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与99Tcm-MDP联合显像探测肺癌转移及复发中价值

2010-09-11 01:23侯先存任少阳李智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10期
关键词:灵敏度淋巴结肺癌

侯先存 ,周 青 ,任少阳 ,李智勇 ,朱 辉 ,何 苗

(1.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江苏 徐州 221002;2.徐州市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江苏 徐州 221002)

肺癌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转移及复发是肺癌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准确诊断对肿瘤分期、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108例肺癌患者进行了18F-FDG hPET/CT联合99Tcm-MDP WBS显像,以评价其对肺癌转移及复发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5月~2009年3月在我科检查的108例经病理检查或临床确诊为肺癌的患者,男82例,女26例,平均年龄61(34~85)岁,18F-FDG hPET/CT 与99Tcm-MDP WBS 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

1.2 显像仪器及显像剂

18F-FDG hPET/CT与99Tcm-MDP WBS检查均采用GE公司双探头符合线路hPET/CT仪Infinia VC HawkeyeⅡ;18F-FDG由南京安迪克公司提供,99Tcm由北京原子高科公司提供,MDP由无锡江原制药厂提供,18F-FDG和99Tcm-MDP的放化纯度均>95%。

1.3 18F-FDG hPET/CT 显像方法

患者禁食6h以上,检查前常规测定血糖水平,血糖控制在 7.8mmol蛐L 以下,静脉注射18F-FDG 240~370MBq,lh 后显像,常规采集2个床位,每个床位40cm,包括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和大腿上1蛐3区域。分别进行透射扫描及发射扫描,共采集49min,其中透射扫描20min,发射扫描29min。经过全能量X线衰减校正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COSEM)叠代重建后,将CT图像与符合线路图像进行图像融合,获得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断层图像及三维立体投影图像。

1.4 99Tcm-MDP WBS 显像方法

静脉注射99Tcm-MDP 1110MBq后,嘱患者饮水500~1000ml,3h后进行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全身骨骼,对全身骨显像所示可疑病变处加做SPECT蛐CT骨断层显像。

1.5 图像分析

由2位以上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阅片。99Tcm-MDP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标准:显像示多发散在无规律的放射性浓聚或稀疏缺损灶诊断为骨转移,对性质难以判定的多发病灶、单发病灶则利用SPECT及同机CT断层图像进一步分析[1]。18F-FDG hPET/CT显像:正常部位(心脏、纵隔、肾脏、输尿管、膀胱、胃黏膜及肠道生理性摄取)以外出现较明显的异常FDG摄取增高考虑为恶性病灶,并结合T/N比值一同判定;诊断骨转移的标准以肝脏为参照,如骨骼局部FDG摄取高于肝脏则判定有骨转移[2]。

1.6 计算病灶ROI的T/N摄取比值

在FDG显像AC后的横断面上,勾划ROI,ROI选在病灶最浓聚部位,使像素平均值尽量大。在对侧相应位置复制相同大小ROI,计算T/N比值,T/N≥2.0考虑为恶性。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两个样本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病理学结果或/及多种临床已行的影像学检查108例肺癌患者中,复发及转移74例。复发及转移的最终诊断以组织病理学结果或多种影像学检查 (如腹部超声、X线胸片、CT、MR)和临床随诊结果为准,临床及影像学随访>6个月。

本组108例肺癌患者中确诊骨转移39例,18F-FDG hPET/CT显像判断骨转移28例,99Tcm-MDP WBS判断骨转移36例,两者联合发现37例(图1,2)。两种显像共探测到116个骨转移灶,主要位于脊柱、肋骨及骨盆。两种方法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比较见表1。

本组108例肺癌患者中确诊转移及复发74例,18F-FDG hPET/CT显像判断转移及复发60例,18F-FDG hPET/CT联合99Tcm-MDP WBS判断转移及复发68例,发现病灶数为265个。其中纵隔淋巴结70个、肺门淋巴结26个、颈部淋巴结4个、锁骨上淋巴结10个、腋窝淋巴结3个、腹部淋巴结2个、肝转移灶13个、肺转移灶8个、肾上腺转移4个,脾转移灶1个、骨转移灶116个、局部复发8个。两种方法诊断肺癌转移及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比较见表2。

