近期曾有不能压迫的大血管行穿刺术。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肝素+其它治疗。受试组加用盐酸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静脉负荷量为0.4ug/min﹒kg,用药30分钟后,24H维持量0.1ug/min﹒kg。研究终点:24h、1个月、3个月,终点事件为急性心肌梗死、难治性心绞痛及心源性猝死,出及及血小板减少并发症,诊断标准:大量出血位颅内出血,明显出血,使Hb降低>50g/L,少量出血位血尿、咯血,Hb降低>30g/L,无明显出血为血液丢失过以上标准,血小板减少为血小板计数<60×109/L。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患者24h和1个月、3个月的终点事件发生率,盐酸替罗非班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未见大出血、少量出血,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皮下淤血及鼻出血,均未见有血小板减少。

主要心肌缺血事件及出血并发症见表1。

表1 心肌缺血出血并发症

3 讨论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继而血栓形成部分或完全阻塞病度血管造成病灶远端供血减少或完全中断最终出现ACS的临床表现,因为病灶血管内功能不完整,组织因子的暴露而激活血小板从而触发凝血过程,故保持血管内皮完整及血小板在治疗ACS时特别重要。

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可逆性拮抗剂,该受体与血小板聚集过程有关的主要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因而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及血小板聚集。盐酸替罗非班可抑制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延长出血时间(BT)可强效抑制血小板功能,抑制的时间与药物的血浆浓度相平行,停药后血小板迅速恢复到基本水平,盐酸替罗非班与肝素联用,适用于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防心脏缺血事件,同时也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继续拧冠脉内血管或形术或冠状动脉内斑块切除术。

在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时密切观察不良时间出血的发生,另外禁用于活动性内出血、颅内出血、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及动脉瘤患者。

通过临床分析,我们认为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应用治疗ACS疗效可靠,作用迅速,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1]徐成斌.ACS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学[J].中国原刊,2001,36(11):6-7.

[2]唐强,霍勇,陈明,等.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将诶如治疗中Timi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2006,2:97-99.

[3]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冠脉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COX-2特异性抑制剂罗非昔布对阿尔茨海默病Aβ沉积的影响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