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消痛散外敷治疗腰椎骨质增生52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0-08-27 09:29冯廷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2期
关键词:骨质增生通络活血

冯廷义

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会宁 730700

腰椎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群中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其病因复杂,主要与慢性劳损、关节过度运动有关,尤其在基层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发病率较高。自2008—2010年,笔者应用自拟活血消痛散外敷治疗骨质增生52例,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在40岁~59岁,平均年龄45岁。以上病例均经X线或CT摄片提示:椎间隙狭窄和不对称,病变关节椎体边缘唇样变,骨赘形成。

1.2 诊断标准 根据门诊X线检查结果:腰椎增生,表现为腰部困疼,胀疼,弯腰翻身受限,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劳累后加重。本组52例经检查判定适于采取药物外敷治疗。

2 治疗方法

凡来诊患者均经临床查体和拍片后排除局部骨折。入选病例均为腰椎骨质增生患者。活血消痛散主要以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味药物组成,即当归、赤芍、川芎、桃仁、川乌、草乌、生南星、川牛膝、血竭、透骨草、大黄、乳香、没药、甘草。以上药物按一定剂量比例配伍,打粉过60目筛,用白酒调制而成,治疗时装入与病变部位大小相适的薄布袋,敷于患处,并用热水袋热熨或热疗仪理疗,每次45min,每日3次,7d为1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疗效标准判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正常,1年无复发。显著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正常。有效:症状和体征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且经常复发。

3.2 疗效评判结果 见表1

表1 活血消痛散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效果 例(%)

4 讨论

笔者治疗骨质增生除应用中草药内服之外,更多采用外敷药熨疗法。药熨疗法古称“汤熨”,是将药物加热后置于患处,进行热罨,以疏通腠理,运行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疗法起源很早,《黄帝内经·灵枢·病传》曰:“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饮药之一者”,《黄帝内经·素问·血气形志》曰:“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可见《内经》时代已把熨法作为一种独立而有特色的治疗方法提出。

骨质增生也叫“骨刺”、“骨赘”,中医称骨质增生为“骨痹”,西医称骨质增生、肥大性关节炎、骨关节病、骨退行性改变等。我国古代早已有骨痹的记载,《黄帝内经·素问·痹证篇第四十三》称“骨痹者,骨重酸痛,不能运动”。祖国医学认为肝肾亏虚是骨质增生发生的内在因素,劳损外伤及风寒湿热诸邪内侵是本病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外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本病的发生与发展,并常有气滞血瘀,脉络闭阻。但因该病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痹实标证明显,甚则局部功能活动受限,故治疗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遵照“内因外治”、“标实治标”之原则,采用敷贴外用之法,以冀达到祛邪安正、通络消刺、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之目的。活血消痛散以四物汤为基本方,乃为遵经取其“活血行血”之义,其中当归、赤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川芎行气活血,为“血中之气药”,大黄性苦寒,具泻火凉血,行瘀通经的功能,其破积行瘀作用甚佳;川乌、草乌散寒止痛;透骨草舒筋通络、理肌解痉;乳香、没药、白芷、天花粉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作用;白酒辛温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并能加强中药性味透皮吸入,诸药合用,共奏祛风胜湿除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止痛之功效。

本组治疗患者中无效3例,其中1例因药物皮肤过敏而后改用西医治疗,其他2例无效后选用西药治疗。但总体而言,本组疗程最短10d,最长14d,平均疗程13d。52例患者中治愈35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而且外用敷贴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比单纯内服效果好,且疗程较短,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由此说明活血消痛散治疗骨质增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陈佑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2.

猜你喜欢
骨质增生通络活血
骨质增生常见误区释疑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年纪大了,如何避免骨质增生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益温通络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4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55例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