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抗体效价检测与干预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

2010-08-27 09:29刘喜荣秦少丹崔文娟杜月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AB型滴度病理性

赵 莉 刘喜荣 秦少丹 崔文娟 杜月梅

1.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妇幼保健院;2.山西省晋中市妇幼保健院;3.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30600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可引起流产、死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如延误治疗可致核黄疸引起新生儿智力障碍,遗留终生残疾。妊娠期间有必要进行血清抗体效价检测及时进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检测对象2007年9月—2008年8月在院进行孕产期系统管理并分娩者且为O型血型的孕妇,其丈夫为A、B、AB型血的245例。初孕95例,经产妇150例;丈夫为A型血者88例,占35.92%;B型血者129例,占52.65%;AB型血者28占11.43%。

1.2 方法

1.2.1 所有检测对象均于妊娠16周、27周、32周、37周左右化验血清中抗体效价,如果抗体效价≥1∶64的,予以中药茵陈汤加减治疗,同时进行IgG抗体筛查和检测,根据抗体效价高低,调整药方和药量。处方:茵陈9g,黄芩9g,山栀9g,制大黄4g,炙甘草6g,大枣3-5枚。结合辨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直至临产[1]也可服茵陈黄疸冲剂20mg Bid po。对部分抗体效价较高者配合早、中、晚各10天综合治疗,给与25%葡萄糖液40ml,维生素C 500mg,每日静注一次,维生素E 100mg,每日二次口服,每日吸氧2次,每次30 min。能提高胎儿在宫内分解胆红素的能力[2]。依据抗体效价水平酌情增加化验次数。

1.2.2 对新生儿黄疸出现早或黄疸程度重者转新生儿科治疗,新生儿溶血三项化验阳性者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阴性者确诊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2.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目前对于本病尚无统一标准,我们拟定为凡是抗体效价降低者为干预有效;没有发生新生儿溶血、无病理性黄疸为治愈;抗体效价无降低并且发生新生儿溶血或病理性黄疸为无效。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统计软件,采用X2参数检验。

2 结果

2.1 新生儿发病与孕次的关系 见表1。

表1 新生儿发病与孕次的关系

由表1可知,多次妊娠者与初孕者所生的新生儿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2.2 抗体效价与孕周的关系 见表2。

从表2可见,通过干预IGg抗体效价滴度明显降低。

表2 抗体效价与孕周的关系

2.3 新生儿发病与血型的关系 见表3。

表3 新生儿发病与血型的关系

由表3可知,新生儿发病转新生儿科治疗者26例,其中新生儿溶血病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8例,且发病率与血型无明显差异。

2.4 新生儿溶血病或病理性黄疸发病时间与孕期检测的抗体效价滴度关系 见表4。

表4 新生儿溶血病或病理性黄疸发病时间与孕期检测的抗体效价的关系

由表4可知,新生儿溶血病或病理性黄疸发病时间与孕期检测的抗体效价滴度无明显关系

2.5 新生儿发病与抗体效价关系 见表5。

表5 新生儿发病与抗体效价关系

由表5可知,新生儿发病程度与抗体效价滴度正相关,抗体效价滴度低,发病程度轻,以病理性黄疸多见。

2.6 新生儿发病与ABO血型不合的关系

夫妇双方ABO血型不合者ABO溶血病发病8例,占3.27%。病理性黄疸发病18例,占7.35%。总发病人数26例,占10.61%。

2.7 用药后转归

治疗后抗体效价降至正常1∶32者27人,占44.26%,其中A型血者8人,B型血者14人,AB型血者5人;干预有效者34人,占55.74%,其中A型血者10人,B型血者17人,AB型血者7人;治愈者10人,占16.39%,其中A型血者3人,B型血者3人,AB型血者4人;无效者4人,占6.56%,其中B型血者1人,AB型血者3人。

3 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其常见于ABO或RH血型不合,由于自然界存在A或B血型物质,O型血母亲在第一次妊娠前已接受过A或B血型物质的刺激,抗A或抗B(IgG)抗体效价较高,因此怀孕第一胎时抗体即可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溶血。[1]孕早期抗体效价升高1/64者较多,且初孕者占绝大多数,这可能与自然界存在A或B血型物质有关,而与胎儿的血型关系不甚密切。≥36周抗体效价升高明显者,这可能是由胎儿的血型所决定的。因此孕晚期抗体效价升高者临床意义较大。

通常认为IGg抗体效价滴度≥1/128提示胎儿有可能发生ABO溶血,≥1/256则提示病情严重[4]。因此临床上处理时抗体效价滴度≥1/32视为正常,≥1/64时进行干预,≥1/128时引起重视,临床观察随着抗体效价的升高新生儿发生溶血的风险增大,但抗体效价≥1/32也可发生新生儿溶血,尤其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占一定比例。所以对于ABO血型不合夫妇在进行围产期保健时,抗体效价≥1/32一定要讲明新生儿有发病的可能性,以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文献报道夫妇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约1/5[4],及1-2%[3]不等,而我们统计为3.27%,新生儿总发病率为10.61%,这可能与我们孕期对抗体效价升高者进行干预有关,也可能是观察病例少所致。在与病人沟通时所告知的数据产科医生参考有关的产科书籍,而儿科医生则参考有关的儿科书籍,因此造成数据不一致,而引起医疗纠纷,所以其数据的一致性需要相关学科进一步完善。

通常认为新生儿溶血病黄疸出现的早,多于24小时之内出现[4],而我们的观察则不尽然,抗体效价1/256者也有72小时发病者,因此对于夫妇ABO血型不合所生的新生儿尤其是抗体效价明显高者要延长观察时间。

[1]宋立人,洪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8.

[2]谢秋华.中药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47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2:125.

[3]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4-137.

[4]苏应宽,徐增祥.实用产科学(第二版)[M].山东科技出版社,2004,38.

猜你喜欢
AB型滴度病理性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动物血型有哪些
AB型离子晶体结构的几何因素
我爱问编辑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小血管炎患者抗体滴度与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两种护理方式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