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效率与专业化生产①——广西欠发达地区的实证分析

2010-09-05 06:16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蒙永亨
中国商论 2010年10期
关键词:欠发达分工专业化

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蒙永亨

经济增长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经济学界的关注。以亚当·斯密等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是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Adam Smith,1776)。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直接继承并发展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分工水平的深化会带来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增长的思想,并把这一思想模型化(Yang X, 1991)。但对于分工演进的制约因素,各经济学家的看法并不一致,亚当·斯密(1776)认为分工水平取决于市场规模,市场规模水平是制约劳动分工演进的主要因素;扬格(1928)注意到“斯密定理”(分工水平取决于市场规模)虽然强调了市场规模对分工演进的积极作用,但这只说明了真实经济的一个方面,杨格认为,市场容量的决定因素不单单是人口规模,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购买力,而购买力取决于生产能力,生产能力又取决于劳动分工的水平。因此,“分工水平取决于分工水平”。新兴古典经济学则从交易效率的角度探讨分工演进的制约因素,杨小凯—博兰德模型指出,只有当劳动分工达到某个程度时,经济增长才能提高,而分工的演进程度,则与交易效率有关,交易效率越大,分工的演进就会越快(Yang X,and Borland J,1991)。

新兴古典经济学虽然在理论上指出了交易效率是制约分工演进的主要因素,但由于指标数据采集的困难,其并未对交易效率与专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拟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出发,利用广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数据,对广西欠发达地区交易效率与专业化生产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检验交易效率对专业化生产水平的影响。

1 计量模型

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分工演进和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受交易效率的制约,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如下:

模型(1)中,s表示欠发达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TEI表示交易效率,ε是残差项,服从0均值、同方差(δ2)的正态分布。因此该模型表示了交易效率与专业化生产水平的直接关联,其中专业化生产水平是被解释变量,模型假定其受交易效率的影响。

2 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

整个样本涵盖了广西60个县(市)的数据。模型中,由于交易效率、专业化生产水平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没有其统计数据,因此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并由此设定指标,收集并处理有关数据。

2.1 专业化生产水平的衡量指标

当分工提高时,人们就越来越专业于某一产品的生产(或越来越专业于某一产品的某一部分的生产),因人们都倾向于多样化消费,此时自给自足产品种类数就会下降,商品化程度就会提高。因此,可以用一个地区的商品化程度或贸易依存度来反映一个地区的分工水平(杨小凯,张永生,2003)。商品化程度定义为来自商品交易的消费额与总消费额(包括自给部分)之比,考虑数据可得性,本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来自商品交易的消费额”。

2.2 交易效率水平的衡量指标

借鉴高帆(2007)的研究方法,本文将影响交易效率因素主要归因于因“硬条件”所造成的 “技术型交易费用”和因“软条件”所造成的 “制度型交易费用”。并从有关地理环境、基础设施、政府制度、法规、通信交通、教育水平等众多指标中构造出一个能反映经济体一般交易效率水平的单一指标。

2.2.1 交易技术效率的测算

影响欠发达地区交易效率水平的首先是交易技术费用,即交易效率水平首先受自然禀赋、地理区位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影响。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本文采用交通交易效率、信息交易效率之和来反映欠发达地区交易技术效率水平。

(1)交通交易效率(A):本文采用行政区域内每平方公里公路里程、铁路里程、每千人汽车拥有量来表示,假设这三个指标在改善交易效率方面是相同的,因此经过无量纲化处理,这三个指标的简单平均数可以表示交通意义的交易效率。

(2)信息交易效率(B):本文采用每千人拥有的电话数、移动电话数、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和每千人年电信业务量来表示,假设这些在改善交易效率方面是相同的,因此经过无量纲化处理,这四个指标的简单平均数可以表示信息意义的交易效率。

2.2.2 交易制度效率的测算

影响欠发达地区交易制度效率水平的是因素主要有:公共服务与政策环境、信任与社会资本、法制观念与产权界定以及教育水平与人力资本等。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本文采用公共服务交易效率、信贷交易效率以及教育交易效率之和来反映欠发达地区交易技术效率水平。

(1)公共服务交易效率(C):本文采用每千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及卫生技术人员来表示,假设这两个指标在改善交易效率方面是相同的,因此经过无量纲化处理,这两个指标的简单平均数可以表示公共服务交易效率。

(2)信贷交易效率(D):本文采用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占GDP比重来表示,此指标在正方向上影响信贷交易效率,因此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其可以表示信贷交易效率。

(3)教育交易效率(E):本文采用每千人小学专任教师和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量来表示。假设每千人小学专任教师和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对教育交易效率指标的影响都是正方向的,因此经过无量纲化处理,这两个指标以表示教育层面上的交易效率。

假设以上指标对综合交易效率的影响是均匀的,它们的简单算术平均数可以表示整体的交易效率。

于是,综合交易效率指数(F)=(A+B+C+D+E)/5

依据指标体系,查取《广西统计年鉴》(所得原始数据数值备取),经过以上方法计算处理,可得样本区内各类次级交易效率指数及综合交易效率指数(具体数值备取)。

3 实证分析结果及政策含义

用计量软件Eviews,利用计算所得相关数据对模型(1)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为:

解释变量的系数为0.91,说明综合交易效率指数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时,专业化生产水平上升约0.91个百分点。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欠发达地区,交易效率提高对分工演进及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要通过专业化生产来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必须设法提高当地的交易效率水平。而交易效率由“硬条件”和“软条件”共同决定,这就要求欠发达地区在促进经济发展时,不仅要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来提高当地的“交易技术效率”水平,更需要加强制度、法规的建设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以提高当地的“交易制度效率”水平。只有这样,欠发达地区的分工水平才能在动态不断演进,从而取得长期的经济发展。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高帆.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4]Yang X,and Borland J.A Mi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

猜你喜欢
欠发达分工专业化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人才招揽政策评析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