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大专实习生职业态度现状分析与教育调适

2010-09-11 06:47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大专态度护士

黄 辉

海南省边防总队医院,海南 海口 570208

护理大专实习生职业态度现状分析与教育调适

黄 辉

海南省边防总队医院,海南 海口 570208

护理大专生是临床护理就业队伍的主流来源之一。护生的职业态度指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对护理工作的目的、意义的理解,对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念和行为,已成为现代护士人才综合素质的首要成分[1]。目的:护理大专实习生处于进入社会的重要过渡时期,注重对其职业情感、行为倾向以及临床学习环境的教育调适。方法:我们调查了某护校在我院进行护理实习的三年级学生(毕业前临床护理实习生)护理职业态度相关问题。结论:护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对有效利用护理人才,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职业态度;教育调适;护理大专实习生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某护校护理学大专班(高中毕业考学的)三年级学生118人,她们在临床实习护理工作6个月后作为调查对象,女性111人,男性7人,年龄平均22.6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美国管理心理学家利克特(R.A.Liker t)所创的总加量表法,问卷内容主要涉及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不记名,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如实填写。收回问卷118份,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97.6%。

1.2.2 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访谈提纲 您最初为什么选择护士这一职业?您现在对护士职业有什么看法?您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因素是?您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因素是?您怎样看待在校期间护理专业思想教育?临床护理实践对您职业态度教育的影响?

1.2.3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将有效问卷编码,全部资料逐人逐项双份录入Excel,核对无误后用SPSS 12.0软件统计分析,并对所有结果进行核对。

2 结果

2.1 护理大专实习生入学志愿选择调查结果 见表1。

表1

2.2 护理大专实习生职业态度相关问题调查结果 见表2。

2.3 对护理专业学习期间专业思想教育的评价 认为时间安排已够的有47人(40.5%),认为不足的69人(59.5%);认为内容安排良好的47人(40.5%),认为安排一般的69人(59.5%);认为领导重视的38人(32.8%),一般重视的78人(67.2%);认为老师重视的42人(36.2%),一般重视的74人(63.8%)。

表2

2.4 调查显示 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理工作的态度,认为:优秀74人(63.8%),良好32人(27.6%);临床带教老师重视护生职业态度教育,认为:优秀34人(29.3%),良好41人(35.3%)。

3 讨论

3.1 护生职业态度现状分析 择业原因是影响职业态度的主要因素[2],仅14.7%的学生是因个人志愿和兴趣选择护理专业,多数学生是考虑学习护理专业后好就业,或是家长、调剂选择了该专业,而入学时对护理专业性质不了解者占56.9%,大专护生职业态度存在明显的模糊性和不成熟性。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入学时缺乏献身护理事业的正确动机,这足以影响将来的护理工作。随着临床实习的深入,护生对护理职业的学科性质、作用、人员素质要求虽然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但由于护士工作的辛苦以及社会世俗的偏见等多种原因,护生对护理职业缺乏认同感,这种对护理职业的认知困惑和冲突[3],教育部门应引起重视。

家人对自己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56%的家长对女儿学习护理专业持无所谓态度,甚至18.1%家长表示反对。护生在生活上尚未独立,与其朝夕相处的父母家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护生对专业的积极态度,护生往往难以正确定位,由此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以致对专业选择产生质疑。

职业态度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工作薄弱,分析原因,一方面学校里领导和老师重视不够,态度一般化,教育内容一般化,教师上课时常常只注意护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思想的培养;其次,学校与实习单位未能充分设计护生的实习规划,部分临床老师的带教意识不强,导致护生在课堂学到的大量知识不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事的多是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基础护理工作,学习热情和收获感明显降低,甚至对护理学科的专业性产生质疑,专业认同感降低[2]。毕业生正处于职业发展的热身阶段,一切还处于学习、适应、探索之中,常常面对学校所学与工作实际运用的冲突,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复杂的医护患关系,以及快节奏、高风险、高负荷的工作压力,而影响其职业行为和职业认知[2]。护理毕业生认为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对她们今后从事护理工作的影响很大,认为91.4%临床护士(师)对护理工作的态度是优秀或良好的,她们很重视护生的职业态度教育,并以身作则采取言教身教,但少数带教老师自身综合素质较差。学校、实习单位、带教老师以及社会对护生进行职业态度教育很有必要,69.8%的护生也认同这一点。

3.2 教育调试 护理专业生的职业教育,应从学生进入专业学校大门就开始进行,并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的始终。改革教学环节,对于毕业生,进入实习,即将走入社会,在这样重要转折时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老师应加强与护生交流,满足其实习需求,共同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目标与路径。

学校可以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给护理专业学生创造条件,尽可能让护理专业学生提前与病人接触,强化和巩固已学到的专业技能知识。学校要改变教学中脱离实际、脱离社会需求的现象,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在护理课程设置中增加社会学、心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礼仪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专业基础知识中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知识、康复指导等内容;护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中应更加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增加有关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护理和精神护理方面的内容;在能力方面,护理教育应突出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建立有归属感的学习文化,培养实用型人才。

实习单位应关注毕业生归属感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临床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如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以更好地满足护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带教老师应尊重护生的合理需求,为护生创造支持性的学习氛围。护士长应重视临床带教工作,选拔专业知识丰富、热爱带教工作的高素质护士担任临床教师。用人单位应尽快完善护生的用人机制,使护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满足护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教师应引导护生明确专业和实现自我需要的关系,以自身良好的工作业绩赢得认可,鼓励更多的护理教育者将自己良好的专业精神和信念渗透到护理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使护生认识护理职业的社会责任,坚定护理职业信念[4]。

加强职业情感教育,强化医德医风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如通过对优秀护生、优秀护士表彰起到榜样的作用,培养在平凡岗位的职业自豪感,强化护生价值观的教育,帮助护生将平凡的工作岗位与人生的价值观联系起来,培养护士的责任感、工作成就感,激发工作热情,促进护生形成健康的职业态度和积极的职业观。

[1] 陈松兰,修芸,张卫红,等.护生职业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教育干预[J].中国护理管理,2004,4(4):29-31.

[2] 赵光红,阮满真,邱丽丽.护士职业态度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8,23(1):1-3.

[3] 李斌,刘革新.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43(8):350-352.

[4] 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对护理情感教育与护士职业态度影响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296-298.

R473

A

1007-8517(2010)20-059-2护理大专生是临床护理就业队伍的主流来源之一。护生的职业态度已成为现代护士人才综合素质的首要成分。护理大专实习生处于进入社会的重要过渡时期,注重对其职业情感、行为倾向以及临床学习环境的教育调适,对有效利用护理人才,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黄辉(1980-),女,海南省边防总队医院护师。

猜你喜欢
大专态度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人大专询民生事 审计问题改好没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