表1 18F-FDG SPECT蛐CT与99Tcm-MDP WBS诊断肺癌骨转移灶比较

表2 18F-FDG hPET/CT与18F-FDG hPET/CT联合99Tcm-MDP WBS诊断肺癌转移和复发比较

3 讨论

肺癌发病率高,治疗效果相对较差,85%以上患者治疗随访中出现复发或转移,如果能早期作出准确诊断并治疗,将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临床上CT在鉴别术后瘢痕组织、放疗后辐射损伤与肿瘤复发十分困难,对淋巴结的转移诊断效能较低。英国胸科协会指出,CT对纵隔淋巴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仅为60%~65%及60%~70%,即有近40%的误诊率[3]。18F-FDG PET/CT从代谢角度解决了肿瘤复发及转移的诊断问题,在临床肿瘤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PET/CT设备昂贵,临床普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发展的双探头符合线路18F-FDG hPET/CT,分布广泛,简便易行,检查费用基本可以为大多数患者接受,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判断复发及转移等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研究结果提示18F-FDG hPET/CT代谢显像能较好的显示肺癌转移和复发,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1.1%(60/74)、91.2%(31/34)和 84.3%(91/108),灵敏度和准确性低于 Keidar等[4]、于丽娟等[5]和姚树展等[6]报道的18FFDG PET/CT代谢显像(95.2%~97.7%和 89%~97.9%),特异性与报道基本一致。主要因为18F-FDG hPET/CT的计数率和空间分辨率低于PET/CT仪[7],本组病例中有4例假阴性病例就为肺部的多发小病灶,直径均小于10mm,部分病灶尽管其定位CT可以发现,但表现的18F-FDG浓集量较低,达不到诊断标准。

本研究结果提示18F-FDG hPET/CT显像对肺癌肿瘤骨转移灶的检出率明显低于99Tcm-MDP WBS,尤其在成骨性病灶中,与文献报道[8-9]基本一致。主要因素:其一,两者显像机制不同,99Tcm-MDP是通过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沉积在骨表面的,骨对它的摄取取决于局部血流量和成骨活性,故99Tcm-MDP骨显像探测成骨性病灶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溶骨性病灶;而18F-FDG肿瘤代谢显像是通过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内的,它的浓聚反映了局部血流和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率,由于溶骨性病灶缺氧和糖代谢率高,因此,摄取18F-FDG较高,18F-FDG代谢显像发现溶骨性骨转移病变的灵敏度高;而成骨性病灶由于其侵袭性相对较低,糖代谢率较低等特点,故成骨性病灶摄取FDG的量少,18F-FDG代谢显像发现成骨性骨骼转移病变的灵敏度也低[10]。肺癌骨转移灶有成骨型病灶、溶骨型病灶和混合型病灶,但以成骨型和混合型病灶占多数[11],故表现出99Tcm-MDP WBS诊断骨转移灵敏度高于18F-FDG hPET/CT显像。第二,18F-FDG hPET/CT扫描范围小(两体位,80cm),仅包括颈胸腹、头部及下肢中远部转移不能探测,而99Tcm-MDP WBS扫描范围广。

本研究结果提示18F-FDG hPET/CT联合99Tcm-MDP WBS显像诊断肺癌转移和复发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明显高于18F-FDG hPET/CT单独显像。主要原因:①18F-FDG hPET/CT显像能较好的显示肺癌软组织转移和复发,但诊断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较低;99Tcm-MDP WBS显像尽管对肺癌患者非骨转移病灶的诊断没有帮助,但其诊断肺癌骨转移灵敏度高,联合99Tcm-MDP WBS显像可弥补18F-FDG hPET/CT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低的不足,且弥补了18F-FDG hPET/CT常规显像不能显示头部及下肢中远部骨骼转移的不足。②18F-FDG hPET/CT与99Tcm-MDP WBS显像发现的骨病灶部位不尽一致,相互补充,两者联合显像可提高诊断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且能提高99Tcm-MDP WBS诊断肺癌骨转移的特异性[11-12]。

18F-FDG hPET/CT联合99Tcm-MDP WBS显像既可较好评价肺癌软组织的转移及复发,又可准确评价肺癌骨转移灶,且经济,对肺癌患者的准确分期、疗效观察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1]李伟,屈婉莹,李威,等.hPET-CT骨显像鉴别诊断脊柱良恶性病变的价值[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2,22:343.

[2]张春燕,高树兴,刘晓杰,等.18F-FDG联合99Tcm-MDP显像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J].中国肿瘤临床,2008,35(18):1032-1034.

[3]Xu BH,Zhao XG,Qian M,et al.Application of PET on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lung cancer[J].Foreign Medical Science Oncology Fascicle,2004,31(8):615-617.

[4]Keidar Z,Haim N,Guralnik L,et al.PET/CT using18F-FDG in suspected lung cancer recurrence:diagnostic value and impact on patient management[J].J Nucl Med,2004,45:1640-1646.

[5]于丽娟,锻玉,梁秀艳,等.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诊断及探查转移灶中的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4):605-607.

[6]姚树展,杨光,刘庆伟,等.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4(8):827-830.

[7]吕晓芳,于世英,冷彦.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3):154-156.

[8]张春,王铁,武秀朵,等.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食管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诊断价值[J].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6,26(1):34-36.

[9]吕中伟,朱承谟,管梁,等.18F-FDG PET显像与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肿瘤远处转移的比较 [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1,21(4):209-210.

[10]Even Sapir E.Imaging of malignant bone involvement by morphologic,scintigraphic and hybrid modalities[J].J Nucl Med,2005,46:1356-1367.

[11]侯先存,朱辉,任少阳,等.18F-FDG SPECT蛐CT 与99Tcm-MDP 骨显像在探测肺癌骨转移中的对比研究 [J].实用癌症杂志,2008,23(6):641-644.

[12]杨吉刚,李春林,邹兰芳,等.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肺癌诊断以及疗效判断中的作用[J]. 肿瘤,2006,26(2):174-176.

猜你喜欢
灵敏度淋巴结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