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例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2010-08-27 09:29陈剑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过敏史注射用过敏

陈剑锋 林 昊

1.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人民医院,广西 岑溪 5432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广西 梧州 543002

注射用血栓通主要成份为五加科植物三七主根提取的三七总皂苷,经用现代科学方法加工提炼而制成的中药粉针剂,具有活血祛瘀、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用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脑血管病后遗症,内眼病,眼前房出血等。注射用血栓通作为临床常用药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也逐渐凸现,笔者对检索出的17例病例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期望促进临床更好的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统计1999至今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事件等相关检索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病例分析文献12篇,涉及完整病例17例。

1.2 方法

按照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用药剂量、ADR表现、累及器官和系统、有无药物过敏史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年度分布

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事件文献报告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详见表1。

表1 注射用血栓通引起不良反应/事件文献统计

2.2 性别与年龄

在17例病例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为49岁,详见表2。

表2 注射用血栓通引起不良反应/事件患者性别、年龄分布

2.3 ADR发生时间

观察这17例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最快的不超过3分钟,最长的10天,其中不超过10分钟就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占35.29%,占比例较大。详见表3。

表3 注射用血栓通引起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

2.4 用药剂量

17例中有3例0.15g、0.20g、0.25g的小剂量服用就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超过0.50g的1例。

2.5 ADR的名称

在17例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中,6例为过敏性休克、心跳骤停等严重过敏反应,其构成比为35.29%,6例为一般过敏反应,其他的5例,详见表4。

表4 注射用血栓通引起不良反应/事件ADR名称情况

2.6 ADR表现与累及系统

注射用血栓通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多为皮肤系统损害及全身性损害,详见表5。

表5 累及损害的系统及所占比例

2.7 有无药物过敏史

17例病例中,6例患者医生在使用前并未询问有无药物或其他过敏史,1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3年,1例患者过敏体质对多种植物及药物有过敏史,其他均无既往过敏史。

3 讨论

注射用血栓通为血栓通注射液的冻干粉,以三七主根为原料,其含人参皂苷Rg1达35%以上,且Rg1含量明显高于Rb1含量,无需专用溶剂增溶,还有部分成份不明,可能含有某些大分子物质具有抗原性,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1]。

3.1 建议临床医生及患者密切监测用药后30分钟时间内的反应

注射用血栓通属于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在提取、纯化、精制过程中难以除尽杂质,并且在制剂过程中添加的助溶剂、稳定剂等可能的过敏原,这都可能导致其中的某些未知成分激活了皮肤组织的H1受体,而引起组胺释放,使皮肤反应性增高[2]。

对于注射用血栓通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年龄、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从不良反应/事件临床表现与发生时间来看发生过敏性休克、药物热在一般滴注30min内,皮肤及附件损害一般在60min内,在17例病例中,引起过敏性休克病例占35.29%。可见,虽然注射用血栓通引起的过敏反应不多见,但其反应发生时间快,症状重,故此在使用30min内必须密切监测,一旦出现早期不良症状,立即停药,及时对症处理,以免产生严重后果。

3.2 提醒临床医生和患者对于过敏体质患者、应慎用此药,加强老年人群的用药安全性监测

根据对用药剂量的统计显示,有些患者在使用少剂量的注射用血栓通后也会发生不良反应/事件,表明无论用药剂量如何,对于某些患者此药仍存在危险性。由于注射用血栓通成份复杂,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三七皂苷本身具有刺激性[3],容易引起药物过敏,据统计在17例病例中有11例医师在使用此药物的过程中并没有询问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或家族史。笔者认为,在患者应用注射用血栓通时应询问是否用过此药或是否有过药物过敏史,与患者机体的敏感性有关,所以提醒对于高度过敏体质的患者应禁用,对于过敏体质者应慎用此药。

使用血栓通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患者都出现在以老年人发病为主的脑血管疾病、眼底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病种。由于老年人机体的衰退,对药物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都有改变,易发生过敏反应,故老年人在应用本药时应注意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性。

3.3 建议修订、规范说明书,加大基础研究力度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天然药物药品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的要求,注射用血栓通说明书的安全性监测内容上有不规范、缺项情况,特别是一些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的项目,如不良反应/事件、禁忌、药物相互作用等均缺项。而类似不良反应/事件、禁忌项内容列入注意事项可能会使医患双方都忽视药物的安全性。应标示其酸碱性,便于临床合理配伍和应用。

注射用血栓通的相关文献相对较少,可能与该产品的基础研究相对较薄弱有关,应对产品临床应用及有效性进行进一步研究,如对其溶媒选择、配伍禁忌和联合用药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将结果在说明书中予以明确。

[1]许芳玲,黄凌云,何新荼.血栓通冻干剂致喉头水肿1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9(24):599.

[2]张金华.血栓通冻干粉致全身性荨麻疹1例[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6.

[3]杨崇春,高天.血栓通注射液滴注产生局部不良反应分析[J].时珍国医医药,2002,5(13):319.

猜你喜欢
过敏史注射用过敏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过敏8问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沉默
远离季节性过敏
人为什么会过敏?
花粉过敏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